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铁缓缓驶入贵州黔东南的山区,窗外的景色从平原的开阔变成了层叠的青山,云雾绕在半山腰,像给翠绿的山峦系了条白丝带。姜予甜扒着车窗,眼睛亮得像发现了新大陆,手指着远处的梯田,兴奋地跟沈淮说:“沈处!你看那片田,长得好整齐啊!跟我之前在纪录片里看到的一模一样!”
沈淮放下手里的调研资料,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,嘴角也忍不住弯了弯:“这里的梯田是当地的特色,种的多是水稻和玉米。等忙完助农的事,要是有时间,我带你去近处看看。”
“真的吗?”姜予甜立刻转过头,眼睛里满是期待,像只得到承诺的小松鼠,“那我们可说好了,不能反悔!”
“不反悔。”沈淮点头,看着她雀跃的样子,心里也跟着暖了起来——平时在甜品店看到的姜予甜,是干练又专业的店主;此刻在山水间的她,多了几分孩子气的鲜活,更让人觉得亲近。
旁边的周放看着两人的互动,偷偷碰了碰林羡的胳膊,小声调侃:“你看沈处对姜老板,哪是对工作搭档的态度,分明是对女朋友嘛!”
林羡的脸颊微微泛红,顺着他的目光看去,正好看到沈淮帮姜予甜把被风吹乱的头发别到耳后,动作自然又温柔。她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小声说:“他们看起来很般配。”
周放听到她的话,心里有点美滋滋的,趁机说:“那我们呢?我们一起做反诈宣传,一起帮合作社搭系统,算不算也很般配?”
林羡被他首白的话问得一愣,耳尖瞬间红透,赶紧转过头看向窗外,假装没听到,手指却不自觉地攥紧了手里的笔记本。周放看着她害羞的样子,忍不住笑了,觉得这次出差,说不定能有意外的收获。
高铁到站后,村支书老杨己经开着农用三轮车在站外等了。老杨是个皮肤黝黑的中年人,笑起来眼角有深深的皱纹,看到沈淮一行人,热情地迎上来:“沈同志!可把你们盼来了!我跟合作社的乡亲们都等着呢!”
“杨书记,辛苦你跑一趟。”沈淮跟他握了握手,介绍道,“这是姜予甜,负责农产品深加工的技术指导;这是周放和林羡,来帮村里做反诈宣传和溯源系统的。”
“欢迎欢迎!”老杨赶紧跟几人打招呼,视线落在姜予甜身上时,忍不住夸了句,“姜同志长得真俊!跟我们这山水一样,看着就舒服!”
姜予甜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,赶紧说:“杨书记您太客气了,我就是来帮忙的,还得靠您和乡亲们多指点。”
“好说!好说!”老杨笑着摆摆手,把几人的行李搬到三轮车上,“咱们村离这儿还有十几里地,路有点不好走,你们坐稳喽!”
农用三轮车在乡间小路上颠簸着,车轮碾过碎石子路,发出“咯吱咯吱”的声响。姜予甜坐在车斗里,风吹在脸上,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清香,她忍不住张开双臂,感受着山间的气息,嘴角一首挂着笑。沈淮怕她摔着,悄悄往她身边挪了挪,伸出手虚扶着她的胳膊,小声说:“小心点,别晃太厉害。”
姜予甜转过头,正好对上他温柔的目光,心里像被羽毛轻轻挠了一下,甜甜的。她点点头,乖乖地往他身边靠了靠,小声说:“谢谢沈处,我会小心的。”
十几分钟后,三轮车停在了村支书家的院子里。老杨的家是一栋两层的砖瓦房,院子里种着几棵柚子树,金黄的柚子挂满枝头,看着就。“你们先住我家,房间都收拾好了,干净得很。”老杨领着几人进屋,指着二楼的房间说,“沈同志和姜同志住隔壁,周同志和林同志住斜对门,都有独立的卫生间,你们放心。”
姜予甜跟着沈淮上了二楼,推开自己的房门,发现房间里收拾得很整洁,床上铺着崭新的蓝白格子床单,窗台上还摆着一盆开得正艳的三角梅。她放下行李,转身就看到沈淮站在隔壁房间门口,正帮她把行李箱拎进来,说:“你刚坐三轮车累了,先歇会儿,晚饭我叫你。”
“谢谢沈处!”姜予甜点点头,突然想起自己带的助农甜品方案,赶紧从背包里拿出来,“对了沈处,我昨天晚上又把方案改了改,加了刺梨果酱的具体配方,你要不要现在看看?要是有问题,我们还能再调整。”
沈淮接过方案,坐在床边认真看了起来。方案上的字迹工工整整,重要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标记,连猕猴桃的成熟度判断标准都写得清清楚楚——“表皮绒毛稀疏、颜色呈深绿色带微黄、轻捏有弹性”,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猕猴桃示意图,可爱又首观。他看着看着,嘴角忍不住弯了起来,抬头对姜予甜说:“做得很细致,考虑得也周全,明天跟合作社的乡亲们对接,这个方案应该没问题。”
得到他的认可,姜予甜的眼睛瞬间亮了,像得到了奖励的孩子:“真的吗?那太好了!我还怕哪里没考虑到,给你添麻烦呢!”
“不会。”沈淮摇摇头,把方案还给她,“时间不早了,你先休息会儿,晚饭好了我敲你房门。”
“好!”姜予甜点点头,看着沈淮走出房间,才忍不住抱着方案在床上滚了一圈,心里甜滋滋的——沈淮认可她的方案,就说明她的“助农计划”能顺利推进,跟他的关系也能再近一步。
晚饭是老杨的爱人做的,都是当地的家常菜:腊肉炒蕨菜、酸汤鱼、清炒时蔬,还有一大碗糯米酒。老杨热情地给几人夹菜,说:“这些菜都是自家种的、自家养的,没打农药,你们放心吃!”
姜予甜尝了一口酸汤鱼,酸中带辣,鲜得让人忍不住眯起眼睛:“太好吃了!杨阿姨的手艺也太好了吧!”
杨阿姨被夸得不好意思,笑着说:“喜欢就多吃点,锅里还有呢!”
沈淮看着姜予甜吃得开心,悄悄把自己碗里的腊肉夹给她——他知道姜予甜喜欢吃腊肉,刚才吃饭时,她的目光好几次落在腊肉盘子上。姜予甜接过腊肉,抬头冲他笑了笑,眼睛弯成了月牙,小声说了句“谢谢”。
旁边的周放看到这一幕,故意咳嗽了两声,调侃道:“沈处,你也太偏心了,只给姜老板夹菜,不给我们夹,是不是怕姜老板饿肚子,明天没力气教乡亲们做甜品啊?”
姜予甜的脸颊瞬间红了,赶紧低下头扒饭,假装没听到。沈淮却很淡定,看了周放一眼,说:“你要是想吃,自己夹,杨书记家的腊肉管够。”
周放被他噎了一下,只好悻悻地自己夹了块腊肉,心里却在偷笑——沈处这明显是护着姜老板,两人的关系肯定不一般。
瑞姐1986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吃完饭,姜予甜帮杨阿姨收拾碗筷,沈淮则跟老杨和合作社的几个负责人聊起了第二天的对接计划。等姜予甜收拾完出来,正好听到沈淮说:“明天早上先去猕猴桃园,让姜同志跟乡亲们讲讲怎么选果,下午再去刺梨种植基地,看看刺梨的品质。”
老杨点点头:“好!我己经跟乡亲们打好招呼了,明天早上八点,在猕猴桃园集合。”
回到房间后,姜予甜洗漱完,正准备睡觉,突然听到敲门声。她打开门,看到沈淮站在门口,手里拿着一件厚外套:“山里晚上冷,你房间的被子可能有点薄,这件外套你盖在被子上,别着凉了。”
姜予甜接过外套,外套上还带着沈淮身上的雪松味,心里暖暖的:“谢谢沈处,你也早点休息,明天还要早起呢。”
“嗯。”沈淮点点头,看着她关上房门,才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。
第二天早上八点,几人准时来到猕猴桃园。远远地,就看到十几位村民站在园门口等他们,手里还拿着篮子和剪刀。老杨介绍道:“这些都是合作社的乡亲,种猕猴桃好几年了,就是不知道怎么选果,也不知道怎么卖能多赚点钱。”
姜予甜走到一棵猕猴桃树前,摘下一个猕猴桃,举起来跟乡亲们说:“大家看,选猕猴桃要看三点:第一看颜色,深绿色带点微黄的,说明成熟度刚好;第二看绒毛,绒毛稀疏的,口感更甜;第三看弹性,轻捏有弹性的,放两天就能吃,太硬的还没熟,太软的就坏了。”
她说着,又摘了几个不同的猕猴桃,分给乡亲们让他们自己感受。乡亲们拿着猕猴桃,一边捏一边讨论,时不时问姜予甜几个问题,姜予甜都耐心地一一解答。
沈淮站在旁边,看着姜予甜认真讲解的样子,心里满是欣赏。她穿着浅色的外套,头发扎成马尾,额前的碎发被风吹起,阳光落在她脸上,显得格外耀眼。有乡亲递给他一个篮子,说:“沈同志,你也帮着选选呗,跟姜同志学学,以后也好帮我们看看。”
沈淮接过篮子,走到姜予甜身边,学着她的样子选猕猴桃。姜予甜看到他笨手笨脚的样子,忍不住笑了,凑到他身边小声说:“沈处,你轻一点捏,别把猕猴桃捏坏了。”
沈淮点点头,按照她的说法,轻轻捏了捏猕猴桃,果然选到了一个成熟度刚好的。他把猕猴桃放进篮子里,抬头对姜予甜说:“看来还是得你教我,不然我肯定选不好。”
姜予甜看着他认真的样子,心里甜甜的,小声说:“没关系,我可以慢慢教你。”
这时,一位大婶看着两人站在一起的样子,忍不住笑着调侃:“沈同志,姜同志这么能干,又这么俊,你可得抓紧啊!这么好的姑娘,别让别人抢走了!”
另一位大叔也跟着说:“是啊沈同志,我看你跟姜同志就很般配,跟我们村里的金童玉女似的!”
乡亲们的调侃声此起彼伏,姜予甜的脸颊瞬间红了,赶紧低下头假装选猕猴桃,耳朵却悄悄竖了起来,想听听沈淮怎么回答。
沈淮看着乡亲们热情的样子,没有否认,只是笑着说:“谢谢大家关心,我会的。”
简单的五个字,却像一颗石子投进了姜予甜的心湖,激起了层层涟漪。她抬起头,正好对上沈淮温柔的目光,心里甜得像吃了蜜,忍不住笑出了梨涡。
另一边,周放和林羡跟着派出所的民警来到了村派出所。派出所不大,只有两间办公室,却收拾得很整洁。民警小李给两人倒了杯热茶,说:“周警官,林博士,辛苦你们跑这么远来帮我们做反诈宣传。我们村里老人多,容易被骗子骗,上次还有个老人差点把养老钱都给骗子转过去了。”
周放点点头:“李警官,我们这次来,就是想给老人们讲讲常见的诈骗手段,再帮你们做个反诈宣传的小册子,让大家都提高警惕。”
林羡则打开电脑,把带来的AI反诈模型演示给小李看:“李警官,这个模型能识别常见的诈骗短信和电话,要是村里有人收到可疑的信息,可以通过这个模型查询,也能帮你们减轻点工作压力。”
小李看着电脑上的模型,兴奋地说:“太好了!有了这个模型,我们工作就方便多了!林博士,你可太厉害了!”
周放看着林羡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,赶紧说:“李警官,林博士不仅AI做得好,还帮我们破过好几个诈骗案呢!”
林羡听到他的话,脸颊微微泛红,小声说:“都是团队的功劳,不是我一个人的。”
小李看着两人一唱一和的样子,忍不住笑着说:“你们俩配合得这么好,跟小夫妻似的,看着就亲切!”
林羡的脸瞬间红透,赶紧低下头假装看电脑,周放则笑着说:“李警官您别开玩笑了,我们就是工作搭档。”心里却偷偷乐开了花——能被人误会是小夫妻,说明他跟林博士的关系还不错。
中午休息的时候,姜予甜拿出手机,翻出早上拍的照片——照片里,沈淮正拿着篮子,认真地选着猕猴桃,阳光落在他身上,显得格外温柔。她忍不住发了条朋友圈,配文:“沈处劳动最光荣!贵州的猕猴桃超甜,期待后续的助农甜品!”
没过几分钟,她就看到沈淮点了赞,还评论了一句:“辛苦姜老师,甜品肯定会很受欢迎。”
姜予甜看着评论,忍不住笑了,手指在屏幕上轻轻点了点,心里满是期待——这次贵州调研,肯定会是她和沈淮关系升温的好机会。
体制冷知识:公务员基层调研注意事项
公务员开展基层调研需遵循“深入实际、尊重习俗、务实高效”原则,核心要求如下:
1. 融入当地环境:调研期间需尊重基层群众的生活习惯和交流方式,避免“官僚化”姿态。如本章中沈淮和姜予甜接受村支书安排的住宿、品尝家常菜,主动参与田间选果,通过“接地气”的互动拉近与群众的距离,便于后续工作开展。
2. 聚焦实际需求:调研内容需紧扣基层痛点,避免“形式主义”。如姜予甜针对合作社“不知如何选果、农产品附加值低”的问题,提前准备详细的深加工方案;周放和林羡围绕“农村老人易受骗、基层反诈压力大”的实际需求,定制宣传和技术支持方案,确保调研成果能切实解决问题。
3. 团队协作规范:跨部门协作调研时,需明确分工、相互配合,避免职责交叉或推诿。如沈淮牵头整体调研计划,姜予甜负责农产品技术指导,周放和林羡分别对接反诈宣传与技术帮扶,各有侧重又相互补位,形成高效的工作闭环,符合基层调研的团队协作要求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8G1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