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81章 巷陌迎宾,烟火传情

小说: 甲方竟是我先生   作者:果果清香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甲方竟是我先生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CXR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从京都返程的列车上,苏晚的手机就没停过。松本先生发来麻衣的画作,画里是老巷的青石板路、红灯笼,还有两个扎着小辫的女孩在樱花树下编艾草挂件;山田先生转发了樱花节展会的新闻,标题赫然写着“樱艾相融,中日非遗碰撞别样火花”;更有不少日本网友在首播间留言,询问老巷的具体地址,盼着能亲身前来体验。

“看来老巷要变成‘网红打卡地’了。”陆承宇看着手机屏幕,笑着对苏晚说。一旁的念念凑过来,指着网友的留言:“妈妈,好多人想来老巷呀!我要当小导游,带他们看王爷爷编竹编,吃李奶奶做的糕点。”

消息传回老巷,邻里们既兴奋又忐忑。张大爷捋着胡子说:“咱们老巷的日子清静惯了,突然来这么多客人,能招待好吗?”外婆却笑着说:“客人来是好事呀,说明大家喜欢咱们的手艺,愿意了解咱们的文化。只要拿出真心,用最地道的烟火气招待他们,准没错。”

大家立刻行动起来,给老巷做了一次“大扫除”。青石板路被冲刷得锃亮,屋檐下的红灯笼换了新的,墙角的杂草被清理干净,还种上了几株桂花和艾草。王木匠在院子里搭起了开放式工作台,方便游客参观竹编制作;陈阿姨整理出一间小屋子,陈列着刺绣成品和半成品,墙上挂着刺绣步骤图解;李婶则把厨房扩大了些,准备每天制作新鲜的青团、桂花糕、艾草酥,让游客尝尝老巷的味道。

苏晚和陆承宇设计了“老巷非遗体验路线”:上午参观手艺人工坊,观看竹编、刺绣、糕点制作演示;下午分组体验简单的非遗手艺,比如编艾草挂件、绣桂花纹、包迷你青团;晚上则在院子里举办小型民俗活动,教大家唱民谣、猜灯谜、做灯笼。

为了方便外国游客,陆承宇还制作了多语言指示牌,在每个体验区安排了懂基础英语或日语的邻里帮忙翻译。念念主动承担了“小翻译”的任务,每天放学就跟着外婆学习简单的日语和英语问候语,还把老巷的历史、手艺的故事记在小本子上,认真得不得了。

首批游客抵达的那天,老巷热闹非凡。大巴车刚停在巷口,就传来阵阵惊叹声。“这里也太美了吧,就像画里的古镇!”“空气里有淡淡的艾草香,太治愈了。”游客们举着手机拍照,沿着青石板路缓缓走进巷子。

念念穿着绣着樱花艾草纹的小裙子,跑在最前面当向导:“大家好!我是念念,欢迎来到老巷。左边是王爷爷的竹编工坊,他编的竹篮又结实又好看,还能定制哦!”她带着游客走进王木匠的工坊,王木匠正拿着竹条演示编杯垫,看到大家进来,笑着招手:“来,谁想试试?我教你们编最简单的纹路。”

几位日本游客跃跃欲试,在王木匠的指导下,笨拙地摆弄着竹条。虽然编出来的杯垫歪歪扭扭,但大家都笑得很开心。一位名叫佐藤的游客说:“这是我第一次体验竹编,太有趣了!王师傅的手艺太厉害了,每一个细节都透着匠心。”

陈阿姨的刺绣体验区也排起了长队。她耐心地教大家穿针引线,从最简单的平针绣开始。一位穿着汉服的姑娘学得格外认真,绣完一朵小小的桂花后,兴奋地说:“原来刺绣这么神奇,一根线就能绣出这么好看的图案。陈阿姨,我能拜您为师吗?我想系统学习双面绣。”陈阿姨笑着点头:“当然可以,只要你喜欢,老巷的手艺就愿意教给更多人。”

李婶的厨房里更是香气扑鼻。游客们围在灶台旁,看着李婶包青团、做艾草酥,忍不住咽口水。“这个青团的皮是怎么做到这么软糯的?”“艾草要怎么处理才能没有苦味呀?”李婶一边演示一边讲解:“青团的糯米粉要和粘米粉按比例混合,艾草要焯水后挤干水分,这样做出来才又香又糯。”大家跟着李婶一起动手,虽然包出来的青团大小不一、形状各异,但吃起来都格外香甜。

傍晚时分,院子里亮起了红灯笼。游客们围坐在一起,跟着外婆学唱民谣,跟着张大爷猜灯谜。苏晚端来刚煮好的艾草茶,给每位游客倒了一杯:“这是老巷的艾草茶,清热祛湿,大家尝尝。”一位日本游客喝了一口,眼睛一亮:“味道很清新,和我们的抹茶不一样,但同样让人觉得放松。”

陆承宇拿起一个刚做好的灯笼,对大家说:“接下来,我们一起做灯笼吧。把自己的愿望写在灯笼上,挂在院子里,希望大家的愿望都能实现。”游客们纷纷拿起笔,在灯笼上写下愿望。有的写着“希望老巷的手艺能一首传承下去”,有的写着“愿中日友谊长存”,还有的写着“下次还要来老巷,体验更多非遗手艺”。

念念拉着麻衣的手,一起在灯笼上画了个月亮和两颗星星。“麻衣,这是我们的愿望,希望我们永远是好朋友,每年都能一起过节。”麻衣用力点头:“嗯!我己经和爸爸妈妈说好了,明年春天就来老巷住一段时间,跟着你一起学手艺。”

夜深了,游客们渐渐散去,老巷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。但与以往不同的是,院子里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灯笼,空气中还残留着食物的香气和游客们的欢声笑语。王木匠看着墙上游客们留下的感谢信,感慨道:“以前总觉得老手艺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,要好好守着。现在才明白,守着不是一成不变,而是要敞开大门,让更多人了解它、喜欢它,这样才能真正传承下去。”

苏晚望着满院的灯笼,心中满是感慨。她知道,老巷的热闹不是偶然,而是匠心与温情的吸引力。这些来自五湖西海的游客,带着对传统文化的好奇而来,带着对老巷烟火气的喜爱而归。而老巷,也在迎接游客的过程中,收获了更多的认可与希望。

“承宇,你看,”苏晚指着灯笼下摇曳的影子,“这就是我们一首想要的。让老巷的手艺走出国门,也让更多人走进老巷,在交流中传递文化,在陪伴中延续温情。”陆承宇握紧她的手,眼中满是坚定:“这只是开始。未来,我们还可以打造老巷非遗研学基地,让更多年轻人来这里学习手艺,让老巷的薪火,代代相传。”

月光洒在老巷的青石板路上,灯笼的光影随风摇曳,空气中弥漫着艾草香、桂花香和淡淡的烟火气。老巷的故事,还在继续;匠心与温情,还在传递;跨越山海的情谊,也在这巷陌之间,愈发深厚绵长。

甲方竟是我先生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甲方竟是我先生最新章节随便看!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CXR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甲方竟是我先生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CXR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