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默攥着发烫的手机往工位跑,鞋底蹭得地板“噔噔”响,比隔壁创业者敲键盘的节奏还急。
“抓着大鱼了!餐饮连锁的李总,要做带消费心理学的PPT,单值至少8万,够咱们新办公室买双门冰箱了!”
陈凯刚把3D设备的插头插稳,听见“8万”俩字,首接蹦起来撞翻了老周的菊花茶。
“冰镇可乐自由有望了!不过消费心理学是啥?跟背宠物疫苗接种表一样费脑子不?”
老周慢悠悠抽出纸巾擦着溅湿的笔记,老花镜滑到鼻尖也没管。
“就是让顾客看PPT就想掏钱,跟咱们做疫苗日历让主人记牢时间一个道理,得勾着人。”
夏语桐摸出封面沾着奶茶渍的笔记本,笔尖在纸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问号。
“我只会把牛排画得油光锃亮,囤的《营销心理学》课还没拆塑封呢,到时候答不上来咋办?”
林默靠在工位隔板上,假装淡定地挠了挠头。
“先把画面搞到最精致,后天在共享会议室见机行事,咱们连3D死机都能搞定,这个怕啥?”
接下来两天,共享工位的茶几被PPT素材堆成了小山。
夏语桐趴在桌上画了十几版插画,牛排的肌理、沙拉的菜叶纹路,连酱汁溅落的弧度都反复调;
陈凯翻遍了十几家餐饮品牌的PPT,把“食材产地”“热量参数”抄得满满一页,比整理宠物病历还认真。
老周把插画贴进PPT时,在汉堡旁边加了个举叉子的小人。
“加点小装饰,看着不单调,顾客说不定能多瞅两眼。”
初稿完成那天,夏语桐点开PPT,把屏幕转过去给三人看。
“你看这牛排,跟刚煎好的一样,李总肯定挑不出画面毛病!”
陈凯凑过去点头,手指点着屏幕上的数据:
“你看这参数,标得比医院的检查单还清楚,没毛病!”
面谈当天,李总穿着袖口带亮扣的西装走进共享会议室,目光扫过掉皮的沙发和歪腿的茶几,眉头轻轻皱了下。
夏语桐慌着把笔记本电脑接投影仪,充电器线却缠在了老周的老花镜腿上。
“哎哎,我的眼镜!”
老周伸手去摸,没摸到反而碰倒了林默手里的矿泉水。
水洒在陈凯的案例笔记上,
“菜品参数”那栏瞬间晕成了黑团,陈凯赶紧掏纸巾擦,越擦越花。
好不容易把PPT调出来,李总盯着屏幕看了两分钟,手指在桌面上敲出“哒哒”的节奏。
“画面质感不错,牛排画得挺逼真,但我问个问题——这页牛排介绍,怎么让顾客看了就想点,而不是翻过去就忘?”
夏语桐攥着鼠标的手突然收紧,指尖泛白,她满脑子都是“怎么画好看”,压根没琢磨过“怎么打动顾客”。
陈凯张了张嘴,想拿数据救场,可看着晕成黑团的笔记,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。
就在这时,隔壁工位突然传来外卖员的喊声:
“3号桌的炸鸡到了!谁订的?”
陈凯下意识接了句“我的!”,话音刚落就捂住嘴,脸瞬间红到耳根——他昨晚熬夜改PPT,今早特意订了炸鸡当早餐,忘了取消。
李总愣了愣,忍不住笑出声,会议室里的凝重感散了点,可几人更尴尬了。
老周咳了两声,试图圆场:
“年轻人忙起来就忘事,咱们继续说PPT的事……”
“还是说回正题吧。”
李总收住笑,语气又严肃起来,
“我要的不是只会画图的团队,是能懂消费心理学的——比如怎么用‘稀缺感’‘信任感’让顾客决策,你们连这个都没考虑,怎么帮我做营销?”
林默心里一沉,悄悄在脑海里唤起认知之镜——眼前瞬间浮现出“只学表面技能→流失高端客户”的警示画面,还跟着跳出“底层逻辑缺失”的标注。
嘴上打圆场:“李总,我们能学,您给点时间,肯定能把逻辑补全……”
“我没那么多时间等你们试错。”
李总打断他,掏出手机点开另一个PPT,
“你看我之前合作的公司,牛排页加‘今日限量50份’,饮品页贴顾客实拍好评,这才是消费心理学的应用。”
林默还想再说点什么,李总己经起身拎起公文包:
“我还有个品牌会要开,今天就到这吧,后续有需要我再联系你们。”
看着李总走出会议室的背影,门“吱呀”一声关上,几人坐在掉皮的沙发上,没人说话。
夏语桐把脸埋进笔记本,肩膀轻轻发抖,带着哭腔说:
“都怪我,要是我早点把营销课看了,也不至于答不上来,8万大单就这么没了……”
她突然摸出那本没拆封的《营销心理学》,“啪”地拍在桌上,封皮的奶茶渍蹭到了桌布上。
“我今晚不睡觉也要把它看完!”
夏语桐翻了两页,里面全是“消费者决策模型”“认知偏差”之类的术语,越看越懵,又委屈地把书扔回桌上,
“这根本不是人话!我看不懂!”
陈凯把晕湿的笔记叠起来,叹了口气:
“也不能全怪你,我之前总觉得‘有数据就行’,忘了餐饮得懂顾客想法,跟做宠物医疗不一样。”
他抬头看向林默:
“咱们现在学还来得及吧?总不能让这单就这么飞了。”
林默心里正用储蓄之泉检索“餐饮营销学习资源”,很快弹出“张老师线上课”“消费心理学实战案例集”的信息,嘴上尽量平静:
“肯定来得及,共享办公区的学习社群里有个张老师,今晚就有免费课,专门讲餐饮营销。”
他没说的是,储蓄之泉还标注了“张老师课程口碑90%”,比自己瞎找的资源靠谱多了。
晚上8点,西人挤在共享工位上,戴着耳机凑在一台笔记本电脑前。
张老师的声音从耳机里传出来:
“做餐饮PPT不用搞复杂,就抓三个点——‘稀缺感’比如限量限时,‘信任感’比如顾客好评、食材溯源,‘引导性’比如把‘立即下单’按钮放显眼处。”
夏语桐赶紧在笔记本上记,笔尖划得纸“沙沙”响:
“那我们之前的初稿不用全改吧?我画了那么多插画,删了可惜。”
“不用全改,在插画旁边加标注就行。”
张老师笑了,“比如牛排旁边画个小标签写‘今日限量’,沙拉下面贴个顾客说‘孩子爱吃’的好评,简单又管用。”
接下来的一周,团队边学边改PPT,闹了不少笑话。
夏语桐改限量标签时,笔记本电脑占了大半张桌,陈凯想放案例笔记没地方,只能把笔记垫在腿上,结果夏语桐转身拿画笔,胳膊肘撞翻了陈凯的咖啡,咖啡洒在笔记上。
“你这‘插画大师’能不能注意点?我的笔记又要重抄了!”
陈凯跳起来喊,夏语桐赶紧递纸巾:
“大不了我帮你抄,顺便把你那‘武侠风好评’改成‘人话’!”
两人吵到一半,林默突然开口:
“别吵了,我刚看行业案例,大多是30-50份限量,既显稀缺又不劝退顾客,咱们定40份吧。”
没人知道,他其实是用认知之镜快速扫了眼“餐饮限量数据”,才敢这么笃定——认知之镜还悄悄标了“40份转化率最高”的提示。
陈凯写好评时,总忍不住用医疗术语,把“孩子爱吃”写成“儿童食用满意度100%”,林默吐槽:
“你这是写病历呢?赶紧改回人话!”
“习惯了,之前整理宠物病历都这么写,改不过来!”
陈凯挠头,老周笑着补:
“你就当跟宠物主人聊天,怎么通俗怎么说!”
老周查农场照片时,共享WiFi突然断了,画了一半的麦田没保存,气得拍桌子:
“这破网,比上次李总面谈时的信号还烂!”
林默赶紧开手机热点:
“先用我的,等咱们搬新办公室,装个高速网,再也不用受这罪了!”
他悄悄用学习之钥梳理“食材溯源插画要点”,脑海里瞬间清晰——“麦田要画金黄波浪状、加白色灌溉管、牛棚用红色屋顶”,这些细节他没首接说,只等老周画错了再“随口”提醒。
周五下午,林默把修改后的PPT反复检查三遍,又用学习之钥“预演”了一遍客户可能问的问题,才咬着牙给李总发邮件。
“李总,我们补学了消费心理学,优化了PPT逻辑,希望能有机会再跟您沟通。”
周六早上,林默刚到共享工位,手机就响了,来电显示是“李总助理”。
“林总,李总看了修改版,觉得‘限量标签’和‘顾客好评’很接地气,下周一10点还在之前的会议室面谈,他还想聊‘食材溯源插画’,特别提了要加‘有机认证标志’。”
挂了电话,林默激动地把手机往茶几上一放,差点滑下去。
“成了!李总不仅愿意再谈,还指定要老周做插画,特意提了加有机认证标志!”
夏语桐正趴在桌上画装饰图案,听见这话立马蹦起来,差点撞翻老周的茶杯。
“真的?那我之前画的牛排插画没白改!对了,我囤的营销课讲义终于用上了,上面也说有机标志能加信任感!”
陈凯拍着大腿笑:
“我就说学底层逻辑管用!以后再也不能只盯着技能,不琢磨客户要啥了!”
老周慢悠悠掏出画笔,推了推老花镜:
“有机认证标志啊?正好我刚画完麦田,现在加来得及,
对了,林默,你怎么知道麦田要画灌溉管?”
林默打哈哈:“之前刷视频看到过,记下来了。”
他心里清楚,这是学习之钥的功劳——这个帮他高效梳理知识的助手。
共享办公区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,落在桌上的PPT素材上,暖烘烘的。
林默悄悄在脑海里关掉认知之镜,心里盘算着:下周一面谈,得用学习之钥再梳理一遍“消费心理学话术”,不能再露怯了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9DJ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