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17章固本培元探病根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中医楚少:从住院医到国医圣手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HTI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中医楚少:从住院医到国医圣手

首次针灸的即时效果如同预期。赵总虽然依旧虚弱,但那股要命的眩晕和恶心感明显减轻,让他终于能稍微平静地躺在病床上,而不是时刻感觉天旋地转、欲呕难忍。

“楚医生,你这针……真神了!”赵总的声音依旧沙哑,但多了几分生气,“比那些止晕药管用多了!”

秘书也在一旁连声道谢,看向楚源的目光充满了信赖。

刘健看着监护仪上平稳的数据和病人明显好转的状态,对楚源点了点头,语气带着鼓励:“效果不错。楚源,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安排?”

周明记录完生命体征,站在一旁,虽然没有再出言质疑,但眼神中的审视并未减少。他倒要看看,楚源这“一时之效”能否持续,又如何应对这棘手的慢性复发问题。

楚源沉稳地回答:“刘老师,针灸缓解了急症,但病根未除。接下来需要中药介入,从根本调理。我需要再详细为赵先生诊察一次,确定方药。”

刘健表示同意:“好,你开方。”

楚源再次坐到床边,这一次,他更加从容。手指搭上赵总的腕脉,细心体味那弦滑之中隐含的虚象;观察其厚腻微黄的舌苔;同时,悄然将【脏腑运行模拟(初级)】的能力催动到当前极限。

在他的“内视”感知中,赵总体内的气机运行图像虽仍模糊,却比单纯望气更为立体。肝经区域的气血流速过快,带着一股灼热上冲之势(肝阳上亢);中焦脾胃区域的“运化”之力显得迟滞,有浊湿黏腻之物堆积(痰浊中阻);而更深层的肾区,则显得有些“光芒”黯淡,供给不足(肾阴亏虚)。这三者相互影响,构成了一个恶性循环——肾水不足无法制约肝火,肝火亢盛灼伤津液炼化为痰,痰浊阻滞又进一步影响脾胃运化,导致气血生化无源,更加重了根本的虚损。

“赵先生,您平时是不是工作压力很大,容易烦躁发怒?应酬也多,喜欢肥甘厚味?”楚源一边收手,一边问道。

赵总叹了口气:“是啊,公司里千头万绪,哪能不急?吃饭也没个准点,经常喝酒。”

“这就对了。”楚源解释道,“您这病,在西医看来是内耳前庭的问题,在中医看来,根源在于长期的劳累和饮食不节,损伤了肝、脾、肾三个脏腑的功能。肝火和痰湿往上冲,扰乱了头面的清阳,所以眩晕;脾胃功能受损,升降失调,所以恶心呕吐。之前西药治标,压下了症状,但肝火未平,痰湿未化,肾阴未补,所以一有诱因,比如劳累、情绪波动,立刻就复发。”

这番深入浅出的解释,将抽象的中医理论与赵总的具体生活联系起来,让他恍然大悟,连连称是。连旁边的秘书也听得不住点头。

周明虽然对“肝火”、“痰湿”这类概念依旧存疑,但楚源逻辑清晰的分析和病人明显的认同,让他无法轻易反驳。

楚源沉吟片刻,提笔开始书写药方。他脑海中闪过数个经典方剂,最终决定以 “半夏白术天麻汤”合 “天麻钩藤饮” 为基础进行化裁。

君药:天麻、钩藤——平肝熄风,针对眩晕主症。

臣药:半夏、白术、茯苓、陈皮——燥湿化痰,健脾和胃,切断痰浊之源。

佐药:栀子、黄芩——清泻肝经郁热;石决明——重镇潜阳,加强平肝之力。

使药:牛膝——引火(血)下行;杜仲、桑寄生——稍佐滋补肝肾,兼顾根本。

这个方子,重点在于“泻实”——强力平肝化痰以治标,同时也稍稍顾及了“补虚”——轻滋肝肾以固本雏形。

他将写好的方子递给刘健:“刘老师,您看这个方子。重在平肝潜阳、化痰熄风,佐以清热和轻微滋补肝肾。”

刘健仔细审阅着方子,他虽然不懂中药性味归经,但能看出配伍结构严谨,药味精简,主次分明。“嗯,思路清晰。就按这个方子先开三剂,观察效果。楚源,你要密切随访,注意患者服药后的反应。”

“明白。”楚源应下。

药方很快由医院中药房配好、煎好。赵总服下第一次汤药后,并未立刻有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自我感觉头脑似乎更清明了一些,那种昏沉沉重的感觉有所减轻。

楚源没有急着再次施针,他告诉赵总,急性症状缓解后,针灸频率可以降低,重点转向药物的持续调理和自身的休养。

然而,正如楚源所料,病去如抽丝。第二天下午,赵总因为一个工作上的紧急电话,情绪有些激动,放下电话后,立刻感到一阵熟悉的眩晕感袭来,虽然远不及之前严重,但也让他心惊胆战。

“楚医生,你看,又来了!”周明第一时间注意到赵总的变化,语气中带着一种“果然如此”的了然,立刻向楚源和刘健汇报。

刘健也看向楚源,眼神带着询问。

楚源并不慌张,他再次为赵总诊脉,发现肝经的弦象更加明显,痰浊之象也有所回升。他平静地对刘健和有些慌乱的赵总说:“刘老师,赵先生,这是治疗过程中的正常反复。情绪波动引动了肝风,导致病情反复,正说明肝气郁结、肝阳上亢是核心病机之一。这也印证了我们之前的判断。”

他调整了针灸方案,再次针刺太冲、行间(肝经荥穴,清泻肝火)等穴,强力平肝,并稍微加大了方剂中平肝药物的剂量。

同时,他运用新掌握的 “固本”针法 ,选取足三里(健脾益气)、三阴交(健脾、疏肝、滋肾)、太溪(滋补肾阴)等穴,行以轻柔的补法,旨在稳固其先后天之本,增强身体自身的调节和抗干扰能力。

“赵先生,治病如同拔河,我们在往这边拉,病邪在往那边拉。您一次情绪激动,就等于给对方加了一把力。”楚源一边行针,一边温和地疏导,“接下来的治疗,不仅需要药物和针灸,更需要您尽量保持心境平和,注意休息和饮食。否则,我们这边费再大力气,也抵不住您不经意间的‘助力’啊。”

赵总闻言,面露惭愧,连连保证会配合。

经过调整治疗和情绪疏导,这次小小的反复很快被控制住。而这次波折,也让赵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问题所在,对楚源的信任感愈发牢固。

周明看着楚源从容应对病情反复,有理有据,措施得当,心中的质疑虽未完全消除,但也不得不承认,楚源对病情的把握和调整能力,确实超出了他的预期。他开始觉得,中医或许并非全无道理,只是他自己还不理解其中的逻辑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HTI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中医楚少:从住院医到国医圣手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HTI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