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暮鼓”的丧钟余音未散,“零号站点”内己迅速投入到新一轮的紧张工作中。叛徒伏诛带来的短暂释然,很快被新的挑战和责任取代。从“暮鼓”身上搜出的密码本和微缩胶卷,如同两块灼热的炭,被小心翼翼地保管起来,等待着破译与解读。
通过“回声”通道,苏晚晴(惊雷)将这两样物品的详细描述和初步外观检查报告发往“家园”,请求最高级别的技术支持。与此同时,她并未放松对上海局势的监控。
戴雨农与“老先生”势力因“暮鼓”事件而彻底撕破脸皮,双方的暗杀、破坏、互相揭短等行动愈演愈烈,几乎到了半公开化的地步。租界当局不胜其扰,舆论一片哗然,这对“信风”而言,既是浑水摸鱼的机会,也意味着环境更加复杂危险。
“园丁”按照苏晚晴的指示,将一份经过精心“加工”的、真伪混杂的“码头布防及可疑据点信息”,通过鬼市渠道送交给了“龙王”的信使。这份情报里,七分真,三分假,真的部分足以让“龙王”避开一些真正的雷区,并确信情报的价值;假的部分,则巧妙地将戴雨农的一些次要力量和“老先生”的几个外围据点标注为“重点目标”,引导“龙王”去触碰,进一步加剧双方的矛盾。
“龙王”收到情报后,果然没有食言。几天后,“泥鳅黄”传来消息,“龙王”的人己经动手,清理了几个“碍事”的码头稽查点和货物堆场,据说动作干净利落,用的都是海上带来的“硬家伙”,让戴雨农和“老先生”的人都吃了个闷亏。海上通道的合作,算是迈出了试探性的第一步。
就在陆上与海上的暗战交织进行时,“家园”关于密码本和胶卷的初步分析结果,通过“回声”传了回来。结果令人震惊,也带来了更深的迷雾。
密码本经确认,是一种“暮鼓”根据其记忆和“摇篮”计划的底层逻辑,自行设计的一套高级别替换密码,其核心算法与“家园”己知的任何体系都不同,破解难度极大。“家园”的密码专家正在全力攻关,但需要时间。
而那份微缩胶卷,内容更加惊人!
胶卷经过特殊技术显影放大后,发现里面并非文字情报,而是一组拍摄于不同时期、不同地点的单人半身照片!照片上的人有男有女,有老有少,装扮身份各异,有学者、商人、军官、甚至还有一位穿着神父袍的外国人!所有照片的背景都被刻意虚化,无法辨认具体地点。每张照片的背面,都用极细的针尖刻着一个不同的、看似毫无规律的代号。
“家园”的分析指出,这些照片的风格和隐藏代号的方式,与“摇篮”计划早期甄别和档案记录候选者的模式高度吻合!这很可能是一份“摇篮”计划部分潜伏人员的影像档案!是“暮鼓”叛变时私自拷贝带出,作为要挟“家园”或待价而沽的资本!
这个消息让“零号站点”内的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!
“摇篮”计划!这个如同幽灵般萦绕在“信风”头顶的阴影,竟然以这种方式,露出了冰山一角!这份名单一旦完全破译并落入敌手,后果不堪设想!那将是对“家园”在整个隐蔽战线布局的毁灭性打击!
“必须尽快破译这些代号对应的真实身份!”苏晚晴感到事态前所未有的严峻,“‘暮鼓’己死,这份名单目前只有我们知道。但谁也不能保证,他没有留下其他副本,或者……‘老先生’是否也知道部分信息?”
她立刻下令:“‘园丁’,将胶卷上的所有影像和代号,进行最高精度的翻拍和备份,原件通过绝密渠道,立刻送回‘家园’!请求‘家园’动用一切资源,不惜代价,尽快确认名单上人员的身份和现状!”
“明白!”“园丁”深知责任重大,立刻着手去办。
苏晚晴则再次陷入沉思。“暮鼓”保留这份名单,意图何在?是为了自保?还是另有所图?他叛变后,为什么没有立刻将这份“重磅炸弹”抛给戴雨农或“老先生”换取更高利益?是待价而沽,还是……他也在惧怕着什么?
“摇篮”计划的阴影,似乎比想象中更加庞大和诡异。
就在这时,白玫(夜莺)带来了一个从社交圈听来的、看似无关的消息:最近上海滩几位有头有脸的金融家和大商人,都在私下抱怨,说他们在瑞士银行的匿名账户,近期似乎遭到了一些“技术性的干扰和审查”,虽然资金安全无虞,但感觉“不太舒服”,有人怀疑是国际局势动荡引发的连锁反应。
瑞士银行……匿名账户……
苏晚晴忽然将这条信息与“暮鼓”的胶卷联系了起来!“暮鼓”叛变后,需要资金和支持,他会不会也利用瑞士银行的匿名账户进行交易或存储更重要的东西?那份胶卷,会不会只是钥匙,真正的宝藏,还藏在某个不为人知的数字保险库里?
这个推测让她不寒而栗。如果“暮鼓”还将名单备份藏在了瑞士银行的匿名账户中,那么即便他们销毁了胶卷,危险依然存在!
“立刻通过‘回声’,向‘家园’汇报这个推测!”苏晚晴当机立断,“请求‘家园’协调国际战线上的同志,设法调查与‘暮鼓’或其己知化名可能关联的瑞士银行账户活动情况!我们必须确认,这份名单没有以其他形式流落在外!”
一条针对叛徒遗留毒饵的全面清查工作,紧张地铺开。从上海到延安,再到可能涉及的海外金融中心,一场看不见的、争分夺秒的暗战悄然启动。
“信风”在清除了一名叛徒后,却仿佛捅了一个更加深邃的马蜂窝。“摇篮”计划的阴影,国际银行的疑云,如同两道新的枷锁,沉重地压在了苏晚晴和她的同志们肩上。
他们意识到,与“暮鼓”的斗争,并未因其死亡而结束,反而可能刚刚进入更复杂、更危险的深水区。接下来的每一步,都必须如履薄冰,因为敌人,或许就隐藏在那一张张模糊的照片背后,隐藏在那冰冷的数字代码之中。
新的风暴,正在“暮鼓”的坟墓上,悄然凝聚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C9U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