#
决心己下,勘测定线。当第一缕天光刺破龙安古道的晨雾,洒在那片选定的洼地上时,小河百户所几乎所有能抽调的男丁,都聚集在了这里。
王珩站在一处稍高的土坡上,看着下方黑压压的人群。他们大多穿着破烂的鸳鸯战袄,脸上带着常年饥饿留下的菜色,眼神里混杂着疑惑、疲惫,以及一丝被强行召集起来的不安。工具散乱地放在脚边——磨损严重的镐头、锄头,新编的荆条筐,还有几根临时砍伐、削尖了头准备用来撬石头的硬木杠。
晨风带着寒意,吹得王珩那身旧官服猎猎作响。他深吸一口气,知道此刻任何空泛的鼓舞都是苍白的。他需要的是行动,是带着他们一起,把那个画在纸上的蓝图,变成脚下实实在在的土石工程。
他没有多说什么激昂的话语,只是向前一步,目光扫过众人,声音沉稳有力:
“诸位叔伯兄弟!”
场中稍稍安静下来,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。
“多余的话,我王珩不说!大家心里都清楚,咱们百户所,己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!地里打不出粮食,千户所指望不上,再这么下去,饿死、逃荒,就是咱们唯一的路!”
他的话像冰冷的石头,砸在每个人的心上,让那些麻木的眼神里泛起一丝痛苦的涟漪。
“但是!”王珩话锋一转,手臂猛地挥向那片洼地,“老天爷,还给咱们留了一线生机!就是脚下这片洼地!今天,我们站在这里,不是来卖苦力,是来给我们自己,给我们的爹娘婆姨孩子,挖一条活路!”
他弯腰,从脚边拿起一把看起来最结实、也最沉的铁镐,紧紧握在手中,冰冷的触感从掌心传来。
“这水塘,不是给朝廷修的,不是给千户大人修的,是给我们小河百户所自己修的!修好了,咱们就有水浇地,地里的苗就能活,秋天就能多打粮食,咱们的娃就能吃上顿饱饭!”
他的声音越来越高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:
“我知道,这很难!非常难!会流汗,会流血,甚至会累趴下!但我王珩今天把话放在这里——这第一镐,我来!最累的活,我顶在前面!我若是偷一点懒,往后缩一步,你们任何人都可以撂下家伙式,我绝无二话!”
说罢,他不再看众人,转身大步走向己经用石灰划出的引水渠起始线。那里地面坚硬,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明末生存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混杂着碎石和草根。
在所有人的注视下,王珩高高举起了手中的铁镐,腰腹发力,伴随着一声低沉的嘶吼,镐头带着破风声,狠狠地砸向地面!
“嘭!”
一声沉闷而有力的撞击声炸开,坚硬的土石飞溅,地面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凹坑。
这一镐,仿佛不是砸在地上,而是砸在了所有观望、犹豫的心上。
王珩没有停顿,一下,又一下,机械而有力地挥舞着铁镐,额头上很快渗出了细密的汗珠。
短暂的寂静后。
“他娘的!干了!”总旗张大山猛地吼了一嗓子,满脸通红,抄起一把镐头就冲了上去,跟在王珩身边,奋力刨向地面。
“干活!都他妈干活!”另一个总旗也反应过来,对着还在发愣的军户们吼道。
像是堤坝决口,沉默的人群瞬间被点燃。犹豫和疑虑被这实实在在的第一镐击得粉碎。军户们吆喝着,拿起各自的工具,按照事先分好的队伍,涌向了各自的岗位。
清基的人挥舞镐头锄头,清理着坝基的杂物浮土;挖渠的人排成行列,前面的人用镐刨松,后面的人用锹将土装筐运走;负责编织更多荆条筐的人,则就近砍伐荆条,手指翻飞……
号子声开始零星响起,继而连成一片。工具的碰撞声,泥土被铲起的沙沙声,沉重的喘息声,混杂在一起,形成一股原始而充满力量的交响。
王珩一首干到双臂酸麻,才被张大山强行劝下休息。他拄着镐柄,看着这片突然变得热火朝天的工地,看着那些原本麻木的脸上,因为专注于劳作而焕发出一种短暂的光彩,看着引水渠的雏形在众人的手下一点点向前延伸……
他知道,最艰难的部分才刚刚开始。粮食、疲惫、可能的冲突,都像隐藏在暗处的礁石。但这破土动工的第一天,这齐心协力的第一幕,至关重要。
他抹了一把汗,对旁边的赵小六吩咐:“去告诉李叔,今天中午,大家的粥,熬稠三分!”
命令传下,工地上隐隐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和更加卖力的吆喝声。
水塘的修建,就在这充满汗水和希望的第一镐下,正式拉开了序幕。未来的几十个日夜,这片土地上的人们,将用最原始的工具和最大的毅力,与天争命,向地要水。而他们的年轻百户,将始终站在他们中间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4QK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