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雨柱早上起来,先把店里收拾干净,跟小芳交代了几句,就往老郑家走。
老郑现在还在厂里跑外勤,平时很少在家,何雨柱怕找不到他,特意早去了一会儿。
还好,老郑刚起床,正在刷牙。
看到何雨柱进来,老郑愣了一下,说。
“柱子,你怎么来了?是不是饭馆出什么事了?”
何雨柱坐在椅子上,把供货商联合涨价、送不新鲜食材的事说了。
老郑放下牙刷,擦了擦嘴,说。
“这些供货商也太黑了,就知道欺负你刚开饭馆,没什么人脉。”
“不过你别担心,我知道郊区有个李家庄,农户种的菜新鲜,还便宜,肉也比城里便宜,就是路有点远,得自己去拉。”
何雨柱心里一喜,赶紧问。
“李家庄具体在哪儿?我什么时候去合适?”
“就在郊区东边,离这儿有两个小时的路程,你周末去就行,农户一般周末在家。”老郑说,“我给你写个地址,你到了问李大爷,他是村里的带头人,人很实在。”
何雨柱接过地址,小心地放进口袋里,说。
“谢谢郑哥,要是能找到新的货源,我一定好好谢谢你。”
“跟我客气啥,以前你总给我做红烧肉,我还没谢你呢。”老郑笑了笑,“不过你去的时候得早点,农户早上起得早,去晚了新鲜的食材就被别人买走了。”
“我知道了,周末我一定早点去。”
从老郑家出来,何雨柱心里踏实多了——终于有办法解决食材的问题了。
周末早上西点,何雨柱就起来了。
他骑着那辆旧自行车,带着两个大篮子,往李家庄走。
路上的天还没亮,只有路灯亮着,风吹在脸上有点凉,他却没感觉到——心里装着找食材的事,满是期待。
骑了两个多小时,终于到了李家庄。
村口有个石碑,上面刻着“李家庄”三个大字,旁边有个老爷爷在喂鸡,应该就是老郑说的李大爷。
“大爷,您是李大爷吗?”何雨柱走过去问。
李大爷抬起头,看了看他,说。
“我是,你是谁啊?找我有事吗?”
“我是老郑的朋友,叫何雨柱,开了个饭馆,想跟您买点新鲜的食材。”何雨柱说。
李大爷笑了笑,说。
“老郑跟我提过你,说你厨艺好,走,我带你去看看食材。”
跟着李大爷走进村里,何雨柱看到家家户户门口都堆着新鲜的蔬菜,院子里养着鸡和猪,看着就有生机。
“这些菜都是我们自己种的,没打农药,新鲜得很,五花肉是昨天刚杀的猪,还热乎着呢。”李大爷说。
何雨柱拿起一块五花肉,闻了闻,没有异味,颜色也新鲜,心里满是高兴。
“李大爷,五花肉多少钱一斤?白菜多少钱一斤?”
“五花肉八毛钱一斤,白菜两分钱一斤,比城里便宜,你要是要得多,还能再便宜点。”李大爷说。
何雨柱心里一算,跟城里的供货商比,便宜了不少,而且还新鲜。
“李大爷,我今天要十斤五花肉,二十斤白菜,以后我每天都来买,您能不能帮我送过去?”
李大爷想了想,说。
“送过去可以,不过我家里没三轮车,得你自己来拉,或者我让我儿子帮你送,你给点油钱就行。”
“没问题,油钱我给,以后就麻烦您了。”何雨柱说。
李大爷点了点头,说。
“你这小伙子实诚,我信得过你,以后你要什么食材,提前跟我说,我给你留新鲜的。”
何雨柱心里满是激动,赶紧帮着李大爷装食材,装完后,付了钱,骑着自行车往回走。
虽然骑车很累,可他心里特别开心——终于不用再看供货商的脸色,不用再用不新鲜的食材了。
回到饭馆,小芳看到新鲜的食材,笑着说。
“柱子哥,这食材真新鲜,比之前的好多了。”
“是啊,以后咱们就用这的食材,保证客人吃得满意。”何雨柱说。
从那天开始,何雨柱每天都去李家庄拉食材,有时候李大爷的儿子会帮他送过来,食材新鲜,价格又便宜,他的饭馆生意越来越好。
供货商老吴听说后,心里满是着急——何雨柱不用他们的食材,他们少赚了不少钱。
老吴找到其他供货商,说。
“咱们得去跟何雨柱说说,给他按原价供货,让他别再从农户那里买了,不然咱们的生意就没法做了。”
其他供货商也同意,一起去找何雨柱。
“柱子,以前是我们不对,不该涨价,不该给你送不新鲜的食材,以后我们给你按原价供货,还保证新鲜,你别再从农户那里买了,行不行?”老吴说。
何雨柱笑了笑,说。
“不用了,我己经跟李家庄的农户说好了,他们的食材新鲜又便宜,我为什么要换?”
“柱子,我们给你再便宜点,比农户还便宜,你就换回来吧。”老吴说。
“真不用了,我跟农户己经处成朋友了,不会换的。”何雨柱说。
他心里清楚,这些供货商以前欺负他,现在看到他找到新货源,才想起来降价,他不会再相信他们了。
老吴他们没办法,只能失望地走了。
看着他们的背影,何雨柱心里满是感慨——做生意不能被别人卡脖子,得自己掌握主动权,这样才能长久。
他还想推出“季节菜”,夏天卖凉拌黄瓜,冬天卖炖白菜,这样能吸引更多客人。
可他又有点担心——季节菜以前没卖过,客人会不会喜欢?
要是没人点季节菜,食材会浪费,成本也会增加。
他该怎么推广季节菜?
客人会喜欢吗?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86T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