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10章 夜校办报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重生1978:从高考状元开始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DIF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爱上思考与写作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知识竞赛第二天,张建军连夜去了县里。

"脸色铁青,像要吃人。"孙大勇悄悄告诉赵长风。

"狗急跳墙了。"赵长风冷笑,"既然他玩阴的,咱们来个阳谋——办农民夜校!"

"办夜校?"柳青青眼睛一亮。

"对,让村民都来学文化,顺便办个《雪花飘》报纸,记录大家的学习生活。"赵长风胸有成竹。

第二天晚上,村委会大院里点起了煤油灯。

"乡亲们,今天咱们开办农民夜校!"赵长风站在黑板前,"先学认字,再学算账!"

"俺都五十了,还能学会?"老王头怀疑。

"王大爷,您看这个字。"赵长风在黑板上写了个"王"字,"这不就是您的姓吗?"

"哎呀,还真像俺家的门框!"老王头乐了。

"对嘛,汉字就是从图画来的。"赵长风又画了个太阳,"这是'日'字。"

"这个俺认识!"村里的二愣子举手,"俺每天都看见!"

"很好!那这个呢?"赵长风写了个"月"字。

"月亮!"几个孩子抢着答。

"咱们村的月亮特别圆!"老李婆子笑道。

赵长风趁热打铁:"那'明'字怎么写?"

"日加月!"柳青青配合着说。

"哎呀,这学问真有意思!"村民们兴致高涨。

突然,老张头举手:"赵知青,俺想学写俺媳妇的名字。"

"您媳妇叫什么?"

"翠花。"

赵长风刚要写,二愣子插嘴:"俺也想学!俺媳妇也叫翠花!"

"俺媳妇还是叫翠花!"

一时间,七八个人都说媳妇叫翠花。

"咱们村这翠花也太多了!"柳青青忍不住笑。

"没办法,好名字就这几个。"老村长摊手,"不是翠花就是桂花,要不就是菊花。"

"那咱们给翠花们编个号吧。"赵长风灵机一动,"大翠花、二翠花、小翠花..."

"俺媳妇最胖,叫胖翠花!"老王头抢着说。

"俺媳妇最瘦,叫瘦翠花!"

"俺媳妇最高,叫高翠花!"

村民们哄堂大笑,学习气氛更加热烈。

几天后,柳青青开始筹备报纸。

"咱们的报纸叫什么名字?"她问赵长风。

"就叫《雪花飘》吧,应景。"

"那第一期写什么?"

"写农民夜校的趣事,还有村里的新变化。"

柳青青开始采访村民。

"大娘,您学会写字了吗?"

"学会了!"老李婆子得意地说,"俺会写'猪'字了!"

"怎么写的?"

老李婆子拿起树枝在地上画:"你看,这是猪头,这是猪身子,这是猪尾巴!"

柳青青一看,画的确实像猪,但和"猪"字差了十万八千里。

"大娘,这是画画,不是写字。"

"啥?不一样吗?"老李婆子纳闷,"赵知青不是说汉字从图画来的吗?"

柳青青哭笑不得,赶紧去找赵长风。

"长风,你看大娘把'猪'字画成这样!"

赵长风一看,忍不住笑:"这创意不错,比甲骨文还形象!"

"你还笑!人家认真学的!"

"没事,慢慢来。"赵长风安慰,"学习就是这样,先有兴趣,再求准确。"

第二天夜校上,赵长风专门讲解了汉字演变。

"大家看,'猪'字古代确实像猪,但经过几千年变化,现在是这样写。"

"那俺昨天写的是古代字?"老李婆子兴奋。

"算是吧,比古代还古!"赵长风笑道。

村民们又是一阵哄笑。

《雪花飘》第一期终于出版了,贴在村委会墙上。

头版头条:《农民夜校开张大吉》

"本村农民夜校正式开办,村民学习热情高涨。老王头三天学会写自己名字,激动得请全村人吃糖。二愣子学会算账,发现小卖部老板多收了他五分钱,追着要了三天..."

第二版:《翠花改名记》

"由于本村翠花过多,造成学习混乱,经村委会研究决定,翠花们自愿改名。大翠花改名春花,二翠花改名夏花,小翠花坚持不改,理由是'俺就喜欢翠花这名字'..."

第三版:《学习趣事》

"老张头学写'鸡'字,写成了'鸭'字,拿回家给媳妇看。媳妇说:'你这写的啥?咱家养的是鸡,不是鸭!'老张头理首气壮:'鸡鸭不都是鸟吗?差不多!'"

第西版:《村民来信》

"编辑同志:俺学会写字了,特别高兴。以前买东西不会算账,总被人欺负。现在俺会算了,昨天买盐,老板说三分钱,俺算了算,应该是两分五。老板夸俺聪明,还多给了俺一勺盐。——高兴的老刘头"

村民们围着报纸看得津津有味。

"哎呀,俺的名字上报纸了!"老王头指着自己的名字,激动得手都颤抖。

"俺也上了!俺也上了!"二愣子蹦着脚。

"这报纸办得好,把咱们村的事都写上了!"老村长满意地点头。

连不识字的村民也要家人念给他们听。

"俺虽然不识字,但俺听得懂!"老李婆子骄傲地说,"俺孙子念给俺听,说俺学写字的事上报纸了!"

随着夜校越办越红火,趣事也越来越多。

有一天,赵长风教大家写"家"字。

"这个'家'字,上面是宝盖头,下面是'豕',就是猪的意思。"

"为啥家里要有猪?"老王头问。

"古代人觉得,有房子有猪就是家。"

"那现在呢?"

"现在嘛..."赵长风想了想,"有房子有媳妇就是家。"

"那俺家有房子有媳妇还有猪,是不是超级家?"二愣子认真问。

全场爆笑。

"二愣子,你这逻辑没毛病!"赵长风笑道。

又有一次,教"钱"字。

"这个'钱'字,左边是金字旁,右边是'戋'。"

"为啥钱要用金字旁?"老张头问。

"因为古代钱是金属做的。"

"那现在的钱是纸做的,应该用木字旁!"老张头一本正经。

"老张头,你这想法很有道理!"赵长风竖起大拇指,"说不定将来真有'纸钱'这个字!"

村民们又笑成一团。

第二期《雪花飘》更加精彩:

头版:《夜校学员突破五十人》

趣闻版:《老王头的算账经》

"老王头学会算账后,回家给媳妇算了一笔账:'媳妇,俺算了算,咱家一年吃盐三斤,按现在价格,五十年要花西块五毛钱!'媳妇问:'算这个干啥?'老王头说:'俺想存钱,五十年后买盐!'媳妇一巴掌拍过去:'你个老糊涂,五十年后盐价还是现在这样?'"

学习心得版:《二愣子的识字感悟》

"以前俺不识字,看啥都像画。现在学了字,发现字比画还有意思。比如'休'字,一个人靠着树,多舒服!'困'字,木头围着口,确实困!汉字真是太神奇了!"

报纸越办越受欢迎,连邻村的人都来看。

"你们村这报纸办得真好!"邻村的老支书羡慕地说,"我们也想办一个。"

"欢迎交流经验!"赵长风热情回应。

很快,《雪花飘》的名声传到了县里。县教育局的领导专门来视察。

"这个农民夜校办得很有特色!"教育局长看着热闹的课堂,"寓教于乐,效果很好!"

"这个《雪花飘》报纸也很有创意,贴近农民生活!"宣传部长翻着报纸,"可以在全县推广!"

张建军在一旁脸色铁青,本想搞垮赵长风,没想到反而成全了他。

夜深了,赵长风和柳青青还在油灯下编辑第三期报纸。

"长风,你说咱们这样办夜校办报纸,真的有用吗?"柳青青问。

"当然有用。"赵长风认真地说,"知识改变命运,这话永远不会错。咱们现在做的,就是在播种希望。"

"那张建军那边..."

"别管他,咱们走正道,他再怎么折腾也没用。"赵长风握住柳青青的手,"青青,咱们一起努力,让这个村子变得更好。"

窗外雪花纷飞,屋内灯火温暖。农民夜校和《雪花飘》报纸,正在这个小村庄里播撒着知识的种子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DIF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重生1978:从高考状元开始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DIF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