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满,王老师说你要是再交不上废铁,明天班会上就要点名批评了!”学习委员赵小梅站在院门口,声音清脆得像早晨的鸟鸣,却每个字都像针一样扎在小满心上。
小满正蹲在院子里整理他那些零零碎碎的废铁——生锈的铁钉、卷边的铁皮、还有从河边捡来的不知名铁块。听到这句话,他的手一抖,一块锋利的铁片在食指上划出一道血痕。
“知、知道了...”他低着头,不敢看赵小梅的眼睛。
赵小梅踮脚往院里看了看,叹了口气:“你说你,前阵子不是挺风光的吗?校长都表扬你了,怎么现在连最基本的任务都完不成了?”
小满咬着嘴唇不说话,手指上的血珠一滴一滴落在尘土里。
送走赵小梅,小满一个人在院子里站了很久。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,那影子瘦瘦小小的,仿佛风一吹就会散。他转头看向厨房,母亲正在里面忙碌,那口铁锅在灶台上冒着热气,锅沿己经修补过多次,在夕阳下泛着斑驳的光泽。
“妈...”小满走进厨房,声音干涩。
母亲正往锅里撒野菜,头也没回:“回来了?饭马上就好。”
小满深吸一口气,像是要给自己鼓劲:“王老师说...明天再交不上废铁,就要在班会上批评我了。”
母亲的手顿了顿,继续搅拌着锅里的野菜粥:“再想想办法,总能找到的。”
“可是...己经找遍了...”小满的声音带着哭腔,“整个镇子我都翻遍了,真的找不到更多的废铁了。”
母亲转过身,擦了擦手上的水渍,眼神疲惫:“那也不能砸锅啊,这是家里唯一的锅了。”
“就这一次!”小满突然激动起来,“就这一次不行吗?等我长大了,一定给您买口新锅!更好的锅!”
母亲摇摇头,语气坚决:“这不是新锅旧锅的问题。这口锅是你姥姥留下的,咱们家三代人都用它做饭。你小时候生病,我就是用这口锅给你熬的药;你爸每次回家,最爱吃我用这锅烙的饼。这不是一口锅,这是咱们家的根啊!”
“根重要还是我的面子重要?”小满几乎是吼出来的,“全班就我一个人没完成任务!明天老师要在全班面前批评我!您知道那是什么滋味吗?”
母亲愣住了,她看着儿子因激动而涨红的脸,眼中闪过一丝痛楚:“小满,人活一辈子,不能只顾着面子...”
“可是我才十二岁!”小满的眼泪终于掉了下来,“我受不了全班同学都看着我,老师当着所有人的面说我是落后分子!妈,我求您了,就这一次...”
“不行。”母亲转过身,继续搅拌锅里的粥,但小满看见她的肩膀在微微发抖。
晚饭时,两人谁也没说话。野菜粥在嘴里泛着苦涩,小满机械地吞咽着,味同嚼蜡。他偷偷抬眼看了看母亲,母亲低着头,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粥,仿佛每一口都需要极大的努力。
“我吃饱了。”小满放下碗,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。
夜深了,小满躺在床上,辗转反侧。明天就要到了,他仿佛己经听见了王老师严厉的声音,看见了同学们异样的目光。他的胃一阵痉挛,冷汗浸湿了单薄的衣衫。
就在这时,他听见厨房传来轻微的响动。小满悄悄爬起来,蹑手蹑脚地走到门边,透过门缝,他看见了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幕——
母亲正站在灶台前,轻轻抚摸着那口铁锅,像是在抚摸一个婴儿。煤油灯的光晕照在她脸上,小满清楚地看见两行泪水正顺着她的脸颊滑落。
“锅啊锅...”母亲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,“你跟了咱家三十多年,伺候了三代人...今天不是不疼你,是孩子太难了...”
小满的心猛地一缩。
母亲继续喃喃自语:“小满他爸在钢厂,一年回不了几次家;小草寄养在姥姥那儿,想家想得首哭;小满在学校受人白眼...我这个当娘的,心里跟刀绞一样...”
小满看见母亲的手在颤抖,她的指尖轻轻划过锅沿上那些修补的痕迹,每一处修补,都记录着这个家经历的一次次困窘。
“可你要是没了,咱们家就连口热饭都吃不上了...”母亲的声音哽咽了,“可是孩子...我的孩子...”
小满再也忍不住,推开门冲了进去:“妈!”
母亲慌忙擦掉眼泪,强装镇定:“怎么还没睡?”
小满扑进母亲怀里,泣不成声:“妈,我错了,我不该逼您...这锅咱们不砸,永远都不砸...”
母亲紧紧抱住他,母子俩的哭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。
第二天清晨,小满红肿着眼睛来到学校。他低着头走进教室,尽量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。然而,早自习的铃声刚响,王老师就走了进来,面色严肃。
“同学们,关于废铁回收的任务,大部分同学都完成得很好。”王老师的目光在教室里扫视一圈,最后停在小满身上,“但是,还有个别同学没有完成任务。小满,站起来。”
小满慢慢地站起来,感觉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聚焦在自己身上,脸上火辣辣的。
“你的废铁呢?”王老师问。
小满张了张嘴,却发不出声音。他能说什么?说他家里穷得只剩下一口锅?说他母亲宁可他受批评也不愿砸掉家里的根?
就在这时,教室门被推开了,母亲站在门口,手里捧着那口铁锅。
“王老师,”母亲的声音平静却坚定,“这锅,我们交。”
教室里一片哗然。小满瞪大了眼睛,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。
母亲走进教室,把锅放在讲台上,转身面向全班同学:“这口锅,是小满他姥姥的嫁妆,跟了咱家三十多年。用它做的饭,养活了咱家三代人。今天交上来,心里疼,但值得。为啥?因为小满是个好孩子,他为了不给家里添负担,跑遍了全镇找废铁;他为了不让我为难,宁可自己受委屈。有这样的孩子,我当娘的,骄傲!”
小满的泪水夺眶而出。他看见母亲的手在微微发抖,但她的脊梁挺得笔首。
王老师愣住了,他看着那口布满修补痕迹的铁锅,久久没有说话。
“这锅...”王老师终于开口,声音有些沙哑,“我们不能收。”
这次轮到母亲愣住了:“为什么?这不是废铁吗?”
王老师走下讲台,轻轻抚摸着锅身:“这是废铁,但更是你们家的传家宝。我们号召大家交废铁是为了建设国家,但建设国家的目的,不正是为了让千千万万个家庭能守住他们的传家宝吗?”
教室里静得能听见针落地的声音。
王老师转向全班同学:“同学们,小满同学家里困难,但他从来没有抱怨过,而是想尽办法自己解决问题。他收集的废铁虽然不多,但每一块都是靠自己的劳动得来的。这种精神,难道不比简单地完成任务更可贵吗?”
小满抬起头,看见同学们的眼神从最初的嘲笑变成了敬佩。
“我宣布,”王老师提高了声音,“小满同学的任务,完成了!不是因为他交了多少废铁,而是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的品质,正是我们国家最需要的精神财富!”
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。小满看见阿强在对他竖大拇指,小花眼里闪着泪光。
放学后,小满和母亲一起捧着那口锅回家。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,但这一次,小满觉得自己的脚步格外轻盈。
“妈,对不起...”小满小声说。
母亲摸摸他的头:“傻孩子,妈才该说对不起。妈光想着守住过去的根,差点忘了,你才是咱们家未来的根啊。”
回到家,母亲郑重其事地把锅放回灶台上,像是完成了一个神圣的仪式。当晚,她用这口锅做了一顿特别的晚饭——虽然还是野菜粥,但小满觉得,那是他吃过的最香甜的一餐。
夜里,小满做了一个梦。他梦见那口锅变成了一只大鸟,载着他和母亲、妹妹,飞越了千山万水,飞向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。在那里,每户人家都有一口锅,锅里永远飘着饭香。
醒来时,天己经亮了。小满走到厨房,看见母亲正在用那口锅熬粥。晨曦透过窗户照进来,锅沿上的修补痕迹在光线下像是金色的花纹。
“妈,”小满轻声说,“等我长大了,一定要让咱们家过上好日子。”
母亲回过头,笑了。那笑容,像是冲破乌云的第一缕阳光。
锅里的粥在咕嘟咕嘟地冒着泡,香气弥漫了整个厨房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CN3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