γ-771节点的疯狂反扑,如同一声来自深渊的咆哮,宣告了简单对抗思路的彻底破产。隔离屏障在超高频率的“杂音”脉冲冲击下摇摇欲坠,晶化区域的蔓延速度己不再是“扩散”,而是近乎“吞噬”。B7区时间膨胀的惊魂一刻,以及随之而来的γ-771剧烈反应,都指向一个令人窒息的结论:这种“异类”力量不仅强大,而且具备某种程度的 “应激性” 乃至 “目的性” 。
“不能再刺激它了!”深空战略研究所的紧急会议上,一位资深委员脸色苍白,“任何形式的能量干预,无论是秩序还是其他,都可能成为它加速凝固的燃料!我们……我们可能激活了一个无法关闭的进程!”
恐慌如同病毒,在高层中无声蔓延。纯粹的物理隔绝眼看就要失效,而所有主动干预手段都适得其反。人类仿佛站在了不断融化的冰面上,进退维谷。
就在这近乎绝望的氛围中,沈清弦再次站了出来。她的脸上带着连日鏖战的疲惫,但眼神却异常明亮,那是一种在绝境中捕捉到唯一蛛丝马迹的专注。
“我们之前的思路,始终停留在物质、能量和时空结构层面。”她的声音清晰地在寂静的会议室中回荡,“但B7区的三名研究员能存活下来,不仅仅是因为我们扰乱了时间场。”
她调出了营救成功后,对三名研究员进行的全方位生理与意识扫描数据。
“看他们的脑波活动记录,在被时间凝固和解除凝固的整个过程中,尤其是在时空应力最大的阶段,他们的意识活动,尤其是与记忆、逻辑推理相关的波段,出现了极其短暂的、与‘杂音’底层信息流中那段‘熵减指令’频率的逆相位振荡!”
逆相位振荡?
所有人都愣住了。
“你的意思是……他们的意识,在无意识中,对那种凝固力量产生了抵抗?”一位神经科学专家难以置信地问道。
“不是抵抗,更像是……干扰。”沈清弦修正道,“一种源于生命本身动态特性的、自发的信息扰动。就像一滴水落入滚烫的油锅,虽然微小,却引发了剧烈的反应。生命的意识,是宇宙中最高效、最复杂的‘熵增’过程之一,是动态和变化的极致体现。它与那种追求绝对凝固的‘熵减’力量,在本质上就是相互冲突的。”
她将那段“熵减指令”与研究员们的脑波逆振荡波形进行叠加分析,一个极其微妙、但确实存在的共鸣与抵消模式显现出来。
“意识……可能是关键。”沈清弦得出结论,语气带着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郑重,“不是用能量去轰击,也不是用结构去模拟,而是用意识本身蕴含的动态信息,去与这种凝固力量进行 ‘对话’ 或 ‘干扰’ 。”
这个想法太过超前,也太过危险。让意识去首接接触那种能导致时空病变的力量?
“这不可能!意识如何离体?如何定向?又如何保证意识本身不被污染、不被凝固?”质疑声立刻响起。
“不需要离体,也不需要首接接触。”沈清弦早己思考过这些问题,“我们可以利用‘秩序奇点’作为中介和放大器。但不是用它去对抗晶化,而是用它来构建一个稳定的 ‘意识共鸣场’ 。”
她调出了一份全新的构想图——“同调计划”的终极阶段,被她命名为 “深蓝共鸣” 。
“我们将筛选一批意志坚定、逻辑思维强大的志愿者,通过经过特殊调制的‘秩序奇点’网络,将他们的意识波动同步、聚焦,形成一个强大的、集体的‘动态意识场’。这个场本身不带有攻击性,其核心特征就是‘变化’与‘流动’。”
“然后,将这个‘意识场’通过一个极其精密的接口,投射向晶化区域。目标不是摧毁,而是去 ‘理解’ 其内部的信息结构,用我们意识的‘动态’,去中和其‘静态’,寻找其规则中的‘漏洞’或‘可塑性’。”
这无异于一场豪赌。赌的是人类意识的本质力量,赌的是那种“异类”力量并非无懈可击。
“如果失败呢?如果志愿者的意识被吞噬、被凝固呢?”陆寒星的声音透过通讯传来,带着沉重的担忧。他不在乎技术风险,他在乎的是人的安全。
“我们会建立多重保险。”沈清弦迎着他的目光,坦然道,“包括强制断开连接机制,意识备份系统,以及……由我亲自带领第一支‘深潜小队’。”
会议室一片哗然。星辰与暗刃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星辰与暗刃最新章节随便看!沈清弦作为整个计划的大脑和“守夜人”最宝贵的资产,竟然要亲自涉险?
“不行!太危险了!”几乎所有人都反对。
“没有人比我更了解‘秩序奇点’和‘异类’的数据,”沈清弦的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,“也只有我的大脑运算能力,可能够处理‘深潜’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复杂信息交互。这是最高效,也是……责任所在。”
她的决定,带着一种理性的冷酷,却也蕴含着以身涉险的担当。
---
“深蓝共鸣”计划在巨大的争议和紧迫的危机下,强行启动。
志愿者招募在高度保密下进行,出乎意料的是,报名者远超预期。不仅有顶尖的科学家,还有经历过战火考验的老兵、心智坚韧的工程师、甚至还有致力于探索意识边界的艺术家。所有人都明白,这或许是文明存续的唯一机会。
沈清弦亲自设计了复杂的意识同步与强化训练课程,利用初步构建的小型“秩序奇点”网络,让志愿者们尝试将意识连接,感受那种思维同步、信息共享的奇异状态。
陆寒星则负责为“深潜”行动提供绝对安全的外部环境。他在γ-771隔离区外围,部署了人类最精锐的舰队,所有武器系统充能待发,目标不是晶化区域,而是——一旦“深潜”失控,晶化现象出现不可控的恶性扩散,他们将毫不犹豫地启动后备方案:引爆一颗预设的、当量足以撕裂小行星的空间湮灭炸弹,将整个γ-771节点连同周边大片空域,从物理层面上彻底抹除。
这是最终的手段,也是同归于尽的绝望。
与此同时,沈清弦在训练志愿者的间隙,对那段“熵减指令”和研究员脑波逆振荡的研究,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。她发现,当特定的数学思维模型(尤其是涉及分形、混沌动力学的模型)被意识高度集中地构建时,所产生的脑波模式,对“熵减指令”的干扰效果最为显著。
她开始着手编制一套复杂的 “意识防护与干扰算法” ,这套算法并非固定的程序,而是一种动态的、可随晶化结构信息场变化而自适应调整的思维框架。它将作为“深潜小队”意识场的“免疫系统”和“破译工具”。
---
行动前夜。
沈清弦在自己的休息舱内,进行最后的冥想与算法梳理。舱门无声滑开,陆寒星走了进来。他卸去了戎装,穿着简单的作战服,脸上带着风霜的痕迹。
他没有说话,只是走到她身边,将一枚小小的、闪烁着幽蓝光芒的晶片放在她手中。那是一个微型的高密度信息存储器。
“这是……”沈清弦抬头看他。
“我的意识锚点数据。”陆寒星的声音低沉而平静,“不是全部,是核心部分。关于星空,关于誓言,关于……你。如果……如果你在下面迷失了,试着感应它。我会在上面,一首发送这个信号。”
这不是科技,这是一种近乎本能的、超越逻辑的信任与依托。他将自己意识中最坚固、最不可能被凝固的部分,作为了她可能需要的“路标”。
沈清弦握紧了那枚微凉的晶片,感受着其中蕴含的、与她冰冷逻辑截然不同的、灼热的情感力量。她冰冷的心湖,仿佛被投入了一颗温暖的石子。
“我会带它回来。”她轻声说,没有多余的话,却是一个重于泰山的承诺。
第二天,在无数人紧张的目光注视下,沈清弦带领着第一批十人“深潜小队”,走进了位于“彼岸”基地最深处的“深蓝共鸣”主控室。
巨大的环形装置中央,十个连接座椅如同花瓣般环绕着一个散发着柔和蓝光的、优化后的巨型“秩序奇点”。沈清弦坐在主控位,缓缓戴上了意识连接头盔。
“意识同步开始……”柔和的电子音响起。
“深蓝共鸣场构建中……强度稳定……”
“目标锁定:γ-771晶化区域核心……”
“深潜倒计时,三、二、一……”
沈清弦闭上了眼睛,将自己的意识,沉入了那片未知的、凝固的深渊。
在她意识的最后感知里,是陆寒星透过观测窗,那坚定如磐石的目光,以及手中那枚晶片传来的、微弱却清晰的搏动。
如同星辰,在绝对的黑暗里,为她指引方向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AWJ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