转眼又是一年春,苏州的巷弄刚浸染上艾草的清香,苏晚就牵着刚满三岁的念念站在了巷口。小家伙穿着浅蓝色的小裙子,手里攥着迷你竹篮,仰着小脸问:“妈妈,外婆家的青团是不是会发光呀?”
“是呀,”苏晚笑着弯腰帮她理了理裙摆,“因为青团里藏着春天和外婆的爱呀。”陆承宇提着装满咸蛋黄和豆沙的食盒跟在身后,看着母女俩的身影,眼底满是温柔。
刚到院门口,就听见外婆的笑声混着搅拌糯米粉的声音传出来。“我的乖念念来啦!”外婆放下手里的盆,快步迎上来抱起小家伙,在她脸上亲了一口,“去年还在妈妈肚子里,今年就能帮外婆采艾草咯。”
念念搂着外婆的脖子,小脑袋在她怀里蹭了蹭,鼻尖萦绕着熟悉的艾草香:“外婆,我要包小青团,比小拇指还小的那种。”
院子里的石桌上,早己摆好了洗净的艾草和和好的青面团。林奶奶带着乐乐也来了,乐乐比念念大半岁,懂事地拿起小凳子:“念念妹妹,我们一起帮外婆择艾草吧。”两个小家伙围坐在桌边,小手笨拙地扯着艾草叶,偶尔把叶子塞进嘴里尝一尝,皱着小脸吐出来,惹得大人们哈哈大笑。
陆承宇帮着外婆把艾草焯水、挤干水分,苏晚则在一旁揉面团,把去年新腌的咸蛋黄碾碎,拌进少许肉松,做成了新的馅料。“今年试试肉松咸蛋黄馅,念念肯定爱吃。”苏晚说着,捏起一小团面团,手把手教念念把馅料包进去。
念念的小手沾满了青绿色的糯米粉,把面团捏得歪歪扭扭,馅料从指缝里挤出来,她急得眼圈发红:“妈妈,我包不好。”
陆承宇蹲下来,拿起另一团面团:“爸爸教你,像这样轻轻捏个小窝,把馅料放进去,再慢慢把口收起来。”他的大手裹着念念的小手,慢慢揉出一个圆滚滚的小青团,虽然模样不甚规整,却透着满满的童趣。
外婆看着祖孙三代围在一起包青团的样子,眼眶微微发热。她从屋里拿出那个旧木盒,翻出一张新的照片——那是去年大家提着青团送邻居时拍的,照片里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。“今年我们把念念和乐乐包的小青团也拍进去,以后呀,这相册里就都是我们的好日子。”
蒸青团的时候,王大爷提着一篮刚摘的春笋过来了:“苏外婆,新鲜春笋,给孩子们做个春笋炒肉,配青团吃解腻。”张阿姨也端来了自家做的甜酒酿:“喝点酒酿,暖乎乎的,孩子们也爱喝。”
蒸笼盖掀开的瞬间,香气比往年更浓郁。有传统的豆沙馅、咸蛋黄馅,还有新出的肉松咸蛋黄馅,最可爱的是两个小家伙包的迷你青团,虽然有的没包馅,有的露着渣,却被大家争相品尝。
念念咬了一口自己包的小青团,软糯的外皮在嘴里化开,艾草的清香混着淡淡的甜味,她拍着小手喊:“好吃!我还要包,明年包个大的!”
饭后,大家又结伴去河边采艾草。念念和乐乐跑在最前面,在艾草丛里追逐嬉戏,苏晚和陆承宇跟在后面,偶尔弯腰摘几株嫩艾草。外婆和林奶奶、张阿姨们坐在石阶上,看着孩子们的身影,聊着家常。
“时间真快,转眼念念都这么大了。”林奶奶笑着说,“明年我们再多邀几家,让孩子们都来学学包青团,把这手艺传下去。”
外婆点点头,望着河边翠绿的艾草丛:“是啊,这艾草一年年长,我们的日子也一年年甜。只要孩子们记得这味道,记得这份热闹,就好。”
夕阳把大家的影子拉得很长,艾草的清香飘在风里,带着孩子们的笑声和大人们的低语。苏晚握着陆承宇的手,看着不远处蹦蹦跳跳的念念,忽然觉得,岁月就像这艾草,年年生发,而那些藏在青团里的爱与陪伴,就是岁月里最珍贵的养分,让幸福一代又一代,生生不息。
作者“果果清香”推荐阅读《甲方竟是我先生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CXR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