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军揣着许卫国那句“事在人为”,回了家。
院子里,陶建伟己经走了,李工程正蹲在雪地里,借着屋檐下挂着的马灯,满头大汗地收拾那两只冻羊。
他手法利落,一把尖刀使得上下翻飞,很快就把羊皮完整地剥了下来。
“哥,建伟哥回去了?”
李军走过去,蹲下身帮忙。
“回了,我让他拿条羊腿,他死活不要,就拿了你分给他的木头。”
李工程头也不抬,手里的活没停,
“这小子,实诚。”
李军点了点头,把在许卫国家听到的事说了,
“队长说,队里剩下的马车都让人借走了,说明天要去南山拉柴火。”
李工程手里的刀一顿,抬起头,皱起了眉。
“这帮人,真去了?”
“去了。”
李军拿起一块磨刀石,帮他磨着刀,
“明天山里是去不成了。”
西屋的门帘一掀,梁秀兰端着一盆热水走了出来。
“去不成正好!”
她把水盆放到李工程身边,白了他一眼。
“你当自己是铁打的?天天往山里跑,累坏了咋办?正好在家歇一天!”
李军笑了笑,没接话。
歇?
他可歇不住。
“哥,咱家有旧木料和锯吗?”
“有啊,后院柴房里堆着呢,你要干啥?”李工程问。
“晚上我做个爬犁。”
李军的眼睛在灯光下闪着光。
“明天咱们再去小河沿,多凿几个窟窿,多捞点鱼,我拉到县里去卖。”
“做爬犁?”
李工程来了精神,一拍大腿。
“行啊!这主意好!我跟你一起弄!晚上就能做出来!”
他说着,又摇了摇头。
“不行,今天太累了,明天下午再做。上午,咱们三个大男人一起去凿冰,人多快当!”
“好。”
李军点头。
两人手脚麻利,很快就把两只羊都分解好,羊肉、羊骨、羊杂分门别类地放进大盆里。
李军从兜里掏出那个用手帕包着的小包,递给正在院里玩雪的李巧玲和李虎。
“给,你们要的。”
李巧玲打开一看,十个光滑圆润的羊髀石在灯光下泛着象牙般的光泽。
“哇!嘎拉哈!”
小姑娘惊喜地尖叫起来,抱着那些髀石,宝贝似的揣进兜里,小脸蛋激动得通红。
“谢谢二叔!”
李虎也凑过来,分了几个,乐得在雪地里首打滚。
梁秀兰从屋里探出头,嗔怪地瞪了李军一眼。
“就你惯着他们!多大点事,还专门从山里带回来!”
她嘴上说着,脸上却全是笑。
晚饭,西屋的炕桌上摆了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羊杂汤。
汤色奶白,上面飘着翠绿的葱花和香菜,香气霸道地钻进每个人的鼻子里。
一家人刚坐下,院门就响了。
是陶建伟。
他一进屋,就急匆匆地说。
“李军,我刚听说了,顾诚、陆家老大他们好几家,凑了三辆马车,说明天一早也要进山!”
李工程把筷子往桌上一拍。
“这帮眼皮子浅的东西!真当山里的便宜是那么好占的?”
李军却一点不意外,他拉着陶建伟在炕沿边坐下。
“让他们去。”
他给陶建伟递了双筷子。
“正好,明天咱们一起去小河沿凿冰,捞了鱼,咱俩拉到县里去卖。”
陶建伟一听,眼睛瞬间就亮了,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。
“好!我明天一早就过来!”
“建伟来了,还没吃饭吧?”
梁秀兰热情地招呼着,转身就去灶间拿碗。
她给陶建伟盛了满满一大碗羊杂汤,里面的羊肝、羊肚、羊肠堆得冒了尖。
“快,喝碗汤暖暖身子。”
陶建伟看着眼前这碗分量十足的汤,想起自己家那冰冷的锅灶,鼻子一酸,眼圈瞬间就红了。
他端起碗,滚烫的汤汁顺着喉咙滑进胃里,
“嫂子……”
他声音哽咽,半天说不出一句话,只能埋头大口大口地喝着汤。
这碗汤,比他这二十多年喝过的任何东西,都暖。
第二天,天还没亮透,李家的灶房就飘出了饭香。
吃过早饭,李军、李工程、陶建伟三人,带着工具就出了门。
李巧玲和李虎两个小不点非要跟着去,说要去捡鱼。
梁秀兰拗不过,只好给他们穿得像两个小棉球,再三叮嘱不许靠近冰窟窿。
一行人浩浩荡荡,首奔小河沿。
路上,寒风刺骨,雪花还在飘。
快到村口时,李虎眼尖,指着前方。
“爹!二叔!看!是马车!”
众人抬头望去。
三辆马车正吱呀作响,缓缓驶出村子,消失在通往南山的路口。
车上坐满了人,个个都裹得严严实实,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和贪婪。
李工程往地上啐了一口。
“这帮蠢货,真去了。”
陶建伟也皱起了眉,有些担忧。
“这天儿,他们这时候才出门,天黑前能到山里吗?”
李军看着马车消失的方向,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。
“到山里?”
他摇了摇头,语气平淡。
“天黑之前,他们能把车拉到山脚下,就算他们有本事。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CGP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