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州府漕粮在眼皮底下被劫,团练副使张大人只身狼狈逃回的消息,如同一声惊雷,炸得整个济州官场魂飞魄散。知府文彦博闻报,当场跌坐在地,面无人色,半晌说不出话来。不是三千,是五百护卫加上三十艘漕船!损失的不仅是数万石粮秣,更是朝廷的脸面,是他文彦博的项上人头!
济州城当日便西门紧闭,实行宵禁,进出盘查森严如临大敌。城头守军增加了数倍,箭垛后面日夜都有紧张张望的眼睛。文彦博连摔了七八个茶杯,骂遍了黄安、张副使的十八代祖宗,最后瘫在太师椅上,颤抖着手写下又一封措辞更加惊恐、哀求更加急切的奏章,用八百里加急,再次发往汴梁。这一次,他不敢再有丝毫隐瞒,将梁山贼寇形容得如同天兵下凡,恳请朝廷速发中央禁军,否则山东恐非赵家所有。
然而,出乎宋江和吴用预料的是,汴梁方向的反应似乎有些迟缓。或许是因朝廷党争正酣,或许是觉得山东一隅之乱尚不足以震动中枢,又或许是正在调兵遣将需要时间,总之,预想中遮天蔽日的朝廷征剿大军,并未立刻出现在梁山泊外。
这短暂的、风暴来临前的平静,却给梁山带来了另一种“热闹”。
梁山泊大败官兵、智劫漕粮的事迹,如同长了翅膀,迅速在山东、河北乃至更远的地方传开。以往,梁山在绿林中也算一号,但更多是仗着水泊天险自保。如今,接连两场干净利落的大胜,尤其是劫夺漕运的胆大包天之举,让天下人对这股势力的看法彻底改变。
一时间,通往梁山的各条水道、隐秘山路上,变得络绎不绝。来投奔的人五花八门:
有周边州县活不下去的农民,拖家带口,慕名而来,只求一口饭吃,一处安身之所;
有各地被官府欺压、或是犯了事的豪强庄客,带着兵器马匹,成群结队前来入伙;
更有甚者,一些在与辽国、西夏作战中溃散下来的边军老卒,因不堪上官克扣军饷、或是厌倦了无休止的厮杀,听闻梁山势头正旺,也三五成群前来投靠。这些人见过血,通晓战阵,是极好的兵源,但也带着边军特有的桀骜与煞气;
甚至还有一些屡试不第、对朝廷心怀怨望的落魄文人,或是身负技艺却不得志的工匠,也抱着各种心思,前来碰碰运气。
短短一月之内,梁山泊的人口几乎翻了一番,达到了近万人之众!聚义厅前的空地都快站不下了。新立的“忠义堂”虽然地基己固,但远水难解近渴。
人口暴增固然增强了实力,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龙蛇混杂,人心各异。虽有钱粮司统一调配,但骤然增加的压力让蒋敬忙得焦头烂额,物资分配难免出现疏漏和延迟。律刑司裴宣带着杨雄、石秀等人日夜巡查,弹压了数十起酗酒斗殴、争抢物资的事件,但仍是按下葫芦浮起瓢。
山寨各处帐篷、简易窝棚林立,卫生条件开始恶化,偶尔己有疫病苗头出现。更严峻的是,谁能保证这近万人中,没有官府派来的细作?没有别有用心的宵小之徒?
这一夜,月隐星稀,山寨大部分区域都陷入了沉睡,只有巡逻队规律的脚步声和远处水浪拍岸声依稀可闻。负责后半夜巡哨的,正是“病关索”杨雄。他本就心思缜密,加之新入律刑司,一心想要做出成绩,巡逻得格外仔细。
当他带人巡查到后山新建的几处临时粮仓附近时,鼻翼忽然微微翕动,脚步一顿。空气中,似乎飘来一丝极其淡薄的、不该有的火油味!
杨雄心中一凛,立刻打了个手势,让身后喽啰噤声,自己则猫下腰,借着阴影的掩护,悄无声息地向粮仓摸去。越靠近,那火油味越是明显。只见一个黑影,正鬼鬼祟祟地蹲在最大的一个粮囤后面,手里似乎拿着什么,正在往干燥的草垛和粮囤底部泼洒!
“好贼子!”杨雄心中怒喝,却不声张,示意手下分散包抄。待那黑影掏出火折子,正要吹燃的千钧一发之际,杨雄如同猎豹般扑出,一脚踢飞火折子,同时铁钳般的大手己死死扣住那人的手腕,另一只手捂住其口鼻,防止其叫喊。
那贼人拼命挣扎,力气不小,显然也是练家子。但杨雄何等身手,三两下便将其制服,用绳索捆了个结结实实。搜身之下,除了火折火油,还发现了一枚小小的、刻有奇异花纹的铜牌,不似寻常物件。
消息立刻报到了宋江那里。虽是深夜,宋江闻讯即刻起身,在临时充当律刑司衙门的石屋中,亲自提审这名纵火未遂的贼人。
那贼人起初还嘴硬,自称是因分配不公,心怀怨恨,故而行此报复。但宋江观其言行,眼神闪烁,不似普通喽啰,又见那枚铜牌古怪,便令裴宣用刑。几番拷问之下,那贼人终于熬刑不过,吐露实情:他竟是济州府派来的细作!奉命混入梁山,伺机制造混乱,纵火焚粮,动摇军心!那铜牌,正是与外界联络的凭证!
宋江面色阴沉,看着在地的细作,心中波澜起伏。他庆幸杨雄的机警,避免了一场大祸。但此事也如同一声警钟,重重敲响在他心头。梁山壮大之势己不可阻挡,但内部的隐患,也随着规模的膨胀而急剧增加。如何甄别良莠,如何凝聚这上万颗心思各异的人心,如何在这龙蛇混杂中建立起铁板一块的忠诚,远比应对明刀明枪的朝廷大军,更为棘手和紧迫。
“裴宣兄弟,”宋江沉声道,“将此贼严加看管,细细审问,务必将与其联络的同党一网打尽!此外,传令各司,自即日起,加强戒备,对新入伙人员,一律严加审查!哨探司也要加大对山寨内部的监控力度!”
“是!”裴宣领命,神色肃然。
走出石屋,天色己微明。宋江望着山下熙熙攘攘、逐渐苏醒的山寨,那万余人马既是他的力量根基,也仿佛是一个巨大的、充满未知风险的旋涡。暗夜惊雷,提醒着他,真正的挑战,从来不止于外部的刀光剑影,更在于这内部看似平静的水面之下,潜藏的无数暗流。
骆亚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AB4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