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论框架和设计方案确立后,便是漫长而艰苦的开发、集成与测试阶段。这在“铸剑谷”内被称为“地狱演练”期。
在专门开辟的巨大空间内,搭建起了一个高度仿真的“广寒宫”地面验证系统——1:1的核心舱段模型,使用了真实的宇航级材料;模拟的月面环境,配备了可以复现月球重力(六分之一G)、高低温循环、真空及部分辐射效应的先进实验设施;最关键的是,一套完全由“征程”芯片和“星络”协议构建的“智瞳”原型系统被植入其中,它将在这里接受最严酷的考验。
测试团队由最富经验的航天工程师和最具想象力的“故障注入”专家组成,他们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地“折磨”这套系统,模拟各种极端、诡异甚至恶意的故障场景,挑战其设计的极限:
——网络攻击测试: 模拟恶意节点试图向网络散布错误信息,破坏共识;或者模拟通讯链路被部分劫持,考验“星络”协议的抗干扰和自愈能力。
——复合故障测试: 同时切断多个关键计算节点之间的通讯链路,并人为制造能源短缺,观察系统在多重压力下能否保持核心功能,以及如何动态调整资源分配和决策流程。
——传感器欺骗测试: 向环境传感器注入错误的数据,模拟设备突然失效或环境剧变(如舱壁“破裂”导致压力骤降),考验“智瞳”的故障诊断、隔离和容错能力,以及它向宇航员报告危机的准确性和清晰度。
——资源极限测试: 在能源紧张时,故意下达多个相互矛盾的高功耗任务指令,观察其资源调度和优先级判断逻辑是否合理,是否会因为“优化”而牺牲核心安全功能。
——人机交互压力测试: 让测试员(扮演宇航员)在模拟紧急状态下,用模糊、急促甚至带有情绪化的语言向“智瞳”下达指令,检验其意图理解和应激反应能力。
“智瞳”的原型系统经历了无数次的“死亡”(功能失效或进入安全模式)与“重生”(修复问题后重新测试)。它的日志里充满了各种错误、冲突、未预期的行为和艰难的恢复过程。团队需要像一群数字外科医生和心理学家一样,仔细剖析每一次“崩溃”,找出逻辑根源,修复代码漏洞,优化算法参数,调整安全阈值,然后将其投入下一轮更严苛、更变态的测试中。
高刚几乎住在了验证大厅旁边的观察室。他盯着监控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、系统状态图和舱内实时画面,常常一连十几个小时不动地方,靠浓咖啡和短暂的冥想维持精力。苏茜带领的AI团队,则像守护着早产儿的医生,不断根据测试反馈,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学习模型的参数、奖励函数和安全约束的边界,既要保证其能学习进步,又要严防死守任何“越界”的苗头。硬件团队则根据“智瞳”在测试中暴露出的性能瓶颈和可靠性问题,加速迭代着“征程”芯片的下一代设计,为“智瞳”提供更强大的“身体”。
这是一个痛苦而卓绝的磨合过程,是对设计、对技术、更是对团队意志的极限考验。人与机器,软件与硬件,理想与现实,在不断的碰撞、调试、优化中,艰难地趋向一个动态的、脆弱的平衡点。
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的迭代,当又一次模拟“月夜极低温叠加主要能源故障及通讯链路部分中断”的极端复合测试开始时,验证大厅和观察室里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熟悉的紧张感。
大屏幕上,代表能源储备的曲线急剧下滑,多个外部节点因“极低温”而变成红色离线状态,与部分舱段的通讯数据包丢失率显著上升。刺耳的警报声凄厉地响起,红色的警示灯旋转闪烁。
然而,“智瞳”系统并没有像早期测试那样陷入逻辑混乱、触发全局紧急停机或是给出荒谬的决策。只见它:
——在几秒钟内,通过尚存的通讯链路快速确认了故障范围和影响。
——迅速启动了预设的紧急预案,但并非机械执行,而是根据实际的能源残量和节点存活情况进行了动态调整:果断切断了非核心区域的能源供应,将宝贵的电力集中供给生命保障、核心环控和最低限度的通讯系统;启动了预先储备的、有限的应急电源,并精准地调节着各个舱室的保温功率,优先保障宇航员活动区域的温度。
——同时,它通过尚能工作的通讯链路,向地面模拟控制中心发送了一条清晰、冷静、信息结构完整的语音和文字报告,语速平稳但内容紧凑:
“紧急状态通告:主要能源系统失效,原因疑似XX区主太阳能阵列连接故障。己进入紧急预案E-7自适应模式。备用电源己激活,生命保障系统核心功能稳定,当前舱压、温度、氧气浓度正常。预计剩余能源可维持核心系统运行约71小时。网络部分节点离线,正在尝试重构。建议宇航员:避免非必要活动以节省能源;优先手动排查X区能源接口;准备在通讯恢复后执行应急能源补充协议。将持续报告状态变化。”
它的决策果断而不鲁莽,行动迅速而有依据,信息传递清晰而完整,甚至给出了具体的人工操作建议。整个过程,它像一个训练有素、心理素质极强的指挥官,在突如其来的混乱中,牢牢守住了生存的底线。
大厅和观察室里,先是一片寂静,随即爆发出难以抑制的、低沉的欢呼和如释重负的叹息!许多团队成员,包括高刚和苏茜,眼眶都了,彼此对视,看到了对方眼中那份混合了巨大欣慰、疲惫和难以言喻的激动。他们知道,这远非完美,测试还会继续,挑战永无止境。但这一次的成功应对,标志着“智瞳”己经初步具备了在极端环境下维持系统生存的“本能”、保持“冷静”的“心态”和进行有效决策的“智慧”。
这颗为星海而生的“数字之瞳”,终于在无数次的地狱锤炼中,第一次,真正地、稳定地“睁开了眼睛”,看到了生存的道路,并展现了守护的潜力。前方的路依然漫长而险峻,但希望之光,己穿透了最深沉的黑暗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5SX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