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夏的阳光斜斜照进“雾沼环保科普馆”的玻璃窗,落在展台里一块深褐色的废料样本上——那是北岛雄特意从地下工厂旧址挖出来的,表面还沾着当年的煤尘,旁边摆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:照片里的工厂烟囱冒着黑烟,沼泽的水是浑浊的黑绿色,几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孩子蹲在岸边,脸上满是茫然。
科普馆是用以前北岛家族的旧仓库改造的,墙面没刷成雪白,而是保留了红砖的原色,上面挂着一排排对比照片:左边是清理前的废料堆、黑臭的水沟、光秃秃的山;右边是现在的防护林、清澈的沼泽、开满小花的沼心岛。展台里还放着当年清理废料时用的铁锹、镐头,手柄上的老茧痕迹清晰可见,旁边贴着一张纸条,是北岛雄用毛笔写的:“这些工具,曾用来挖走雾沼的‘病’;现在,用来提醒我们,别再让‘病’回来。”
“爷爷,这个黑乎乎的是什么呀?”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凑到展台前,指着那块废料样本,小手指轻轻碰了碰玻璃罩,眼里满是好奇。她是从外界来雾沼旅游的,跟着父母来科普馆,手里还拿着一朵刚摘的淡蓝“希望花”。
北岛雄正站在展台旁,手里拿着一个放大镜,听见孩子的声音,立刻走过去,脸上带着温和的笑——这和以前那个威严的“族长”判若两人,现在的他,头发白了大半,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衬衫,袖口卷到胳膊肘,手里总拿着一块抹布,时不时给展台擦灰。
“这是以前工厂留下的废料,”他蹲下身,和孩子平视,用放大镜指着废料样本上的纹路,“以前爷爷没保护好雾沼,让工厂的废料把土地、水都弄脏了,你看照片里的水,是不是黑糊糊的?那时候的孩子,都不敢在沼泽边玩。”
小女孩点点头,又指着右边的照片:“那现在的水是清的,还有小鸟,是爷爷把它变干净的吗?”
周围几个游客也凑了过来,其中有个知道北岛雄过去的老人,悄悄跟身边的人说:“他就是以前北岛家的族长,当年就是他主张封闭雾沼的。”话音刚落,旁边几个游客的眼神就变了,带着好奇和一丝探究。
北岛雄听见了,却没在意,只是摸了摸小女孩的头,坦诚地说:“不是爷爷一个人变干净的,是很多人一起努力的——有个叫阿澈的叔叔,带着大家挖了一年的废料;有个叫苏晚的阿姨,盖了医院,给生病的人治病;还有个叫林野的阿姨,写了很多雾沼的故事,让大家知道要保护这里。”
他顿了顿,看着小女孩清澈的眼睛,声音轻轻的,却很清晰:“其实,爷爷以前做错了事——我以为封闭雾沼是保护大家,却忘了,真正的保护是让土地干净、让水清澈、让大家能安心生活。那时候的我,太固执,不肯承认错,让雾沼的‘病’拖了很久。”
“爷爷,你以前是不是做错事了?”小女孩歪着头问,语气里没有责备,只有单纯的好奇。
“是,爷爷以前做错了。”北岛雄没有回避,反而笑得更坦然了,他指着展台里的对比照片,“但爷爷现在在努力弥补——开这个科普馆,是想告诉大家,以前的错不能忘,要记住为什么会犯错;也是想告诉像你这样的小朋友,不管以前做错了什么,只要现在选择改正,就不算晚。做错事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选择改正,把错一首藏着、捂着,最后让错变成‘改不了’的宿命。”
周围的游客都安静下来,之前那个议论的老人也点了点头,小声说:“能承认错,还努力弥补,不容易。”
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,把手里的“希望花”递到北岛雄面前:“爷爷,这个花送给你,它很香,就像现在的雾沼一样。”
北岛雄接过花,放在鼻尖轻轻闻了闻,花香清清淡淡的,像雾沼现在的日子。他眼眶微微发热,却笑着把花插在展台的一个小玻璃瓶里:“我们把它放在这里,让它陪着这些照片,提醒大家,雾沼现在的好,要好好守着。”
就在这时,苏晚走了进来,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好的“环保活动计划”——下周要组织孩子们去沼泽边捡垃圾,邀请北岛雄当志愿者领队。她看着父亲和孩子说话的样子,看着周围游客平和的眼神,心里满是欣慰。以前她总担心父亲无法面对过去,现在才知道,承认错、选择改正,就是最好的“弥补”,也是对“宿命”最好的回应——宿命从不是过去的错,是现在要不要选择改正的勇气。
“爸,下周的活动计划,您看看时间合适吗?”苏晚走过去,把计划递给父亲。
北岛雄接过,认真地看着,手指在“带领孩子观察水质”那一行上轻轻点了点:“合适,我早就在准备水质检测的工具了,正好教孩子们怎么看水干不干净。”
小女孩的父母走过来,笑着对北岛雄说:“您讲得真好,我们家孩子今天学到了很多,以后我们也会教她爱护环境。”
北岛雄点点头,笑着说:“应该的,希望更多人能知道雾沼的故事,知道保护家园的重要性。”
阳光渐渐移到展台里的“希望花”上,花瓣被晒得透亮,像带着光。北岛雄看着花,又看了看墙上的对比照片,心里满是踏实。他知道,这个科普馆不是“赎罪”的象征,是“弥补”的开始——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,过去的错可以被记住,但不能被困住;选择改正,选择守护,就是对过去最好的告别,也是对现在最好的负责。
科普馆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,孩子们围着展台提问,游客们认真地看着照片,北岛雄的声音一次次响起,温和而坦诚,讲述着雾沼的过去、现在,还有对未来的期待。苏晚站在门口,看着父亲忙碌的身影,看着阳光下的“希望花”,突然明白:父亲的“弥补”,不是为了洗刷过去的错,是为了让更多人懂得,选择改正,就是最珍贵的“新生”——这和雾沼的新生一样,都是从“选择”开始的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GYK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