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22章 创新突破!劳保手套成爆款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重生七零:大佬她又在暗中救国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FJI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重生七零:大佬她又在暗中救国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重生七零:大佬她又在暗中救国最新章节随便看!

寒风卷过东北平原,在地里留下薄薄的霜花。生产队的秋收己经结束,但冬修水利的活计才刚刚开始。这天清晨,沈清澜刚到作坊,就看见张嫂正对着红肿的双手发愁,指节处裂开的血口子格外显眼。

"这天一冷,冻疮就犯了。"张嫂无奈地搓着手,"修水渠戴的手套不顶用,一会儿就磨破了。买新的又要工业券,真是舍不得。"

沈清澜仔细察看张嫂的手,又望向窗外正在准备冬修水利的村民,心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。当晚,她特意找来了李秀娟和王彩凤。

"你们看,"她在煤油灯下铺开草图纸,"如果在普通手套的掌心、虎口这些容易磨损的地方加一层帆布,再用麻线加固,是不是会更耐用?"

李秀娟拿起草图仔细端详:"这个主意好!现在各生产队都在准备冬修水利,清沟渠、修坝堰,哪样活都费手套。要是能做出结实耐用的手套,肯定好卖。"

王彩凤却有些顾虑:"可是帆布要工业券,咱们的配额早就用完了。"

"先试试看。"沈清澜眼神坚定,"用碎布头做几双样品,要是钱主任看中了,说不定能特批一些工业券。"

说干就干。接下来的三天,沈清澜带着几个手艺最好的妇女,用碎布头反复试验。她们发现单层帆布还不够,在虎口处要做双层加固,指关节处要特意做出褶皱方便活动,手腕处还得加上松紧带防止进土。经过十几次修改,终于确定了最终样式。

第一批试做的五十双手套送到县百货公司,没想到第三天钱主任就亲自骑着自行车来村里了。

"清澜同志,你们这手套可成了紧俏货!"钱主任一进作坊就兴奋地说,"各生产队的采购员都来问,能不能再加订三百双?现在正是冬修水利的时候,各队都在备劳保用品呢!"

这个消息让整个作坊都沸腾了。妇女们围着钱主任,七嘴八舌地问着客户反馈。

"就是帆布原料不够了。"李秀娟发愁地说,"县里的帆布要凭工业券买,咱们的配额早就用完了。"

钱主任沉吟片刻:"这样,我特批给你们二十张工业券,先应应急。"

送走钱主任后,沈清澜却另有一番打算。她想起以前去县城时在废品站见过的旧帆布帐篷,立即带着李秀娟和王彩凤往县城赶。

在县城西头的废品站,她们还真的找到了三顶破旧的帆布帐篷。虽然又脏又破,但料子还很结实。沈清澜用最低的价格把它们全都买了下来。

"清澜,这能行吗?"回村的路上,王彩凤担忧地问。

"放心吧。"沈清澜信心满满,"拆洗干净的帆布,染上颜色后根本看不出来是旧料子。"

回到村里,妇女们一起动手,把帐篷拆洗得干干净净。用植物染料染上藏青色后,帆布焕然一新,根本看不出原来的模样。

"这可真是变废为宝了!"王彩凤兴奋地说,"清澜,你这脑子是咋长的?总能想出这些好主意。"

就在作坊忙着赶制第一批三百双手套的订单时,邮递员小赵又来了。这次除了往常的信件,还有一个厚厚的包裹。

陆南升在信里写道:"听说你设计了新款手套,很为你高兴。创新永远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。北方天冷,随信寄去一本《冬季劳动保护用品图鉴》,或许能给你些启发。"

沈清澜翻开图鉴,里面不仅详细记载了各种劳保用品的制作工艺,还有很多先进的生产理念。更让她心动的是,陆南升在信的末尾写道:

"离高考还有半个月,注意劳逸结合。等考试结束,带你去参观纺织研究所,那里有很多新式面料和先进设备。"

这句话让沈清澜心里暖暖的。他总是这样,不仅关心她的学业,更支持她的事业发展。这种被理解、被认可的感觉,让她对接下来的高考更加充满信心。

手套的订单越来越多,沈清澜决定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。她根据每个妇女的特长,把大家分成三个组:裁剪组负责下料,缝制组专攻制作,质检组严格把关。

"清澜,你这管理是越来越像样了。"老陈头来作坊视察时赞叹道,"比公社的工厂还要规范!现在全村都在夸你呢。"

最让沈清澜感动的是,为了赶制一批紧急订单,妇女们主动提出加班。

"清澜带着咱们挣钱,咱们也得对得起这份工钱。"张嫂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,"再说,现在天冷了,早点把手套做出来,修水利的乡亲们也能少受点罪。"

那天晚上,作坊里灯火通明。妇女们一边赶工,一边聊着家常,气氛热烈而温馨。沈清澜穿梭在各个工作台之间,时而指导针法,时而检查质量,忙得不亦乐乎。

"大家辛苦了。"深夜时分,沈清澜感动地说,"今天加班的人都记双倍工分。"

"不用不用,"李秀娟连忙摆手,"咱们是自愿的。看着订单越来越多,作坊越来越红火,我们心里比挣多少钱都高兴。"

沈清澜仔细核算了这半个月的账目:光是劳保手套这一项,就让作坊的收入翻了一番。她特意给每个参与生产的妇女都包了个大红包。

"清澜,这太多了......"王彩凤捏着厚厚的红包,手都在发抖,"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钱。"

"这是大家应得的。"沈清澜笑着说,"等年底,咱们的分红会更丰厚。现在作坊效益好了,我想着是不是该给孩子们添置些学习用品?"

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。张嫂抹着眼泪说:"清澜,你总是为我们着想。我家那两个小子,到现在还在用铅笔头写字呢。"

那天晚上,沈清澜在给陆南升的回信中写道:

"你寄来的图鉴很有用,我们己经开发出三种新款手套,都很受欢迎。工坊现在实行分组作业,效率提高了不少。高考在即,我会合理安排时间,请你放心。期待参观纺织研究所的那一天。"

写到这里,她停下笔,望向窗外的星空。离高考只剩不到一个月了,但她并不觉得紧张。劳保手套的成功,让她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。这种在事业上获得的成就感,与收到陆南升来信时的心动,交织成这个冬天最温暖的记忆。

她知道,无论高考结果如何,她都己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。而这条路,正因为有了那个远方的理解与支持,而变得更加清晰明亮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FJI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重生七零:大佬她又在暗中救国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FJI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