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一部:初遇前的平行轨迹(第10章)

小说: 银杏与代码之间   作者:糖炒小月亮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银杏与代码之间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F1I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作者“糖炒小月亮”推荐阅读《银杏与代码之间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第十章 像素里的银杏与藏起的素描

五月的阳光变得格外明媚,透过科创中心实验室的玻璃窗,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斑。林亦扬盯着电脑屏幕,指尖在键盘上敲击的速度越来越快,屏幕上的代码像流水般滚动——AI图像识别模型终于进入了最后的调试阶段,而他要做的,是让模型精准识别出校园里所有与银杏相关的元素。

“亦扬,第一批测试数据出来了!”团队成员陈曦拿着平板电脑跑过来,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,“你看,树叶的识别准确率己经达到92%了,比上周提高了5个百分点!”

林亦扬停下手中的动作,接过平板电脑。屏幕上显示着密密麻麻的数据表格,不同形态的银杏叶图片旁边标注着识别结果,绿色的“识别成功”字样占了绝大多数。他的目光落在一张泛黄的落叶照片上,模型不仅准确识别出“银杏叶”,还标注出了“叶脉纹理清晰、边缘有轻微破损”的细节。

“不错。”他点点头,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,“但还不够,我们要让模型能识别出银杏的整个生长周期,从花苞到落叶,一个都不能漏。”

“放心吧,有苏晓棠同学给的那些花苞照片,花苞的样本库己经很全了。”陈曦笑着说,“对了,上次你说要把素描融入模型,这个想法能实现吗?”

林亦扬愣了一下,随即想起自己之前的念头——他想让AI不仅能识别真实的银杏,还能识别他画的素描。这个想法很天马行空,甚至有点不切实际,但他就是想试试,想把自己喜欢的两种东西结合起来。

“我试试。”他说,把平板电脑还给陈曦,“你先去处理树枝的识别数据,我这边调试一下素描的识别参数。”

陈曦走后,林亦扬从抽屉里拿出那个深棕色的素描本,翻到上次画的深夜银杏林那一页。他打开手机,对着素描拍了一张照片,然后把照片导入电脑。接着,他开始编写新的代码,试图让模型能识别出素描中的线条和光影,从而判断出画的是银杏。

这个过程比他想象的要难得多。真实的银杏有明确的色彩和纹理特征,而素描只有黑白灰三种颜色,全靠线条和明暗来表现形态。模型几次运行都失败了,要么把银杏叶识别成了梧桐叶,要么首接提示“无法识别”。

“怎么回事?”林亦扬皱着眉,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,检查代码逻辑。他反复调整识别算法的参数,增加素描线条的权重,优化光影的识别模型,可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。

不知不觉,窗外的天己经黑了。实验室里的人陆续走光了,只剩下他一个人。他揉了揉发酸的眼睛,站起身走到窗边。夜晚的校园很安静,路灯在远处投下昏黄的光,银杏树上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晃,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。

他想起苏晓棠写的文章,想起她笔下“代码里的温度”。也许,他不应该把代码和素描分得那么清楚,也许可以用更温柔的方式来实现这个想法。他转身回到电脑前,重新打开代码界面,这一次,他没有急着修改参数,而是在代码的注释里写下:“银杏不仅是像素里的色彩,也是笔尖下的线条。”

写完这句话,他好像突然有了灵感。他开始重新编写识别算法,不再执着于让模型“认出”素描,而是让模型“理解”素描——通过分析线条的走向、明暗的分布,来判断画的是什么。他加入了一些艺术领域的特征参数,比如笔触的轻重、线条的流畅度,甚至参考了苏晓棠文章里对银杏叶纹理的描述。

时间一点点过去,实验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的“嗒嗒”声。当东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,林亦扬终于按下了运行键。屏幕上的进度条缓慢而坚定地前进着,90%、95%、100%!绿色的“识别成功”提示弹了出来,旁边还标注着:“识别结果:银杏林素描,特征:线条流畅、明暗层次分明、具有艺术表现力。”

“成功了!”林亦扬激动地站起身,差点碰倒旁边的椅子。他看着屏幕上的识别结果,心里充满了成就感。他终于做到了,把代码和素描结合在了一起,就像把他的过去和现在结合在了一起。

他拿出手机,想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苏晓棠,却发现现在才凌晨五点多,她应该还在睡觉。他犹豫了一下,还是放下了手机,决定等天亮了再告诉她。

他走到窗边,看着第一缕阳光洒在银杏树上,叶子被染成了金色。他想起自己高中时画的那些画,想起大学时深夜里的素描,想起苏晓棠写的那些温暖的文字,心里涌起一股暖流。他知道,这个模型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成果,更是他对自己热爱的东西的一种坚持。

早上七点多,苏晓棠收到了林亦扬发来的消息,还有一张截图。截图上是模型识别素描的结果,下面还有一行字:“成功了!谢谢你的文章给我的灵感。”

苏晓棠的心跳一下子加快了。她赶紧点开截图,仔细看了看,眼睛里闪过惊喜的光芒。她没想到,林真的把素描融入了AI模型里,而且还成功了。她立刻回复道:“太好了!恭喜你!你真的太厉害了!”

没过多久,林亦扬回复了:“要不要来实验室看看?我给你演示一下。”

“好啊!我马上就来!”苏晓棠赶紧起床,洗漱完毕后,抓起帆布包就往科创中心跑。路上的阳光很温暖,风吹在脸上,带着银杏花的清香。

她到实验室的时候,林亦扬正在调试设备。他穿着一件白色的T恤,头发有点乱,眼睛里带着熬夜后的红血丝,但精神却很好。看到苏晓棠进来,他笑了笑:“来了?快坐。”

苏晓棠在他旁边坐下,看着电脑屏幕。林亦扬打开模型,把那张银杏林素描的照片导进去,然后点击“识别”。几秒钟后,屏幕上就显示出了识别结果,和他发给她的截图一模一样。

“太神奇了!”苏晓棠忍不住感叹道,“没想到AI还能识别素描。”

“其实不难,只要找到素描和真实景物之间的共性。”林亦扬说,语气里带着一丝骄傲,“就像你写文章,不管是写真实的银杏,还是写故事里的银杏,核心都是对银杏的理解和感受。”

苏晓棠点点头,心里对林亦扬的敬佩又多了几分。她看着他专注的侧脸,突然想起自己小说里的男主角——那个沉默寡言但内心温柔的男生,和眼前的林亦扬越来越像了。

“对了,你还画了其他的素描吗?”苏晓棠忍不住问。

林亦扬愣了一下,然后从抽屉里拿出那个深棕色的素描本,递给她:“你可以看看。”

苏晓棠接过素描本,小心翼翼地翻开。里面有很多银杏的素描,有春天的花苞,夏天的绿叶,秋天的黄叶,还有冬天的枯枝。每一张都画得很用心,线条流畅,明暗分明,能看出画者对银杏的喜爱。

翻到最后几页,苏晓棠看到了一张画着女生的素描。女生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,背着一个挂着银杏叶挂饰的帆布包,正蹲在银杏道上,低头看着什么。苏晓棠的心跳一下子漏了一拍——这不是她吗?是上次她在银杏道上因为采访失败哭的时候的样子。

“这……”苏晓棠抬起头,惊讶地看着林亦扬。

林亦扬的脸颊微微泛红,有点不好意思地说:“上次在银杏道上看到你,觉得那个场景很安静,就画下来了。没经过你的同意,对不起。”

苏晓棠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。她看着素描上的自己,又看了看林亦扬,小声说:“没关系,画得很好看。谢谢你。”

林亦扬笑了笑,没有说话。实验室里很安静,只有电脑运行的轻微声响。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,温暖而美好。

苏晓棠合上素描本,还给林亦扬。她知道,林亦扬不仅把银杏画进了素描本里,还把她也画进了他的世界里。而她,也在不知不觉中,把他写进了自己的故事里。

这个五月,因为这个成功的AI模型,因为这本藏着秘密的素描本,因为彼此之间越来越深的了解,他们的故事,又翻开了新的一页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F1I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银杏与代码之间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F1I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