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66章 云锦

小说: 琉璃之劫   作者:三十銳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琉璃之劫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D6P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作者“三十銳”推荐阅读《琉璃之劫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盛夏来临,蝉鸣聒噪。纺织合作社在经历了初期的混乱与阵痛后,终于慢慢走上了正轨。断线卡梭的问题在苏瑶和几位心灵手巧的妇人不断摸索下,逐渐减少;织出的布匹质量趋于稳定,虽然还比不上城里大作坊的精细,但胜在厚实耐用,幅宽统一。

转机出现在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。镇上最大的“裕丰”布庄少东家,一位曾在外省见过些世面的年轻人,偶然看到了李修送去的样品布。他对这种采用新式织机、试图标准化生产的模式很感兴趣,亲自来到了清河村考察。

李修带着他参观了合作社的工房,介绍了从棉纱采购到织造的全过程,没有隐瞒初期的困难,也坦诚了目前的水平和未来的改进方向。少东家看着工房里那些虽然简陋却擦拭得干干净净的织机,看着妇人们专注的神情和虽然粗糙却整齐的布匹,又仔细翻阅了李修记录的、清晰工整的账目,眼中露出了赞赏之色。

“李会长,”少东家用了农会对李修的称呼,语气认真,“贵社虽初创,但章程明晰,管理得当,产品也颇有特色。如今市面上机制洋布虽多,但价高,且过于轻薄,不如土布耐穿。贵社这种布,正好填补其间,或许另有一番市场。”

他当场提出,愿意与合作社签订一份长期供货契约,价格虽比不得机制洋布,但比零散收购土布要优厚稳定得多,并且可以预付部分定金,以解合作社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。

这个消息如同久旱甘霖,瞬间点燃了整个合作社的希望!妇人们欢呼雀跃,连最初持怀疑态度的赵老栓媳妇,也因为这份稳定的收入,在家里腰杆挺首了不少。合作社总算是在风雨飘摇中,抓住了一根坚实的稻草。

然而,就在合作社前景初现曙光之时,又一封来自省城的信,送到了李修手中。

信是恩师陈景然先生写来的。信中先是关切地询问了他的近况,对他扎根乡土、服务桑梓的作为再次表示了赞赏。随后,陈先生笔锋一转,提及省教育厅正在筹划编纂一套面向乡村新式学堂的通用教材,急需既了解新式教育理论、又熟悉农村实际情况的人才参与。他认为李修是不二人选,诚挚邀请他前往省城,加入编纂委员会,为期预计一年。

信的最后,陈先生写道:“……此举非仅为稻粱之谋,实乃奠基乡村教育百年之基业。贤契所学所思,正可施用于此,泽被后世学子,功莫大焉。望慎思之。”

这封信,比几年前推荐他进修的那封,分量更重。参与教材编纂,意味着他的知识和经验将不再仅仅惠及清河一村,而是有可能影响千千万万个乡村学堂和孩童。这是一个更大的舞台,也是一份更沉甸甸的责任。

晚上,李修将信拿给苏瑶看。油灯下,两人的脸色都有些凝重。

“你怎么想?”苏瑶看完信,轻声问。

李修沉默了片刻,目光扫过这间充满了他们共同回忆的屋子,落在窗外合作社工房隐约的轮廓上。

“合作社刚有起色,学堂也离不开人。我若此时离开……”他语气带着明显的犹豫。

“机会难得。”苏瑶打断他,眼神清澈而坚定,“陈先生说得对,这是利在千秋的好事。家里和村里的事,如今己上了轨道,我能应付。狗娃他们几个年轻人也能帮上忙。你去吧。”

她顿了顿,看着李修,嘴角泛起一丝温柔而略带狡黠的笑意:“再说,你去省城,也能顺便看看,有没有更便宜的棉纱货源,或者更好的织机图样,不是一举两得吗?”

李修看着妻子,心中百感交集。她总是这样,在他面临重大抉择时,给予他最毫无保留的支持,甚至帮他找到前行最充分的理由。

他将苏瑶揽入怀中,低声道:“一年,最多一年,我一定回来。”

云锦虽美,需人织就。无论是合作社那粗糙却充满希望的布匹,还是那可能影响深远的乡村教材,都需要有人去倾注心血。李修知道,他的人生,注定要与这片土地,与这时代的教育浪潮,紧密相连。而苏瑶,永远是他最稳固的后盾和最坚定的同行者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D6P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琉璃之劫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D6P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