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村的夜晚来得早,刚过八点,窗外就彻底暗了下来,只有几颗星星挂在墨蓝色的天空中,一闪一闪的。姜予甜坐在房间的书桌前,手里攥着明天首播的流程表,指尖都有些泛白——明天是助农首播的日子,也是她第一次面对镜头教全国网友做甜品,说不紧张是假的。
“万一我忘词了怎么办?万一网友觉得我做得不好吃怎么办?万一……”她越想越焦虑,干脆站起身,在房间里来回踱步。目光落在隔壁房间的方向,她突然想起沈淮——他经验丰富,肯定知道怎么缓解紧张,或许可以找他聊聊?
可刚走到门口,她又犹豫了:“这么晚了,沈处会不会己经睡了?会不会觉得我太麻烦了?”她咬着唇,手指在门把手上反复,纠结了半天,还是轻轻敲了敲沈淮的房门。
“进来。”门里传来沈淮温和的声音,带着一丝刚从工作中抽离的沉稳。
姜予甜推开门,看到沈淮正坐在书桌前,台灯下,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,应该是在整理明天首播的政策讲解稿。听到动静,他抬起头,看到是她,眼神瞬间柔和下来:“怎么还没睡?是不是有什么事?”
“我……我有点紧张。”姜予甜走到他面前,低下头,像个做错事的孩子,“明天就要首播了,我怕自己搞砸了,连累你……”
沈淮放下手里的文件,站起身,走到她身边,轻声说:“别担心,我陪你再练一遍台词,顺一遍流程,肯定没问题的。”他拉过一把椅子,放在自己对面,“坐,我们从开场开始练。”
姜予甜点点头,坐在椅子上,深吸一口气,拿起流程表,开始念开场词:“各位网友大家好,欢迎来到我们的助农首播现场,我是今天的甜品老师姜予甜,旁边这位是……”说到这里,她突然卡壳了,不知道该怎么介绍沈淮,脸一下子红了,“我、我忘了该怎么介绍你了……”
沈淮看着她慌乱的样子,忍不住笑了,伸手拿过她手里的流程表,在“沈淮”后面添了一行字——“乡村振兴政策讲解员”,然后递给她:“这样就好了,你不用紧张,就像平时跟村民说话一样,自然一点就好。”
“嗯!”姜予甜接过流程表,心里踏实了不少。她重新调整状态,再次开口:“各位网友大家好,欢迎来到我们的助农首播现场,我是今天的甜品老师姜予甜,旁边这位是乡村振兴政策讲解员沈淮。今天我们要教大家做的,是用咱们贵州当地新鲜猕猴桃做的猕猴桃慕斯……”
这次她没有卡壳,声音也比刚才稳定了不少。沈淮坐在对面,认真地听着,偶尔在她语气不对的地方提醒一句:“这里可以稍微亲切一点,比如加上‘咱们自己种的猕猴桃’,这样网友会更有代入感。”“说到政策的时候,不用太官方,用简单的话讲清楚就行,比如‘买一份慕斯,就是帮乡亲们多赚一份收入’。”
不知不觉,两人练了快一个小时。姜予甜渐渐放松下来,甚至能偶尔跟沈淮开玩笑:“沈处,你要是不当公务员,去当主持人肯定也很厉害,讲解政策比我们甜品店的宣传语还吸引人。”
“是吗?”沈淮挑眉,眼里带着笑意,“那以后咱们甜品店的宣传语,我帮你写?”
“好啊!”姜予甜立刻点头,眼睛亮了起来,“那我可就不客气了,到时候你可别反悔。”
“不反悔。”沈淮看着她开心的样子,心里也跟着暖了起来。他站起身,走到窗边,指着桌上的首播设备说:“我们再调一下镜头角度,看看哪个角度拍出来的甜品更好看。”
姜予甜跟着走过去,两人一起凑在镜头前,调整手机的位置。沈淮俯身调角度的时候,姜予甜能清晰地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雪松味,混合着山间的青草香,让她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。她偷偷抬眼,看到他专注的侧脸,睫毛很长,在台灯下投下淡淡的阴影,好看得让她有些失神。
“这样可以吗?你看看镜头里的效果。”沈淮调整好角度,转头问她,刚好对上她的目光。西目相对,空气瞬间安静下来,姜予甜能听到自己“咚咚”的心跳声,脸一下子红了,赶紧低下头,小声说:“可、可以,挺好的。”
沈淮看着她泛红的耳尖,眼底闪过一丝笑意,没有拆穿她的窘迫,而是拿起一旁的梳子,轻轻拂过她额前的碎发——刚才练台词的时候,她因为紧张,不停地抓头发,额前的碎发都乱了。“头发乱了,我帮你整理一下,不然明天镜头里不好看。”
他的指尖轻轻碰到她的耳朵,带着一丝微凉的温度,却像电流一样,瞬间传遍姜予甜的全身。她僵在原地,一动也不敢动,只能感觉到他的手指温柔地把碎发别到她的耳后,动作细致又小心。
整理好头发,沈淮看着她依旧泛红的脸颊,轻咳一声,转移话题:“时间不早了,你早点回去休息,明天还要早起化妆。别再想太多,有我在,不会让你搞砸的。”
“嗯!”姜予甜点点头,声音还有些发颤,“谢谢沈处,那我先回去了,你也早点休息。”说完,她几乎是逃一样地走出了沈淮的房间,关上门的瞬间,她靠在门上,瑞姐1986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捂着发烫的脸颊,心跳依旧快得停不下来——刚才沈淮的触碰,还有他温柔的眼神,都让她心里像被泡在蜜里一样,甜得发慌。
回到自己的房间,姜予甜刚坐下,手机就响了,是许随发来的微信:“甜甜,明天就要首播了,紧张吗?我刚才在楼下看到沈淮帮你整理头发了,嗑到了嗑到了!沈淮对你也太温柔了吧!”后面还跟着几个八卦的表情包。
姜予甜看着微信,忍不住笑了,回复道:“别瞎说,他就是帮我整理一下头发,怕明天镜头里不好看。不过有他陪我练台词、调镜头,我现在不那么紧张了。”
“我就知道沈淮会帮你!”许随很快回复,“明天我会在首播间给你们加油的,争取帮你们多涨点粉,让更多人买咱们村的猕猴桃慕斯!”
“谢谢我的大记者!”姜予甜回复完,放下手机,心里的紧张感己经消失得差不多了,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期待——有沈淮在身边,她觉得不管遇到什么问题,都能解决。
另一边,沈淮坐在书桌前,看着姜予甜刚才落下的流程表,上面还有她用荧光笔标注的重点,字迹娟秀又认真。他拿起流程表,轻轻着上面的字迹,眼底满是温柔。刚才整理她头发的时候,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她的紧张,那小小的反应,让他心里忍不住软了下来——他好像越来越喜欢这个有点胆小却又很努力的女孩了。
他拿起手机,给单位的同事发了条微信,确认明天首播的技术支持没问题,然后又把明天要讲解的政策要点重新梳理了一遍,确保没有遗漏。做完这一切,他才关灯睡觉——明天是重要的一天,他要确保一切都顺利,不能让姜予甜失望。
而在村派出所的房间里,林羡也还没睡。她坐在书桌前,手里拿着周放白天给她的反诈宣传稿,正在认真地修改。宣传稿里有些句子太官方,村民可能听不懂,她便逐字逐句地修改,把“电信网络诈骗”改成“骗钱的电话和短信”,把“提高防范意识”改成“多留个心眼,别轻易相信陌生人”。
“咚咚咚”,敲门声响起,是周放。“林博士,还没睡呢?我刚泡了杯热牛奶,给你送过来了。”他手里拿着一个搪瓷杯,杯子里冒着热气,“山里晚上冷,喝点热牛奶暖暖身子。”
“谢谢周警官。”林羡接过牛奶,放在桌上,感激地说,“我正在帮你修改宣传稿,把一些太官方的句子改得简单点,这样村民更容易理解。”
周放凑过去,看到宣传稿上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,还有她用红笔标注的修改说明,心里满是感动:“太谢谢你了,林博士。我之前还担心宣传稿太枯燥,村民不爱听,现在有你帮忙修改,肯定没问题了。”
“不用谢,这是我应该做的。”林羡低下头,小声说,“其实我也没做什么,就是改了几个句子而己。”
“你太谦虚了。”周放看着她认真的样子,忍不住说,“林博士,你不仅AI做得好,连写宣传稿都这么厉害,以后我得多向你请教。”
林羡的脸颊微微泛红,抬起头,对上周放真诚的目光,小声说:“互相学习,我也从你身上学到了很多反诈知识。”
周放看着她泛红的脸颊,心里忍不住一动,想说些什么,却又怕吓到她,只好笑着说:“那我们明天一起给村民做反诈宣传,争取让村里每个人都提高防范意识,不再被骗。”
“好。”林羡点头,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。
窗外的星星依旧闪烁,山村的夜晚安静而美好。房间里的几个人,虽然怀着不同的心情,却都对明天充满了期待——明天不仅是助农首播的日子,也是他们各自在基层岗位上发光发热的日子,更是他们感情悄悄升温的日子。
体制冷知识:公务员基层工作协作规范
公务员在基层工作中,需注重“跨领域协作”与“情绪支持”,确保工作务实高效,具体要求如下:
1. 跨角色协作,补位不越位:基层工作常需多岗位配合,需明确分工又主动补位。如本章中沈淮作为政策讲解员,主动协助姜予甜梳理首播流程、调整设备,弥补其镜头经验不足的短板;林羡发挥专业优势,协助周放优化反诈宣传稿,让政策语言更贴近群众,体现“各展所长、互相补位”的协作原则,避免“各自为战”的低效问题。
2. 情绪支持,稳定团队状态:基层工作压力大,需关注同事情绪,提供必要支持。沈淮察觉姜予甜的紧张后,通过陪练台词、调整设备、耐心鼓励等方式缓解其焦虑,确保首播准备顺利推进;周放为林羡送热牛奶、肯定其工作价值,既体现人文关怀,也增强团队凝聚力。这种“情绪支持”是基层团队协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与团队稳定性。
3. 目标导向,聚焦实际成效:无论首播准备还是反诈宣传,所有协作均围绕“解决实际问题”展开——姜予甜与沈淮的协作聚焦“助农增收”,林羡与周放的协作聚焦“村民反诈意识提升”,避免形式化协作,确保每一项准备工作都能落地见效,符合基层工作“务实、为民”的核心导向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8G1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