仓库内,死一般的寂静。只有我们粗重的呼吸声和窗外呜咽的风声。
凌带来的消息,像一盆冰水,将我们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彻底浇灭。
“信风号”不再是避难所,而是被未知深海怪物占据的鬼船。求救信号变成了死亡警告,甚至夹杂着……咀嚼声。
这个画面光是想象,就让人不寒而栗。
“怎么会这样……”阿明脸色惨白,声音颤抖。
小张和赵大哥也沉默了,眉头紧锁,显然被这残酷的真相打击得不轻。连大黑都似乎感受到了压抑的气氛,不安地低呜了一声。
我强迫自己从震惊和恐惧中挣脱出来,大脑飞速运转。情况确实比预想的糟糕一万倍。但就此放弃吗?
“凌,”我看向她,她的眼中同样充满了痛苦和挣扎,“你……还打算去吗?”
凌紧紧抱着她的步枪,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。她沉默了很久,才沙哑地开口:“我不知道。那可能是我父亲最后的希望……也可能,只是去送死。”她抬起头,目光锐利地看向我们,“你们呢?知道了这些,还要去?”
这是一个首击灵魂的问题。
回去?回到那个虽然安全但资源有限的洞天,然后眼睁睁看着“收割者”的阴影逼近,最终被困死?或者,在江北庇护所的希望彻底破灭前,去搏那最后一丝渺茫的可能?哪怕那可能是通往地狱的船?
“我们没有退路。”我深吸一口气,声音不大,却异常坚定,“陆路被‘收割者’封锁,江北是我们唯一的希望。‘信风号’是唯一可能让我们绕过陆路封锁的机会。就算它是龙潭虎穴,我们也得闯一闯。”
我的话让同伴们一震,纷纷抬起头看向我。
“沈姐说得对。”小张咬了咬牙,“回去也是等死,不如拼一把!”
“大不了跟那些深海怪物拼了!”赵大哥也握紧了拳头。
阿明看着我们,深吸一口气,用力点了点头。
凌看着我们决绝的神情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,有惊讶,有敬佩,或许还有一丝找到同路人的慰藉。
“你们……是群疯子。”她低声说了一句,但语气中并没有嘲讽,反而带着一种认同。“但……也许疯一点才能活下去。”
她顿了顿,似乎在做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:“如果你们执意要去……我跟你们一起。”
我们都是一愣。
“你确定?”我郑重地问。这意味着她要和我们一起踏上这条几乎必死的路。
作者“不吃花生的小粥”推荐阅读《我的救世绘卷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“我一个人在这里也撑不了多久。”凌苦笑一下,指了指外面,“食物快没了,弹药也有限。而且……”她的目光望向东方,带着深深的眷恋和决绝,“我想知道……我父亲到底怎么样了。活要见人,死……也要见尸。”
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在我们之间弥漫开来。我们都是被命运逼到绝境,要去寻找渺茫希望的人。
“欢迎加入。”我向她伸出手。
凌犹豫了一下,伸手和我握在一起。她的手很凉,但很有力。
就这样,我们的队伍增加了一名至关重要的新成员——前陆军侦察兵,狙击手,凌。她的加入,不仅带来了强大的战斗力和专业的侦察技巧,更重要的是,她带来了关于东边沿海区域的第一手情报和……那把宝贵的狙击步枪以及剩余的几十发子弹。
我们连夜制定了新的计划。
首先,目标不变,依旧是“信风号”,但策略调整为“谨慎接近,侦查为主”。绝不轻易登船,首要任务是摸清船上的真实情况。
其次,路线调整。凌根据她一个多月的观察,指出了一条相对隐蔽、怪物活动较少的沿海小路,虽然绕远,但安全性更高。
最后,物资补充。凌的存粮确实见底,但她在镇子里有几个隐蔽的补给点,藏有一些罐头和瓶装水。我们决定天亮后先去取这些物资,并尝试在镇子里再搜集一些。
第二天,在凌的带领下,我们高效地搜刮了小镇。有了她的经验和预警,我们避开了几处危险的怪物巢穴,成功获取了额外的食物、水和一些有用的工具(如渔网、绳索等)。凌还从一个废弃的警务站里找到了几盒手枪子弹(虽然和她的步枪不通用,但或许有用)。
过程中,凌展现出了惊人的专业素养:地形判断精准,行动悄无声息,危机意识极强。有她在,整个队伍的侦察和预警能力提升了一个档次。
同时,我们也初步磨合。小张和赵大哥负责近战护卫,阿明和大黑负责侧翼警戒和追踪,凌占据制高点提供远程支援和情报,而我则居中策应,并负责……一些他们无法理解的特殊情况(比如用符石预警)。
虽然前路依旧充满未知的恐怖,但队伍的凝聚力和实力,因为凌的加入而显著增强。
我们休整了一天,补充体力,然后再次上路。这一次,我们不再是盲目东行的流浪者,而是有了明确( 可怕)目标、有了专业向导、装备略有改善的求生小队。
皮卡车被我们放弃了,目标太大,噪音也容易引来麻烦。我们重新回归徒步,但脚步更加坚定。
东方的天际线,那片灰蒙蒙的海岸线,在我们眼中,既是吞噬希望的深渊,也可能……是通往新生的唯一裂缝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9PQ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