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香混着消毒水的味道,在诊疗点临时收拾出的教室里弥漫。苏清颜抱着一摞装订好的手册,刚跨进门,就被后排传来的议论声拽住了脚步。
“女人家怀了娃,就该老实在家歇着,讲这些有啥用?”说话的是村西头的王大娘,手里转着旱烟杆,满脸不以为然。旁边几个婶子跟着点头,其中一个接口道:“就是,我当年怀老三时,还在地里割麦子呢,哪有这么多讲究?”
苏清颜没接话,只是将手册分发下去。封面上“孕期保健”西个字旁边,画着一幅简笔画:一位孕妇牵着个笑盈盈的孩童,背景是舒展的绿叶。她走到黑板前,用粉笔写下“科学孕育”西个大字,转身时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:“今天不讲老规矩,只说能让娘俩都平安的法子。”
这话一出,原本嘈杂的屋子瞬间安静。最前排的李嫂下意识摸了摸孕肚——她头胎时因难产落下病根,这次怀二胎,夜里总被噩梦惊醒。苏清颜的目光落在她身上,声音温和却有力:“孕期不是生病,是正常的生理过程,但需要细心呵护。就像地里的庄稼,旱了要浇,涝了要排,咱们的身子也是这个理。”
她翻开手册第一页:“先说饮食。老话讲‘一人吃两人补’,但补错了更伤身。比如过量吃红糖,可能导致血糖骤升;盲目吃人参,反而会引发孕吐加重。”她指着图表解释,“每日蛋白质需增加15克,相当于一个鸡蛋加半碗豆腐;钙的需求从孕前的800毫克增至1000毫克,喝牛奶比顿顿喝骨汤更有效——汤里的钙,远不如肉和奶实在。”
后排的王大娘嗤笑一声:“我那时候没这些讲究,娃不也长得壮实?”
“那是您运气好。”苏清颜不卑不亢,“去年县医院统计,咱们镇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,比十年前降了三成,正是因为更多人开始重视科学监测。”她顿了顿,提起一个令人揪心的案例,“前年邻村的张婶,怀双胞胎时坚信‘孕期不能动’,卧床到七个月,结果血栓堵了肺动脉……”
话音未落,教室里倒抽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。李嫂的手指绞紧了衣角,掌心沁出细汗。
“再讲胎动监测。”苏清颜翻到下一页,“孕28周后,每天固定时间数胎动,每小时不少于3次。这是胎儿向妈妈报平安的信号,就像地里的苗,风吹叶动才证明活着。”她教大家用掌心贴腹,“感受到一次明显的滚动或踢打,记一次数。要是连续两小时少于6次,就得及时去医院——这比任何‘胎梦’都靠谱。”
讲到分娩准备时,她特意强调:“宫缩开始后,不要大喊大叫浪费体力。深呼吸,像吹蜡烛一样缓慢呼气,配合助产士的指令用力。咱们村卫生室新添了分娩球,下次可以带大家练习。”她示范着盘腿坐的姿势,“孕晚期这样坐,能让骨盆打开两指宽度,减轻分娩痛苦。”
不知何时,王大娘的旱烟杆己经停在半空,眼神里的不屑渐渐变成了专注。后排有个年轻媳妇举手:“苏大夫,我听说孕期不能用手机,是真的吗?”
“正规厂家的手机,辐射在安全范围。”苏清颜笑着摇头,“但每天累计使用别超两小时,不是怕辐射,是怕久坐伤腰。”
课程结束时,手册几乎被翻烂了页脚。李嫂红着眼圈说:“要是头胎时懂这些……”王大娘则别扭地塞给苏清颜一把炒花生:“下礼拜还讲不?让我家二儿媳也来听听。”
苏清颜看着满室亮起的眼神,忽然想起刚来时,村民们把她贴的孕期海报撕下来当引火纸。而现在,那些曾经被视为“瞎讲究”的知识,正像种子一样落进人心,慢慢生根发芽。她收拾教具时,发现黑板擦下压着一张纸条,上面歪歪扭扭写着:“苏大夫,下次讲讲产后咋恢复呗。”
窗外的月光洒进来,照亮了她嘴角的笑意。改变偏见很难,但只要有人愿意听、愿意信,那些关于生命与健康的科学之光,就终会驱散蒙昧的阴影。
Oo自由人oO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6OF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