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老二与娘子方氏,顿时呆住了。
十年前,小女儿刚出生不久,六岁大女儿被仙风道骨的尊者带走学武。
如今个头己比略显佝偻的爹爹高了。
虽然穿着一身普通农人的男子粗布衣裳,但眉宇间掩饰不住的英气活脱。
杨永泰一怔,脱口而出:“你是谁?”
十几年前,听说木老二收养过一个小孩儿,但没几年那小孩儿却又不见了。
木老二跟村里人说是小孩去外地的亲戚家了,但多年也没见回来。
村里人背地里都笑话他,肯定是死了,却死撑面子说是去了亲戚家。
这件事他也是隐隐听说,木老二平常寡言少语的,他家的事在村子里并不太引人注意。
杨永泰耳边响起木兰的朗声回话:“我是我爹爹的孩儿。”
心里道:“有点意思,早不回来,晚不回来,快打仗的节骨眼儿回来了。”
木老二与方氏眼泪溢出,双双踉跄上前:“真的是木兰么?”
木兰也眼眶:“阿爹,阿娘,真的是木兰回来了。”
杨氏上下端详打量着木兰,嚷道:
“木老二,你装蒜,你明明有儿子却跟我们说你没儿子。”
“还想骗你大哥叫他帮你出一个儿子去上战场。”
忽地又想起什么,虽上年纪却仍有些风韵的一双美目大眼睛骨碌碌在木兰身上转动。
她伸手欲拉木兰的手,口中一边念叨:
“啧啧,瞧瞧这小手,能拿能动刀枪么?”
木兰手上暗暗运劲,杨氏的指尖刚一碰到她手上,就感觉如触到铜板般刚硬扎手。
杨氏连忙松开手指,心中暗骂:
“真是晦气,这小子身上有毒啊,碰一下都这么扎手。”
她拉起杨永泰就往外走。
杨永泰不知她要干什么,边往外走边回头大声说道:
“木二叔,叫木兰在明天未时,听到梆子响,到柳树湾的大树屯集合。”
杨氏将杨永泰拉至大门外路对面,确定院里人不会听到他们对话,才停下脚步。
“我说大侄子,你也上战场的,是吧?”
“嗯呐。”
杨氏凑近他点,恶狠狠的说:
“你帮姑姑一个忙,务必叫木兰那小子不能从战场上回来。”
饶是敲过不少乡邻竹杠的杨永泰也大吃一惊:
“姑姑,你跟她有仇?”
杨氏撇撇嘴:“我跟她第一次见面。”
杨永泰愕然:“那你为何要她死啊?”
杨氏美目翻转:
“本来没有这个木兰,木棉是个女娃,木老二一死,金元宝迟早是我家的。”
“现在不知从哪冒出来这个木兰,木老二死后,元宝归了她了。”
杨永泰笑了:
“姑姑,你也说了,这个木兰不知从哪冒出来的。”
“你跟姑父不同意他上族谱,他不就不能继承木老二的家产了嘛?”
杨氏想了想,还是觉不妥:
“那样还得惊动家族里的老家伙们裁定,倒不如让他不回来利落。”
杨永泰暗暗佩服姑姑的果断,听阿爹说过:
姑姑年轻时候,长得漂亮,又粗略识字,志向远大。
崇拜汉高祖刘邦的吕雉皇后,狠辣果敢。
只恨生不逢时,要是姑父得到汉高祖一样的机遇,姑姑觉得自己也定能成为吕雉一样统治天下的太后。
有一回,爷爷瞧见木老二的爹木老倌家里来了一位仙风道骨的人物,仪表不凡。
言谈举止间与木老倌甚是融洽。
爷爷像当年吕后的父亲一样,果决地将姑姑嫁给了贫寒之家木老倌的大儿子木本善。
孰料多年过去,那位神仙似的人物再也不见踪影。
姑姑每每问及公爹木老倌,木老倌竟说没有这个人。
爷爷说是亲眼所见,姑姑每趟回娘家,都向爷爷报怨,首至爷爷去世。
思及此,杨永泰安慰姑姑:“战场刀枪无眼,姑姑放心好了。”
“不需我动手,他也未必回得来。”
想了想,又补了一句:“侄儿我也未必回得来。”
杨氏安慰道:“侄儿你不同,你粗略会些拳脚,将领们定会赏识你的。”
“到时你风光回乡,我拿到木老二的金元宝也会分你一些的。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79B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