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的清晨,阳光刚爬上儿童非遗工坊的竹编展示架,念安就牵着同班同学的手,蹦蹦跳跳地走进大门。身后跟着二十多个穿着校服的孩子,还有举着相机记录的老师——这是苏晚和陆承宇特意为非遗兴趣班组织的研学活动,也是孩子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工坊里的“非遗世界”。
“大家看这里!”念安像个熟练的小向导,指着墙上挂着的竹编挂屏,“这是张爷爷花了三个月编的《百鸟朝凤》,每一根竹条都要先泡软、削细,再一点点编上去,特别不容易!”
孩子们凑上前,好奇地摸着竹编的纹路,有个小男孩忍不住问:“念安,竹条这么细,编的时候不会断吗?”
“会呀!”念安点点头,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短竹条,“我第一次编的时候,断了十好几根呢!张爷爷说,编竹编要耐心,断了就重新来,慢慢就熟练了。”
苏晚站在旁边,看着儿子认真讲解的模样,眼里满是欣慰。陆承宇则带着另一组孩子去了陶艺区,他蹲在迷你拉坯机旁,手把手教一个小女孩扶稳陶泥:“轻轻扶住它,跟着机器转的方向走,就像牵着小蜗牛散步一样,别着急。”
小女孩紧张地抿着嘴,慢慢跟着陆承宇的动作调整手势,陶泥在她手下渐渐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碗状。“我做到啦!”她兴奋地叫起来,周围的孩子都围过来,眼里满是羡慕。
最热闹的要数剪纸区。剪纸艺人李奶奶拿着红色彩纸,剪刀翻飞间,一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就落在了桌上。孩子们都看呆了,纷纷举起手要学。念安挤在最前面,跟着李奶奶的步骤折叠彩纸,虽然剪出来的兔子耳朵有点歪,却还是小心翼翼地收进书包:“我要把它送给妈妈,妈妈最喜欢兔子了。”
中午吃饭时,作者“果果清香”推荐阅读《甲方竟是我先生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孩子们围坐在竹编区的矮桌旁,吃着苏晚提前准备的三明治和水果。念安拿出自己编的迷你竹篮,给每个同学都分了一颗草莓:“这是用我编的篮子装的,吃了草莓,大家以后都会编竹篮啦!”
孩子们的笑声回荡在工坊里,陆承宇看着眼前的场景,轻声对苏晚说:“还记得我们第一次来工坊考察时,这里还是一片空地。现在看着孩子们这么喜欢,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了。”
苏晚点点头,目光落在不远处教孩子们编竹蜻蜓的张师傅身上:“其实非遗传承,不只是把手艺教给别人,更是把这份耐心和热爱传递下去。你看孩子们现在的样子,他们以后不管做什么,都会记得今天在这里学到的东西。”
研学活动结束时,每个孩子都带着自己的“非遗作品”——有的拿着歪歪扭扭的陶艺小碗,有的攥着剪得不太规整的剪纸,还有的抱着念安帮忙编的迷你竹篮。他们拉着苏晚和陆承宇的手,依依不舍地说:“老师,我们下次还来好不好?”
“好啊!”苏晚笑着答应,“等你们学会了更多非遗手艺,我们还可以一起办一个小朋友的非遗作品展呢!”
看着孩子们离开的背影,念安拉了拉苏晚的衣角:“妈妈,我以后要经常带同学来工坊,让他们都喜欢上非遗,好不好?”
苏晚蹲下来,摸了摸他的头:“当然好。念安要做非遗的小使者,把这份热爱传递给更多人,好不好?”
念安用力点头,小脸上满是坚定。陆承宇走过来,握住苏晚的手,两人相视一笑——他们知道,这场研学活动不是结束,而是新的开始。未来,会有更多孩子走进非遗的世界,会有更多老手艺在岁月里焕发生机,而他们会一首在这里,守护着这份热爱,守护着这份传承,让非遗文化在烟火寻常的日子里,永远绵长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CXR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