调查组离开后的第三天,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传遍了十里八村。
"赵长风要办高考冲刺班了!"
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,从这个知青点传到那个知青点,从这个村子传到那个村子。
清晨,赵长风刚起床,就听到院子里传来说话声。
"长风!长风!"孙大勇兴奋地冲进来,"你快出来看看!"
赵长风走出房门,眼前的景象让他震惊了。
院子里站着十几个年轻人,有的背着破旧的书包,有的抱着厚厚的书本,都是附近各个知青点的知青。
"赵老师!"一个瘦高的知青走上前,"我是三里村知青点的李明,听说您要办高考班,我们都想来学习!"
"我是五里坡的王小华!"一个女知青举手,"我们走了两个小时的山路才到这里!"
"我是河东村的张大壮!"一个憨厚的知青憨笑着,"昨天晚上就出发了,在路上过了一夜!"
赵长风心中一热,这些知青为了学习,竟然不辞辛苦地赶来。
"大家都进屋暖和暖和!"赵长风热情地招呼,"青青,快烧点热水!"
很快,知青点里挤满了人。大家围坐在一起,七嘴八舌地说着各自的困难。
"我们那里连个像样的书都没有!"李明苦笑,"就这几本破书,还是从县里借来的。"
"我们更惨!"王小华叹气,"村里的干部说我们是'不务正业',不让我们复习!"
"俺们村长更绝!"张大壮愤愤不平,"说什么'泥腿子就该种地,读什么书',还威胁要扣我们的工分!"
听着大家的诉苦,赵长风心情沉重。这些知青为了改变命运,承受着多大的压力啊!
"兄弟姐妹们!"赵长风站起来,声音洪亮,"既然大家都来了,那咱们就一起拼!一起考大学!"
"好!"大家齐声响应。
村委会的大院里,临时搭起了几张桌子,这就是他们的"教室"。
"咱们人多力量大!"赵长风在黑板上写下"备考联盟"西个大字,"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,咱们要互相帮助,共同进步!"
"长风说得对!"柳青青站出来,"我语文比较好,可以帮大家辅导作文。"
"我数学还行!"李明举手,"可以和大家一起研究难题。"
"我物理不错!"王小华也不甘示弱。
很快,大家按照各自的特长分成了几个小组。
数学组围在一张桌子旁,正在讨论一道复杂的几何题。
"这个角度怎么求?"张大壮挠头。
"你看,这里可以用余弦定理!"李明在纸上画着图。
"对对对!我明白了!"张大壮恍然大悟。
语文组那边,柳青青正在给大家讲解作文技巧。
"写议论文要有论点、论据、论证。"她在黑板上写着,"论点要鲜明,论据要充分,论证要严密。"
"青青姐,能不能举个例子?"一个女知青问。
"比如写'知识改变命运'这个题目..."柳青青开始详细讲解。
物理组的讨论最激烈。
"这个电路图怎么分析?"
"先看电流方向,再算电阻..."
"不对不对,应该先用基尔霍夫定律..."
大家争得面红耳赤,但都是为了弄清楚问题。
就在大家学习正酣的时候,院子外面传来了嘈杂声。
"都给我散了!散了!"
王德福带着几个村干部气势汹汹地冲进院子,脸色阴沉得像要下雨。
"谁让你们在这里聚众的?"王德福大声喝道,"还不赶紧回去干活!"
"我们在学习,没有违法。"赵长风站起来,不卑不亢。
"学习?"王德福冷笑,"我看你们是在搞串联!现在是农忙时节,不好好干活,在这里瞎折腾什么?"
"村长,我们真的是在复习功课。"王小华怯生生地说,"马上就要高考了..."
"高考?"王德福更加愤怒,眼中闪过恶毒的光芒,"你们这些知青就是好高骛远!老老实实种地不好吗?非要想着飞上枝头当凤凰!"
他指挥手下开始驱赶学员。
"都散了!散了!回各自的村子去!"
有些胆小的知青开始收拾东西,准备离开。
就在这时,柳青青突然站到了院子中央。
"等等!"柳青青清脆的声音响起,"大家别走!"
她深吸一口气,开始唱起了一首歌:
"我们走在大路上,意气风发斗志昂扬
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,披荆斩棘奔向前方..."
她的声音清澈嘹亮,在寒冷的空气中显得格外动人。
慢慢地,其他知青也跟着唱了起来:
"向前进!向前进!革命气势不可阻挡
向前进!向前进!朝着胜利的方向..."
歌声越来越响亮,越来越整齐。那些想要离开的知青停下了脚步,那些村干部也愣住了。
"我们为什么要学习?"柳青青唱完歌,声音哽咽,"不是为了当官发财,而是为了建设我们的祖国!为了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好!"
"青青说得对!"张大壮第一个响应,"我们学习是为了报效祖国!"
"对!我们要用知识改变农村的面貌!"李明也站出来。
"我们要让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!"王小华眼中闪着泪光。
看着这些年轻人坚定的神情,那个胖村干部有些动摇了。
这时,赵长风走到院子中央,目光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"同志们!"他的声音不高,但充满了力量,"我想和大家说几句心里话。"
院子里安静下来,所有人都看着他。
"我们这一代知青,经历了太多的苦难。"赵长风的声音有些沉重,"我们离开了家乡,来到农村,吃过苦,受过累,也迷茫过。"
"但是现在,机会来了!"他的声音突然高昂起来,"国家恢复了高考,给了我们改变命运的机会!"
"有人说我们是在做梦,说我们好高骛远。"赵长风环视西周,"但我要告诉大家,梦想不是罪过!追求知识不是错误!"
"我们学习,不是为了逃避农村,而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农村!"
"想象一下,十年后,二十年后,当我们学成归来,我们要用学到的知识,让荒山变绿洲,让穷村变富村!"
"我们要建设现代化的农业,让农民兄弟用上最先进的农机!"
"我们要办起工厂,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工作!"
"我们要建设学校、医院,让孩子们有书读,让老人们有医看!"
赵长风的声音越来越激昂,眼中闪烁着理想的光芒。
"这就是我们的未来!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意义!"
"为了这个未来,我们要拼!要搏!要把所有的困难都踩在脚下!"
他的话音刚落,院子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。
"说得好!"
"长风说得太好了!"
"我们要为了这个未来而奋斗!"
就在大家情绪高涨的时候,院子外面又传来了脚步声。
"谁在这里煽动群众?"
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,张建军带着几个人走了进来。
"张建军!"赵长风眉头一皱。
"赵长风,你胆子不小啊!"张建军冷笑,"刚被调查组警告,就又开始搞这些名堂!"
"我们在正常学习,没有违反任何规定。"赵长风镇定地说。
"正常学习?"张建军指着院子里的人群,"这么多人聚在一起,你说是正常学习?我看是在搞非法集会!"
他转向那些知青:"你们都是各村的知青,不在自己村里好好劳动,跑到这里来干什么?这是严重的串联行为!"
有些知青开始紧张起来。
"大家别怕!"赵长风大声说道,"我们学习是正当的权利,任何人都不能剥夺!"
"权利?"张建军狞笑,"你一个下乡知青,有什么权利?"
就在双方对峙的时候,院子外面传来了汽车的声音。
一辆吉普车停在门口,从车上下来几个穿中山装的干部。
"怎么回事?"为首的干部问道。
"公社的刘副主任!"那个胖村干部赶紧迎上去。
刘副主任环视了一圈,目光落在赵长风身上:"你就是赵长风?"
"是的,刘主任。"赵长风不卑不亢。
"我听说你们在办高考辅导班?"刘副主任问。
"是的,我们在组织大家复习功课,准备高考。"
刘副主任点点头,又看了看院子里的学习材料和黑板上的板书。
"嗯,看起来不错。"他沉吟片刻,"不过这事还需要上级部门的正式批准。"
张建军眼睛一亮:"刘主任说得对,他们这是..."
"但是,"刘副主任打断他,"学习总是好事。你们可以继续,不过要注意方式方法。"
他转向赵长风:"小赵,你们这个想法很好,但一定要规范化。我会向县里汇报情况的。"
张建军脸色有些难看,但不敢多说什么。
刘副主任离开后,张建军恶狠狠地瞪了赵长风一眼:"你们等着!"
夜幕降临,知青点里灯火通明。
"同志们!"赵长风站在大家面前,"从今天开始,我们的'备考联盟'正式成立!"
"我们要制定学习计划,互相监督,共同进步!"
"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,为了理想而奋斗!"
"我们要用知识改变命运,用理想照亮未来!"
"备考联盟万岁!"有人高喊。
"知识改变命运!"大家齐声响应。
在这个寒冷的冬夜,一群年轻人的心中燃烧着理想的火焰。
但是,他们不知道,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。
张建军并没有放弃,他正在暗中策划更大的阴谋。
而在县里,关于这个"高考辅导班"的争议也在悄悄发酵。
有人支持,有人反对,风暴即将来临。
这就是1977年冬天,一群知青的青春故事。
这就是那个时代,理想与现实的激烈碰撞。
爱上思考与写作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DIF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