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46章 抚定三秦

小说: 杀手崇祯   作者:君雨秋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杀手崇祯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HHK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崇祯二年的夏秋之交,陕西的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随着高迎祥、李自成、张献忠、罗汝才、马守应等核心领袖的接连“暴毙”或“失踪”,曾经号称“三十六营”、拥众数十万的农民义军,瞬间失去了主心骨。

群龙无首,内部陷入极度混乱。

大小头领互相猜忌,为争夺领导权而火并不断。

底层士卒则人心惶惶,看不到前途,士气低落至谷底。

就在这片混乱与恐慌之中,新任陕西巡抚兼三边总督孙传庭,展现了他雷厉风行、刚柔并济的手腕。

一、 铁壁合围,兵不血刃

孙传庭并未急于求成,发动全面进攻。

他严格执行皇帝“前期主守,全力练兵”的方略,利用这宝贵的时间窗口,迅速整顿了麾下还能作战的边军。

同时,他以内库拨付的巨额资金为后盾,高强度编练新军,汰弱留强,严明军纪。

到了八月,孙传庭认为时机己然成熟。

他不动则己,一动便是雷霆万钧。

以其新练之军为核心,辅以整顿后的边军,兵分数路,如同数把巨大的铁钳,精准而迅速地卡住了几股最大流寇势力的活动区域与退路。

他并不寻求野战歼敌,而是采取坚壁清野,步步为营的策略。

修筑堡垒,切断粮道。

将一股股失去了统一指挥、各自为战的流寇,分割、包围在一個個相对孤立的区域内。

失去了领袖的义军,面对孙传庭这支装备精良、士气高昂、指挥统一的官军,几乎毫无还手之力。

他们尝试过突围,但在严密的包围圈和凶狠的火器(孙传庭部也优先得到了一批“大明一式”燧发枪)面前,撞得头破血流。

他们尝试过联合,但彼此缺乏信任,号令不一,反而被孙传庭利用矛盾,逐个击破。

包围圈日益紧缩。

粮食耗尽,军心涣散。

二、 杨鹤招抚,水到渠成

就在各路义军陷入绝境,濒临崩溃之际。

早己奉旨等候在侧的杨鹤,手持“招抚钦差”的节钺,正式登场。

他的到来,对于陷入绝望的义军残部而言,仿佛是一根最后的救命稻草。

杨鹤虽然被调离了总督实权岗位,但其“主抚”的声望仍在。

他深入各包围圈,不避危险,亲自与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大小头领会面。

他没有盛气凌人,而是摆事实,讲道理。

“尔等皆我大明赤子,若非饥寒所迫,岂愿从贼?”

“如今,首恶己除(他隐晦地提及了那些‘暴毙’的首领),陛下仁德,念尔等受裹挟之苦,愿开一面生路。”

他带来了皇帝最新的旨意:

凡愿放下武器,接受招抚者,一律赦免前罪。

青壮者,需服国家劳役三年,以工代赈,兴修水利,开辟道路,以赎其罪。

老弱者及妇孺,由官府妥善安置,分发田地、粮种,助其重归本业。

并且,陛下特旨,陕西全省,五年之内,免除一切田赋徭役!

这最后一条,如同巨石投入死水,在所有被困的义军士卒心中,激起了巨大的波澜。

免税五年!

这意味着,只要他们肯回去种地,未来五年,所有的收成都将是自己的!不必再担心官吏催科,豪强盘剥!

这对于绝大多数本是农民的义军士卒来说,是根本无法抗拒的诱惑。

他们造反为了什么?

不就是为了能吃一口饱饭,能有一条活路吗?

如今,活路就在眼前。

虽然要服三年劳役,但那是“以工代赈”,至少干活有饭吃,不会再饿肚子。

而且,三年后,就能拥有自己的土地,享受五年的免税!

相比之下,继续跟着那些自身难保、互相倾轧的小头领顽抗下去,只有死路一条。

抵抗的意志,如同阳光下的冰雪,迅速消融。

三、 无条件投降,烽烟暂熄

从九月初到十月底。

在孙传庭的军事压力和杨鹤的招抚政策双重作用下。

被围的各大股义军,几乎是不约而同地,选择了无条件投降。

他们成建制地走出藏身的山谷、密林。

在官军的监视下,按照指令,将武器堆成一座座小山。

然后,登记造册,接受整编。

青壮被单独列出,编为“工程营”,由杨鹤统一调度,准备投入大规模的基础建设。

老弱妇孺则被遣返原籍,或就近安置在荒芜的田地上,由地方官府按计划分发红薯、玉米、土豆等耐旱作物的种苗,以及最基本的口粮和农具。

一场原本可能席卷整个西北、耗空国帑、动摇国本的大型战争。

就这样,在崇祯皇帝的连环计策下——暗刃斩首,孙传庭围困,杨鹤招抚——被近乎完美地消弭于无形。

没有耗费朝廷太多的兵马钱粮(主要花费由内库承担)。

没有造成更大的社会动荡和人员伤亡。

就将数十万“流寇”,转化为了重建陕西的劳动力。

西、 重建家园,希望之种

招抚事宜基本落定后,杨鹤便全身心投入到了组织降卒兴修水利的浩大工程之中。

他并非空谈的文人,深知水利对于陕西的重要性。

利用这数十万免费的、组织度尚可的劳动力,他规划了数条重要的水渠和堤坝,旨在恢复和改善关中等地的灌溉系统。

与此同时,在宋应星的亲自指导和规划下,陕西各地,尤其是遭受破坏最严重的区域,开始大规模推广种植红薯、玉米和土豆。

宋应星带着他的弟子和皇庄带来的熟练农人,奔走于田间地头,向那些刚刚放下武器的降卒和重新获得土地的农民,传授这些新作物的种植技巧。

“此物耐旱,不挑地,亩产极高,乃活命之宝!”

起初,人们还将信将疑。

但当他们看到皇庄试验田里那茁壮成长的藤蔓和植株,听到宋应星条理清晰的讲解,再联想到皇帝“五年免税”的承诺时,希望的种子,终于在这些饱经苦难的人们心中,重新发芽。

五、 帝心深远,格局初定

消息传回北京,朝野为之震动。

许多原本对皇帝重用孙传庭、启用杨鹤、甚至动用“非常手段”抱有疑虑的大臣,此刻也不得不佩服皇帝手段之老辣,布局之深远。

以最小的代价,平息了最大的内患。

并且,将破坏性的力量,转化为了建设性的力量。

崇祯在乾清宫收到孙传庭与杨鹤的联名捷报,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真正的、轻松的笑意。

他走到那幅巨大的大明舆图前,亲手将代表陕西的、那片曾经刺眼的猩红色,缓缓擦去,重新染上了代表安定与希望的淡绿色。

“陕西,稳住了。”

他轻声自语。

内库的钱,没有白花。

暗刃的血,没有白流。

孙传庭的兵,没有白练。

杨鹤的抚,没有白费。

宋应星的种子,也己经播下。

作者“君雨秋”推荐阅读《杀手崇祯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HHK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杀手崇祯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HHK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