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五章:玉佩
雨丝冰冷,江风如刀。希望如同岸边即将熄灭的渔火,在三人心中明灭不定。
李修的手在贴身口袋里紧紧攥着那枚玉佩,翡翠温润的触感此刻却像烙铁般灼人。母亲的音容笑貌在脑海中一闪而过,带着诀别的哀伤。他闭上眼,深吸了一口混杂着鱼腥和水汽的冰冷空气。
就在他几乎要将玉佩掏出时,一个略带迟疑的、苍老的声音从他们身后的芦苇丛另一侧传来。
“几位……是要过江?”
三人俱是一惊,猛地回头。只见一个戴着破旧斗笠、披着蓑衣的老妪不知何时站在哪里,她佝偻着身子,手里提着一个空竹篮,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,一双眼睛却并不浑浊,在暮色中静静地看着他们。
李修瞬间将苏瑶和李卫国挡在身后,眼神锐利地审视着这个突然出现的老妇人。在这种地方,任何陌生人都可能是危险。
老妪似乎看出了他们的戒备,她慢慢抬起枯瘦的手,指了指不远处那户李修刚刚问过的渔家,声音沙哑:“那是俺家老头子。”她顿了顿,目光扫过三人狼狈的样子,尤其在苏瑶苍白冰冷的脸上停留了一瞬,叹了口气,“看你们不像歹人……是遇上难处了吧?”
李修没有放松警惕,但语气稍缓:“婆婆,我们只想寻条船过江,价钱……我们可以再想办法。”
老妪摇了摇头,斗笠上的雨水滑落:“不是钱的事。这几日风声紧,老头子不敢冒险,家里还有几口人等着吃饭。”她话锋一转,目光落在李修依旧紧握在口袋里的手上,“看你这后生,刚才是不是想拿什么值钱物件出来?”
李修身体一僵,没有回答。
老妪又叹了口气,像是自言自语,又像是说给他们听:“这世道,啥宝贝都比不上一条活路……也比不上一份心安。”
她的话意味深长,让三人都沉默下来。雨水敲打芦苇的声音更显密集。
忽然,老妪向前走了几步,凑近了些,压低了声音,几乎被风雨声掩盖:“清水埠那边你们肯定去不了。沿着江往下再走五里,有个野渡口,水急滩险,平日没人走。明天寅时(凌晨三点到五点),会有一条运柴火的旧船从那边过,船老大姓冯,左边眉毛上有道疤……他或许肯搭人,就看你们的运气和……诚意了。”
说完这些,老妪不再多留,挎着竹篮,步履蹒跚地转身,很快消失在迷蒙的雨幕和茂密的芦苇丛中,仿佛从未出现过。
三人愣在原地,消化着这突如其来的信息。
“她……她为什么帮我们?”苏瑶有些难以置信,声音带着颤抖。
作者“三十銳”推荐阅读《琉璃之劫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李卫国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,他低声道:“或许是看在……你们两个孩子不容易的份上吧。”他没有说下去,但那未尽之语里,似乎也包含了某种对过往的赎罪意味。
李修松开了紧握玉佩的手,掌心己被冷汗浸湿。他看向老妪消失的方向,又望向脚下汹涌浑浊的江水,眼神重新变得坚定。
“往下游,五里,野渡口,寅时,姓冯,左眉有疤。”他清晰地重复了一遍关键信息,像是在确认,又像是在给自己打气,“我们还有机会。”
这一次,不再是毫无方向的奔逃,他们有了一个确切的目标,尽管依旧渺茫,却点燃了新的希望。
“先找个地方避雨,熬过今晚。”李修果断决定。他们不能在江边久留,必须找个相对干燥隐蔽的地方恢复体力,迎接凌晨那场未知的、可能决定生死的渡江。
最终,他们在距离江岸稍远的一处山坳里,找到了一个浅浅的、勉强可以遮挡风雨的岩洞。洞内阴冷潮湿,但总比首接暴露在野外强。
李修捡来一些尚未完全湿透的枯枝,费了很大力气才生起一小堆微弱的篝火。橘红色的火苗跳跃着,驱散了些许黑暗和寒意,映照着三张疲惫而坚定的脸。
苏瑶靠着冰冷的石壁,看着跳动的火焰,又看向坐在火堆旁、正将最后一点干粮掰开分给李修的李叔,最后,目光落在正在仔细检查地图、眉头微蹙的李修身上。
这一路的逃亡,洗去了她身上最后一点不切实际的娇气,也让她看清了许多。仇恨依然存在,但它不再是她生命的全部。此刻,活下去,和身边这两个与她命运紧密相连的人一起活下去,成了最迫切、最真实的愿望。
她悄悄从怀里拿出那只描金首饰盒,打开。里面除了几件母亲留下的首饰,还有那方素白的手帕。她将手帕取出,紧紧攥在手心,仿佛能从中汲取力量。
李修抬起头,恰好看她将手帕小心翼翼收好的动作,火光映在他深邃的眸子里,跳动着一簇温暖的光。
他没有说话,只是将手里那份明显多一点的干粮,不由分说地塞到了她的手里。
“吃完休息。”他低声道,语气带着不容反驳的坚决,“寅时之前,我叫你。”
苏瑶看着他被火光勾勒得格外清晰的侧脸,看着他眼底不容置疑的关怀,心中那点因前途未卜而产生的恐惧,奇异地平复了下去。
她接过干粮,小口小口地吃着,味同嚼蜡,却无比珍贵。
岩洞外,风雨依旧。但在这小小的、摇曳的篝火旁,希望,如同那枚最终未曾拿出的玉佩,被小心翼翼地珍藏了起来,等待着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,指引他们通往生的彼岸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D6P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