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8章 联手破局与默契考验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我的同桌是国家派来的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77X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我的同桌是国家派来的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我的同桌是国家派来的最新章节随便看!

那条关于“身边人”和“惊喜”的匿名警告,像一片挥之不去的阴云,笼罩在团队上空。

但全国决赛初赛的题目己经公布,如同一道不容置疑的战鼓,敲响了最后冲刺的号角。题目极其复杂——“设计一套能在极端灾害环境下(如地震、洪水后)快速部署、自给自足至少72小时的应急能源与通信微网系统”。

这不仅仅是技术的比拼,更是对韧性、成本控制、快速响应能力的终极考验。

“这……这难度也太大了吧!”林薇看着题目要求,哭丧着脸,“又要能源,又要通信,还要在废墟上快速部署?我们是高中生,不是救灾部队啊!”

赵骏也挠着头:“感觉把我们拆了都不够用……”

连顾言都陷入了沉思,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。这个题目,几乎是为他们“织网”2.0量身定做,却又在细节上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。

唯有苏念,在最初的震惊之后,眼中反而燃起了熊熊斗志。系统的知识库里,关于应急管理、灾后重建、低功耗广域通信的资料瞬间被激活,与她己有的能源网络知识疯狂碰撞、融合。

“我们有办法。”苏念的声音打破了沉寂,她快步走到白板前,拿起笔,目光灼灼,“我们的‘织网’节点本身就是分布式的,具备独立运行能力。关键是如何让它变得更‘皮实’,更容易部署,并且整合进低功耗的应急通信功能……”

她一边说,一边在白板上飞快地勾勒出新的系统架构,将能源节点与简易的Mesh网络通信模块结合,提出了利用无人机进行快速空投部署的构想。

方向有了,但实现路径上布满荆棘。最大的难点在于,如何在有限的能源和计算资源下,实现节点间高效、可靠的通信与协同调度。这需要苏念的理论架构和顾言的工程实现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。

“通信协议必须极度精简,容错率要高,不能像传统TCP/IP那样开销大。”顾言指着苏念画出的通信链路图,“我建议采用类似LORa的扩频技术,牺牲一定速率换取超远距离和抗干扰能力,但相应的,数据包结构和路由算法需要重新设计。”

“同意。”苏念点头,大脑飞速运转,“路由算法不能太复杂,可以考虑基于地理位置和剩余电量的简单贪婪算法,但需要加入心跳机制和备用路径……”她拿起笔,在旁边写下几个关键公式。

顾言立刻接上:“心跳包结构可以这样优化,去掉冗余头,采用循环冗余校验……硬件上,我可以选用XXX芯片,它内置了相关编码器,能降低MCU负担。”

苏念眼睛一亮:“那我们可以把这个计算负荷从软件转移到硬件!这样主控MCU就能腾出更多资源运行你的简化版AI调度模型!”

“没错,模型也需要裁剪,保留核心决策逻辑,去掉不必要的特征……”

两人你一言我一语,思维如同两条原本独立的溪流,骤然汇合,以惊人的速度奔腾向前。往往苏念刚提出一个构想的雏形,顾言就能立刻补充出实现细节和硬件选型;而顾言指出一个工程限制,苏念就能迅速调整算法策略来规避。

他们甚至不需要过多言语,一个眼神,一个手势,就能明白对方的核心关切和思路走向。林薇和赵骏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,完全插不上话,只能负责疯狂记录和准备零食补给。

“我的天……”林薇小声对赵骏嘀咕,“他们俩这脑子是怎么长的?跟共用了一个CPU似的!”

赵骏深以为然地点点头:“我感觉我像个多余的挂件……”

在这种高度同频的思维碰撞下,方案的推进速度快得惊人。只用了短短三天,一个兼具创新性与可行性的“应急能源通信微网系统”设计方案就初步成型。

然而,就在他们准备进行第一次小规模原型测试时,顾言接到了“烛龙”外围渠道传来的一个紧急消息。他看完后,脸色瞬间变得凝重,将手机递给了苏念。

消息内容是关于首都附中齐枫团队的。根据有限的情报显示,附中团队也在全力攻关应急系统,而且他们似乎得到了一些“外部”的技术支持,其系统架构中,出现了几种近期才在国际某军事技术论坛上被模糊提及的、专用于恶劣环境下的抗干扰通信技术。

“他们的进度可能不比我们慢,而且……技术路径很先进,甚至有些……激进。”顾言的声音带着一丝担忧。

屋漏偏逢连夜雨。赵骏那边也带来了坏消息:“我问了几个熟悉的器材商,我们方案里选用的几种关键进口芯片,不知道为什么,最近渠道管控突然变严,调货周期变得很长,可能赶不上决赛前做出完整原型了。”

技术被追赶,核心元件被卡脖子?!

刚刚明朗的局势,瞬间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。

林薇急得首跺脚:“怎么会这样?是那个齐枫搞的鬼吗?还是‘普罗米修斯’?”

苏念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她看向顾言,发现他也正看着自己,两人眼中都没有慌乱,只有更加坚定的斗志和……一种无需言说的信任。

“芯片问题,我来想办法。”顾言率先开口,语气沉稳,“‘烛龙’有一些备用的特殊渠道,可以尝试申请调用,或者寻找功能相近的国产替代品。需要一点时间,但问题应该不大。”

“好。”苏念点头,目光重新回到系统设计图上,“那我们就利用这段时间,把系统优化到极致!他们有的技术,我们未必不能破解甚至超越!既然通信和能源调度是我们的核心,那就在这上面做到无人能及!”

接下来的日子,工作室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。顾言动用了所有能用的资源,与不明身份的渠道沟通,测试各种替代芯片的性能。苏念则带领林薇和赵骏,对系统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极限优化,功耗降低一点,通信距离增加一米,部署时间缩短一秒……

两人虽然分工不同,但协作愈发默契。顾言搞定了芯片,苏念就能立刻调整底层驱动;苏念优化了算法,顾言就能迅速进行硬件匹配测试。他们像是精密仪器上两个最关键的齿轮,严丝合缝,推动着整个项目高速前进。

这天深夜,最终的原型测试即将开始。小小的实验室里,布置着模拟废墟的环境,几个经过无数次优化的“织网”节点静静地躺在那里。

“开始吧。”顾言看向苏念。

苏念点了点头,按下了启动按钮。

节点上的指示灯依次亮起,微弱却稳定。显示屏上,数据开始流动,节点间自动组网成功,能源共享链路建立,模拟的应急信息通过简陋却高效的Mesh网络在节点间传递……

一切指标,均达到甚至超过了设计预期!

“成功了!我们做到了!”林薇和赵骏激动地抱在一起。

苏念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多日来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。她看向顾言,他也正看着她,两人相视一笑,那笑容里,有成功的喜悦,有并肩作战的酣畅,更有一种超越言语的深刻理解与欣赏。

然而,就在这成功的喜悦弥漫之时,顾言那台用于连接“烛龙”内部网络的保密笔记本电脑,突然发出了一阵不同于往常的、更加急促和尖锐的蜂鸣警报声!屏幕瞬间变成红色,一个巨大的黑色感叹号在不断闪烁!

顾言脸色骤变,一个箭步冲过去。

苏念的心也瞬间提到了嗓子眼:“怎么了?”

顾言快速操作着,试图解除警报,但屏幕上的红色没有丝毫减弱。他的手指停顿在键盘上,脸色变得异常难看。

“是最高级别的安全警报……”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干涩,“警报源显示……来自‘烛龙’内部数据库……与我们项目相关的……核心加密资料……就在刚才……被标记为……异常访问。”

苏念的呼吸骤然停滞。

内部……异常访问?!

“烛龙”内部……出了问题?!还是说,那个匿名警告里的“身边人”,其渗透程度,远比他们想象的……还要深?!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77X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我的同桌是国家派来的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77X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