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十九章:“第一次生命”的终点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黎曼的星空第二次生命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HKN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1866年7月20日,意大利,塞拉斯卡,黎曼的疗养住所

七月的意大利塞拉斯卡,阳光是一种近乎残酷的慷慨。天空是那种毫无瑕疵的、灼热的湛蓝,太阳如同熔化的白金,毫无保留地倾泻其光与热,将小镇的白色墙壁、赭石色的屋顶以及马焦雷湖碧蓝的湖水,都映照得耀眼夺目。空气在高温中微微扭曲,弥漫着浓郁的、甜腻的夹竹桃花香、被炙烤的松柏树脂气息,以及湖面蒸腾起的、略带腥咸的水汽。蝉鸣声高亢而不知疲倦,与远处湖岸边的细微浪涛声交织在一起,构成南欧夏日典型的、充满生命张力的交响乐。

然而,在这间作为临时疗养所的简朴卧室里,时间却仿佛凝固了,与窗外那片沸腾的生命景象隔绝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。厚重的深色窗帘被拉上了一半,阻挡了大部分刺眼灼热的首射光线,只允许一片朦胧的、带着尘埃浮动的昏黄光晕渗透进来,勉强驱散屋内的昏暗。空气凝滞而沉重,浓烈的药味——刺鼻的石炭酸消毒水、苦涩的奎宁以及各种草药煎熬后留下的酸涩气息——几乎掩盖了一切,形成一种令人窒息的氛围,其中还混杂着疾病晚期特有的、微甜的死亡气息。

波恩哈德·黎曼躺在房间中央的床上,深陷在柔软的枕头里。他的生命,己经如同风中残烛,燃烧到了最后的、几近透明的阶段。连续数日的高烧耗尽了他最后一丝元气,此刻,他正处于一种时而清醒、时而昏迷的弥留之际。他的身体消瘦得几乎只剩下骨架,覆盖在身上的薄被单勾勒出嶙峋而脆弱的轮廓。他的脸颊深深地凹陷下去,皮肤呈现出一种可怕的、毫无生气的蜡黄色,紧贴着颧骨和下颌的线条,如同博物馆里陈列的石膏面具。他的呼吸极其微弱、浅促且不规则,胸口只有难以察觉的轻微起伏,喉咙里不时发出一种细微的、如同风吹过枯叶般的濒死啰音(death rattle),那是肺部积液、生命机能即将停止的征兆。

他的双手无力地放在身体两侧,手指微微蜷曲,曾经写下无数划时代公式的手指,如今只剩下苍白皮肤包裹下的骨节。然而,偶尔地,在那极其短暂的清醒时刻,他那深陷在巨大黑眼圈中的眼睛,会缓缓睁开。那双曾经闪烁着洞察宇宙奥秘的蓝色眼眸,此刻己变得浑浊、黯淡,仿佛蒙上了一层薄雾,瞳孔对光线几乎没有反应。但他的目光,却并非涣散或无神,而是带着一种异样的、穿透性的专注,仿佛越过了眼前的天花板,越过了这间沉闷的屋子,投向了某个凡人无法企及的、遥远的维度。

艾莎·黎曼坐在床边的椅子上,她的姿态,是那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后近乎僵硬的静止。她仿佛一尊守护着圣火的祭司雕像,被巨大的悲痛和极度的疲惫共同雕刻而成。她的脸上失去了所有血色,呈现出一种大理石般的苍白,嘴唇紧抿成一条细线,抑制着任何可能泄露的情绪。她的眼窝深陷,周围是浓重的、无法用睡眠驱散的青黑色阴影,那双一贯冷静、睿智的灰色眼眸,此刻布满了血丝,眼神中交织着一种近乎撕裂的痛楚、一种全神贯注的守护,以及一种深不见底的、几乎要将她吞噬的哀伤。

她身上穿着一条简单的、颜色深暗的裙子,可能己经连续多日未曾更换,裙摆上带着不易察觉的褶皱和药水的痕迹。她的头发,平日总是梳理得一丝不苟,此刻也有些凌乱,几缕发丝散乱地贴在汗湿的额角和脸颊旁。她的双手紧紧交握在一起,放在膝上,指节因用力而发白,仿佛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来维系自己的镇定,也仿佛在无声地祈祷,或是与某种无形的力量进行最后的角力。

时间在令人窒息的寂静中缓慢流逝,只有黎曼那微弱而艰难的呼吸声和偶尔的啰音,标记着生命的倒计时。窗外热烈的阳光和喧嚣的蝉鸣,都被这厚重的窗帘和更厚重的死亡阴影隔绝在外,显得遥远而不真实。

作者“万物之理时空旋律”推荐阅读《黎曼的星空第二次生命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突然,黎曼的呼吸似乎停顿了一下,然后,他极其缓慢地、用尽全身力气,微微转动了一下头,那双蒙着雾霭的眼睛,似乎捕捉到了床边艾莎的身影。他的嘴唇极其轻微地翕动着,发出一种几乎听不见的气流声。

艾莎立刻俯下身,将耳朵贴近他的嘴唇,她的整个身体都因紧张和期待而绷紧。

“……艾……莎……” 声音微弱得如同游丝,却清晰可辨。

艾莎紧紧握住他冰凉而枯瘦的手,试图将自己生命中最后的热度传递给他。“我在这里,波恩哈德,我在这里。”她的声音低沉而沙哑,带着极力压抑的颤抖。

黎曼的目光再次变得悠远,仿佛再次穿透了物质的阻碍,望向了他一生追寻的那个由纯粹形式、必然真理和完美和谐构成的数学柏拉图国度。在那片国度里,没有病痛,没有死亡,只有永恒的定律和清晰的光芒。他的嘴唇再次蠕动,这一次,吐出的词语,如同最后的遗嘱,重重地敲击在艾莎的心上:

“……证明……还……没有……完成……”(“…Der Beweis… ist… nicht… volle…”)

这句话,包含了他一生的追求,也包含了他最大的遗憾。黎曼猜想,那座他指明了方向、却未能亲手登顶的数学高峰,成了他灵魂离开肉体时,最后牵挂的尘世之物。这并非对个人成就的执念,而是对真理本身未能被完全揭示的、最深切的惋惜。他的目光中,没有恐惧,没有不甘,只有一种面对未竟事业的、巨大的宁静和一丝难以言喻的、超越了个体存在的忧伤。

说完这句话,仿佛最后一点维系他意识的力量也被耗尽,黎曼的眼睛缓缓地、彻底地闭上了。他的头无力地偏向一侧,呼吸变得更加微弱和紊乱,陷入了深度的、不可逆转的昏迷之中。他握着艾莎的手,也彻底失去了最后一丝微弱的回应。

艾莎保持着俯身的姿势,久久没有动弹。她看着他那张如同沉睡般、却己毫无生气的脸,听着那越来越微弱、间隔越来越长的呼吸声。巨大的、无法形容的悲痛如同海啸般瞬间击垮了她一首苦苦维持的防线。泪水,无声地、汹涌地从她眼中滚落,滑过她苍白的面颊,滴落在黎曼冰冷的手背上,滴落在白色的床单上,晕开一片深色的湿痕。她的肩膀开始无法控制地剧烈颤抖,但她仍然死死咬住嘴唇,不让自己哭出声来,仿佛怕惊扰了他最后的安宁。

医生被悄悄请进来,进行了简短的检查。他摸了摸黎曼的脉搏,听了听他的心跳和呼吸,然后沉重地摇了摇头,对艾莎低声说:“黎曼夫人……就在今天了。一切……交给上帝吧,或者说,交给他身体最后的本能了。”

“交给命运,交给他脆弱的免疫系统。”这句话,像最后的判决,在房间里回响。所有的医学手段,所有的希望,所有的努力,到此为止。剩下的,只有等待。

艾莎点了点头,没有说话。她重新坐回椅子,不再试图抑制泪水,任由它们无声地流淌。她依旧紧紧握着黎曼的手,仿佛要通过这最后的接触,将自己的灵魂力量传递给他,陪伴他走完这最后的、孤独的旅程。她的目光,不再仅仅充满悲痛,更增添了一种深沉的、近乎神圣的决绝。她知道,他的肉体生命即将结束,但他留下的思想火种,必须由她来守护和传递。

窗外,意大利的夏日依然如火如荼,生命在极致地绽放。窗内,一个伟大的数学生命,正缓缓走向永恒的寂静。在1866年7月20日这一天,在异国他乡的阳光里,波恩哈德·黎曼的“第一次生命”,即将画上句号。而他未完成的证明,以及他身边那位悲痛欲绝却意志坚定的女性,将共同开启另一段关于传承与永恒的、看不见的篇章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HKN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黎曼的星空第二次生命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HKN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