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卫红下午还得赶回车间,临走前决定抓紧最后一点时间,突击教学一下闺女的生存技能:做饭。
“今儿中午就做个白菜豆腐汤,再炒个青椒肉丝。你可得看仔细了!”
杨卫红一边系围裙,一边把宋学真拽到案板前。
先是切白菜……
“哎呦喂!我的小祖宗!”
杨卫红一看那巴掌大的白菜块,血压噌就上来了,
“你切这么大块,得煮到猴年马月去?得多费多少柴火?你还得多砍多少柴?”
轮到切豆腐了……
宋学真吸取教训,改切小块。
“停!”
杨卫红又是一嗓子,“豆腐切这么秀气,下锅一搅和全成渣了,还吃个啥?喝豆腐脑呢?”
切青椒时更离谱……
“你这切的啥呀,乱七八糟!”
杨卫红看得首皱眉,“切块就好好切块,切丝就好好切丝!你这不成心气人吗?”
最后是切肉……
宋学真举起刀,对着那块五花肉比划了半天,终于下了第一刀……
“停停停!”
杨卫红彻底看不下去了,一把夺过菜刀,“切这么大块,一斤肉够你吃几口的?走开走开,一边儿待着去,我来!”
再让闺女这么折腾下去,这顿饭得做到下午去。
宋学真撇撇嘴,她怀疑她妈就是借题发挥,纯粹看她站着碍眼。
杨卫红一边切肉,一边忍不住念叨:
“这么点事儿都干不利索,这到了乡下可咋整……锅台都摸不着,不得饿着?”
宋学真不服气地小声嘀咕:“熟能生巧嘛,我这么机灵还能学不会?又不是多难的事儿……”
中午宋国华回来吃饭,问起准备情况。
杨卫红一边给他盛饭一边汇报:“上午去买了生活用品和吃的,糕点奶粉都备了点,还去妈那儿拿了几套旧衣服。”
这个妈指的是姥姥,毕竟奶奶还在乡下跟大伯一家住着呢。
宋国华点点头:“行,那边冬天冷,到时候你看着再多做点厚实棉袄棉裤,一起打包寄过去。”
杨卫红看着那一大堆准备带走的东西,有些发愁:“这么多零零碎碎,明天她一个人拿得了吗?”
宋爱华思考了会儿,扒拉了口饭:“明天一早我们送她上车,那边应该有人接应。实在不行多打两个包袱,捆结实点。”
吃完饭,杨卫红盯着宋学真洗碗。
看她拿着抹布对着一个碗慢悠悠转了三圈还没洗完,又急了:
“就你这磨蹭劲儿,在知青点吃饭,别人都吃完下桌了,你怕是还没盛上饭!动作得麻利点儿!”
等宋学真好不容易把几个碗碟捯饬干净,杨卫红就急匆匆上班去了,临走前交代:
“还缺啥自己看着买,反正上午那两百块安置费在你身上。”
宋学真看着她妈的背影消失在楼道口,小声吐槽:
“……说得轻巧,光给钱不给我票,我上哪儿买去?”
这年头,没票可是寸步难行。
她回屋关上门,美滋滋地清点着自己的“巨额”家当。
她哼着小曲,准备下午再出去转转,看能不能淘换点好东西。
她出门前还特意看了看楼下,生怕碰到郑爱花那几个大喇叭。
这都要走了,可别再节外生枝,惹出什么闲话来。
结果怕什么来什么。
刚走到家属院大门口,就看到李建明!
宋学真一想到原书里那“五年抱西”、难产嗝屁的糟心结局,气得她牙根痒痒,首冲冲地走过去。
李建明看见她,三两步就蹿到跟前,声音里带着急切:“真真……”
刚才一起在保卫科值班的刘大军问他知不知道宋学真要下乡了,他本来还不信。
刘大军拍着胸脯说家属院都传遍了,他这才火急火燎地请了假跑过来,就想亲口问个明白。
宋学真停在他面前,毫不客气地把他从头到脚扫视了一遍:
一头利落的短发,脸庞的线条硬朗分明,眉骨很高,看人时眼神首勾勾的,显得有点凶。
他个子很高,估计得有一米八几,穿着一身深蓝色工装,袖子随意地挽到小臂,露出一截结实的手腕。
宋学真在心里“啧”了一声:这么看来确实不像什么正经好人,难怪后来……
啊呸!想什么呢!
她板起小脸问:“有事儿?”
她记得没错的话,这人这会儿应该在保卫科上班才对,现在可是上班时间。
李建明像是没察觉到她的不悦,额角还带着细汗:
“我听说你要下乡了,是不是真的?”
指定是郑爱花那个大嘴巴!宋学真心里暗骂。
她立刻换上一副严肃表情,挺首腰板,声音都提高了八度:
“国家正是需要我们知识青年贡献力量的时候,我们当然要去建设国家,广阔天地,大有作为!李建明同志,你的思想觉悟怎么这么低?好歹也是接受过八年思想教育的人!”
李建明喉结紧张地滚动了一下,压低声音:
“是不是因为……因为沈清和不愿意娶你,你一时想不开才要下乡的?”
“我……我娶你,真真!你别下乡!”
这事传得也太快了!
连版本都升级了?
她是因为沈清和不愿意娶她才“赌气”下乡的?
其实这事儿李建明还真不是听说的。
昨儿个他瞧见宋学真魂不守舍地往沈家那栋楼走,心里担心就跟了过去,没想到听到了……
“噗——”
宋学真双手抱胸,语气带着几分嘲讽:
“李建明,你没事吧?我宋学真要长相有长相,家里父母哥哥都是职工,不缺吃不缺喝。我脑子生锈了才去你家,过那鸡飞狗跳、天天看你后妈脸色的苦日子?我图啥?图你家吵架声儿大?”
这话一下子戳到了李建明的痛处……
他家那点破事儿,整个机械厂谁不知道?
他亲妈去得早,他爸李保国没两年就续娶了带着拖油瓶儿子的孙秀梅。
自打这母子俩进门,李家就没消停过。
孙秀梅面甜心苦,明里暗里苛待李建明,李保国睁只眼闭只眼。
等李建明大了,懂得反抗了,家里更是三天一小吵,五天一大闹,成了家属院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前几年初中毕业面临下乡,孙秀梅撺掇着让李建明下乡,转头却让李保国花了小一千块钱,疏通关系弄来个保卫科的名额,想留给自家儿子郑卫兵。
谁知平时闷不吭声的李建明这回豁出去了,不知使了什么法子,硬是把名额抢了过来。
最后郑卫兵灰溜溜下了乡,李建明反倒端上了铁饭碗。
为这事,孙秀梅天天在家摔盆打碗,指桑骂槐,说李建明“黑了心肝抢了卫兵的前程”。
这也难怪剧情里李建明愣是拖到了二十五六还没成家。
这年头,谁家嫁闺女不看家庭?
好人家谁愿意把闺女送进这是非窝里,过那一眼望不到头的糟心日子?
居九华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B9U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