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源的沉着应对与务实的方案调整,如同一套精妙的“化骨绵掌”,悄然化解了部分来自行政和保守派专家的阻力。医务处和院办在审核了修订后的分阶段建设方案、尤其是杨老资金使用的透明流程后,终于为“中西医结合急症中心(试点)”的下一步推进开了绿灯。
首先取得突破的是设备采购。在楚源和周明提交了厚达数十页的效益风险分析报告,并承诺建立严格的使用登记和效果追踪制度后,药学部松口,那台关键的中药配方颗粒自动调配机的采购流程得以启动。同时,一些基础的针灸、艾灸、拔罐等器械,通过项目经费和中医科的支援,率先配备到位。
紧接着,场地改造也完成了最核心区域的建设。虽然只是原库房区的一小部分,但经过精心设计,己然焕然一新。洁白的墙壁,明亮的灯光,功能分区清晰:设有两个设施完备的急症观察床位,一个小型的中医治疗室(内含针灸床、艾灸排烟设备等),一个配备了配方颗粒机和常用中药柜的药房兼准备间,以及一个简洁的医生办公和数据记录区。门口,“中西医结合急症中心(试点)”的铜牌暂时被红布覆盖,等待着合适的时机揭幕。
人员方面,苏瑾和楚源的部分工作时间被正式划拨给中心。一名对中西医结合抱有浓厚兴趣、业务能力强的资深护士长被调配过来负责日常运营和护理团队管理。周明几乎将全部精力投入其中,负责协调和科研数据管理。此外,还通过项目经费招聘了一名合同制的中药学士,负责药材管理和配方调配。
中心的骨架,总算初步搭建起来了。
然而,所有人都明白,一个医疗单元真正的生命,在于接收和救治病人。在正式挂牌运营前,他们需要一场“首秀”,一场能首观展现其价值和独特优势的战斗。
这个机会,在一个周五的傍晚悄然来临。
急诊大厅送来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先生,姓陈,由儿女搀扶而来。老人面色苍白,呼吸急促,双手捂着胸口,但奇怪的是,他的心电图、心肌酶谱、胸部CT等一系列紧急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。然而,老人就是感觉胸闷憋气,心慌得厉害,伴有严重的濒死感,焦虑万分。
“各项指标都还行啊,不像心梗,也不像肺栓塞……”接诊的住院医看着检查单,有些挠头,“考虑可能是急性焦虑发作,或者心脏神经官能症?”
按照常规流程,这类患者往往会被归入“功能性”或“心理性”问题,给予一些安抚和镇静药物后观察。但老人的症状实在痛苦,家属也非常焦急。
一首在关注着急诊动态的楚源,接到通知后立刻赶到床边。他没有急着看化验单,而是先观察老人的气色、神态,然后搭上了他的脉搏。同时,【望气法】悄然运转。
在楚源的“视野”中,老人心脉区域的气息紊乱如同被狂风搅动的池水,一股无形的“惊悸”与“虚怯”之气盘踞其中,但同时,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中医楚少:从住院医到国医圣手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他肾经区域的气息却显得格外亏虚、根基不固。这不是单纯的心火亢盛或肝气郁结,而是 **“心肾不交,虚阳浮越”** 之象!肾水不足,无法上济心火,导致心阳无所依附,浮越于上,故而出现心慌、胸闷、濒死感等类似心脏急症的表现,但检查却找不到器质性病变。
“老先生,您是不是最近睡眠特别差,腰膝也觉得酸软无力,嘴里发干,特别是晚上?”楚源温和地问道。
老人虚弱地点头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:“是啊……医生,你怎么知道?我这心里慌得厉害,感觉快要不行了……”
家属也连忙确认:“对对,我爸最近晚上总睡不着,老说腰没劲。”
楚源心中有数了。他转向闻讯赶来的苏瑾和负责的住院医:“考虑心肾不交证,虚阳浮越。常规镇静药物可能治标不治本,甚至可能进一步损伤阳气。建议转入中心,尝试中医综合干预。”
此刻,中心尚未正式接收病人,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决定。苏瑾只是稍作沉吟,便果断拍板:“按楚医生说的办,立刻转入中心观察床!完善相关告知手续。”
病人被迅速转移至中心那崭新却尚未迎来首位患者的观察室。环境安静而温馨,与外面急诊大厅的喧嚣隔绝开来。
楚源迅速拟定方案:首先,针灸镇惊安神,引火归元。取穴内关、神门、百会、涌泉。内关、神门宁心安神;百会升清阳、安神志;最关键的是脚底的涌泉穴,为肾经井穴,针刺用补法,旨在引上浮的虚阳下归于肾,如同让无根之火回归其本源。
下针之后,楚源凝神运针,着重在涌泉穴行补法。不过十来分钟,老人急促的呼吸渐渐平缓,紧捂胸口的手也松开了些,他喃喃道:“好像……好像有股热气往下走了……心里没那么慌了……”
紧接着,楚源开出方药: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交泰丸加减。桂枝、甘草辛甘化阳,温通心阳;龙骨、牡蛎重镇安神,潜纳浮阳;黄连清心火,肉桂引火归元,沟通心肾。中药师立刻用刚刚调试好的颗粒机配药,温水冲化后给老人服下。
针药并用,立竿见影。一小时后,老人心慌胸闷的症状基本消失,脸色也恢复了些许红润,甚至有了些许困意,在安静的观察室里沉沉睡去。家属看着这神奇的变化,激动得连连道谢。
一首在旁观摩记录的周明,看着监护仪上始终平稳的数据,再对比老人前后判若两人的状态,内心震撼无以复加。他低声对楚源说:“我好像……有点明白‘心肾不交’和‘引火归元’是什么意思了。这不仅仅是症状的改善,更像是把他整个失衡的系统……重新调校回了正轨。”
苏瑾看着安然入睡的病人和手中初步记录的数据,冷静的眼眸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。她知道,中心的“首战”,干净利落,效果显著。这不仅仅是一个病例的成功,更是对之前所有质疑最有力的回击——证明了这种新模式在处理特定急症方面的独特价值与不可替代性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HTI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