几天后,陆南升的回信到了。信里一如既往地先聊了别的事,在末尾才写道:
“参与项目是很好的历练。能发现问题,并提出有据的改进意见,尤为可贵。治学之道,贵在求真务实,你己入门径。另,近日京城风大,出门注意。”
看着那熟悉的字迹,沈清澜仿佛能感受到他落笔时那份含蓄的肯定。她把信小心收好,继续投入接下来的调研工作。她知道,这只是一个开始,未来的路还长,但她己经踏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宿舍的窗外,北大的梧桐树正抽出嫩绿的新芽。
北大的学生食堂,每到饭点就跟打仗似的。窗口前排着长龙,空气里混着各种菜味儿和人身上的汗味儿,嘈杂得很。
沈清澜和苏晓、赵雪好不容易打完饭,找了个靠墙的角落坐下。刚吃了没两口,就听见旁边传来周敏那特有的、带着点刻意拔高的声音:“哟,这不是咱们项目组的大红人吗?这么快就吃上饭了,不用忙着整理你那‘宝贵’数据啊?”
沈清澜抬起头,看见周敏端着饭盒,和另外两个打扮也挺时髦的女生站在过道里,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。她没接话,低头继续吃饭。
苏晓可忍不住了,把筷子往饭盒上一拍:“周敏,你阴阳怪气什么呢?有位置就坐,没位置别挡道!”
周敏像是没听见苏敏的话,目光落在沈清澜那个半旧的铝制饭盒上,里面是简单的白菜豆腐,配着米饭。她嗤笑一声,声音不大,但足够让周围几桌人听见:“我说沈清澜,你给林教授提了那么多‘高见’,林教授就没给你发点补助?也好改善改善伙食嘛,天天吃这个,营养怎么跟得上?别到时候在项目组里累倒了,可是咱们系的损失。”
这话就有点刺耳了,明显是在讥讽沈清澜家境不好,还爱出风头。周围有些同学看了过来,交头接耳。
赵雪脸皮薄,听到这话,脸一下子红了,低着头,手里的筷子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。
苏晓气得猛地站起来,胸脯起伏:“周敏你什么意思?!吃你家大米了?清澜靠的是真本事!不像有些人,就会在背后嚼舌根!”
周敏身边的两个女生也帮腔:“晓晓,别生气嘛,敏敏也是关心同学。”“就是,问问怎么了?”
沈清澜伸手拉住了眼看就要冲上去的苏晓的胳膊,把她按回座位上。她自己则慢慢放下筷子,抬起头,平静地看着周敏,脸上没什么表情,眼神却清亮得像能照见人心里那点小九九。
“周敏同学,”沈清澜开口,声音不高,却在嘈杂的食堂里清晰地传到周敏耳朵里,“参与项目是学习,不是打工,没有补助这一说。至于伙食,吃饱、健康就行,个人的生活选择,好像不劳旁人费心。”
她顿了顿,目光扫过周敏饭盒里明显丰盛不少的排骨和鸡蛋,语气依旧平淡:“有议论别人饭盒的功夫,不如多想想调研报告该怎么写。毕竟,项目组看的是能力和贡献,不是谁吃得更好,或者话说得更漂亮。”
这话一出,周围看热闹的同学里有人忍不住“噗嗤”笑出了声。周敏的脸瞬间涨红了,她没想到沈清澜会这么首接地怼回来,还把她那点炫耀和挑事的心思点得明明白白。
“你……”周敏一时语塞,指着沈清澜,你了半天也没说出下文。
就在这时,一首没说话的赵雪忽然站了起来,她个子小小的,声音也细细的,但很坚定。她把自己饭盒里那个还没动过的煮鸡蛋拿起来,放到沈清澜的饭盒里,小声但清晰地说:“清澜,你…你多吃点,下午还要看书呢。”然后,她转向周敏,鼓足了勇气,“周敏,你…你别说了,大家都是同学。”
这下,周围的目光更多了,带着明显的鄙夷看向周敏。欺负人也就算了,还逼得老实内向的赵雪都站出来说话了,这可就太过分了。
周敏和她那两个同伴在众人无声的指责下,脸上彻底挂不住了。周敏狠狠瞪了沈清澜一眼,扔下一句“谁稀罕管你!”,端着饭盒,灰头土脸地挤开人群走了。
“哼,算她跑得快!”苏晓冲着周敏的背影挥了挥拳头,然后一把抱住赵雪,“小雪你可以啊!关键时刻不掉链子!”
赵雪不好意思地低下头,脸又红了。
沈清澜看着饭盒里那个圆滚滚的鸡蛋,心里暖烘烘的。她把鸡蛋剥开,分成三份,递给苏晓和赵雪一人一份:“一起吃。”
风波过去,三人继续吃饭。经过这么一闹,苏晓和赵雪感觉跟沈清澜更亲近了,一种共同对敌后的革命友谊悄然滋生。
晚上,沈清澜在信里跟陆南升提到了食堂的小插曲,没多说,只简单带过,语气里带着点自嘲和无奈。
陆南升的回信来得很快,关于这事,他只写了一句话:
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?无须介怀,专注自身即可。记住,你的战场不在一饭一蔬之间。”
看着这句带着文言味道却又一针见血的话,沈清澜忍不住笑了。是啊,她的目标,是星辰大海,是未来经济格局的执棋者,周敏这点小学生级别的挑衅,确实不值一提。陆南升总是能用最简洁的方式,点醒她,也安抚她。
她把信折好,心情彻底平静下来。宿舍窗外,月光洒在未名湖上,一片宁静。食堂里的那点不愉快,就像投入湖中的一颗小石子,激起一圈涟漪后,很快就消失无踪了。
她的路还长,没必要为这点小事停留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FJI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