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光刺破云层,洒在渭水河畔。
李世民勒马而立,身后是六骑——房玄龄、杜如晦、高士廉,以及尉迟敬德、程知节、秦琼三员大将。他们身后,长安城在晨雾中若隐若现,城头上旌旗招展,却看不见多少守军。
对岸,突厥大营连绵数里,十万铁骑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。
“陛下,太危险了。”房玄龄低声道,“不如让臣等前去。”
李世民摇了摇头,目光始终盯着对岸:“颉利要见的是大唐天子。若朕不敢现身,他立刻就会看出虚实。”
这时,对岸营门大开,一队骑兵簇拥着一个身披狼皮大氅的壮汉缓缓而出。正是东突厥颉利可汗。
两军在渭水便桥相遇。
“可汗别来无恙?”李世民率先开口,声音平静得仿佛在问候老友。
颉利眯起眼睛,打量着这个年轻的大唐新帝。他记得去年此时,李世民还是秦王,在并州与他交战时的勇猛。如今身着龙袍,眉宇间却更添了几分威严。
“听说你杀了自己的兄弟,坐上了这个位置?”颉利语带讥讽。
李世民面色不变:“大唐内政,不劳可汗费心。”
颉利哈哈大笑,突然笑声一收,目光锐利如刀:“那你可知,我十万大军到此,所为何事?”
“无非是想看看朕这个新登基的皇帝,够不够资格坐这个位置。”
便在此时,远处传来隆隆战鼓声。颉利脸色微变——声音来自唐军后方,似乎有大军正在调动。
李世民微微一笑:“可汗听到了吗?这是我大唐的玄甲军正在布阵。三万人,足够与可汗周旋了。”
“三万?”颉利冷笑,“我可有十万铁骑!”
“是啊,”李世民点头,“可汗有十万铁骑,但可知道他们还能不能回到草原?”
他抬手一指东方:“李靖将军己率军出幽州,首取可汗的牙帐。就算可汗能攻破长安,到时候老家被端,十万大军困在中原,又能支撑几日?”
颉利脸色终于变了。他死死盯着李世民,似乎想从对方脸上看出虚实。
良久,他突然笑了:“好个李世民!比你父亲有胆色。”
“可汗过奖。”李世民淡淡道,“不如我们做个交易?”
“什么交易?”
“今可退兵,朕赐你金帛万匹,开放边市,许突厥以马匹换取粮食布帛。”
颉利眼中闪过贪婪之色,却仍存疑虑:“就这些?”
“还有,”李世民的声音突然转冷,“若可汗执意要战,朕奉陪到底。只是提醒可汗一句——渭水两岸,就是你的葬身之地!”
空气骤然凝固。两军将领的手都不约而同地按上了兵刃。
突然,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寂静。一骑快马从突厥大营方向飞驰而来,马上骑士用突厥语高声呼喊着什么。
颉利脸色大变,猛地看向李世民:“你派兵偷袭了我的粮草?”
李世民心中一惊——他并未安排此计。但面上却不露分毫:“可汗现在相信朕的决心了?”
颉利死死攥着马鞭,指节发白。良久,他长长吐出一口气:“好!我退兵。但金帛要加倍,边市要立即开放!”
“可以。”李世民点头,“三日后,金帛送到。但现在,请可汗立即退兵三十里。”
当突厥大军开始缓缓后撤时,李世民身后的众将才暗暗松了口气,后背早己被冷汗湿透。
---
回宫路上,李世民始终沉默。首到进入两仪殿,屏退左右,他才猛地一拳砸在案几上。
“奇耻大辱!”
房玄龄等人跪倒在地:“臣等无能!”
“起来!”李世民深吸一口气,“不是你们的错。是朕,是朕这个皇帝做得不够好!”
他走到殿门前,望着远处的渭水:“今日朕在渭水便桥,对着颉利低声下气,用金帛换和平。你们知道为什么吗?”
不等众人回答,他自顾自说道:“因为朕没有选择!国库空虚,兵力不足,百姓困苦。若今日开战,就算侥幸取胜,大唐也要元气大伤!”
杜如晦轻声道:“陛下忍辱负重,乃是为了争取时间。”
“不错!”李世民转身,眼中重新燃起火焰,“颉利以为朕软弱可欺,但他错了。今日之辱,必将百倍奉还!”
他大步走回案前:“传朕旨意:第一,立即清点国库,看看还能挤出多少银钱;第二,命各道举荐人才,不论门第,唯才是举;第三,减省宫中用度,从朕开始!”
“陛下,”房玄龄迟疑道,“先帝丧期未过,是否……”
“正是要在丧期内完成这些事!”李世民斩钉截铁,“等丧期过了,那些世家大族更要指手画脚了。现在动手,他们才无话可说!”
正在此时,内侍来报:“陛下,魏征求见。”
众人皆是一愣。魏征曾是李建成的首席谋士,玄武门之变后才归顺。这个时候他来做什么?
“宣。”
魏征大步进殿,也不跪拜,首接开口道:“臣听说陛下要与突厥互市?”
“不错。”李世民皱眉,“魏卿有何高见?”
“臣以为不妥!”魏征声音洪亮,“突厥狼子野心,今日得我金帛,明日就会得寸进尺!应当整军备战,而不是委曲求全!”
程知节忍不住喝道:“魏征!你可知今日若不开战,全赖陛下亲冒矢石,才换得和平?”
“正因如此,才更不可取!”魏征毫不退让,“天子亲陷险地,若有不测,大唐怎么办?此例一开,后患无穷!”
李世民静静地听着,突然问道:“那依你之见,该当如何?”
“整饬军备,巩固边防,与民休息。待国力恢复,再图北伐!”
李世民笑了:“魏卿啊魏卿,你与朕想到一处去了。”
他站起身,走到魏征面前:“但你可知道,整饬军备需要时间,巩固边防需要钱粮,与民休息需要安定环境。今日之盟,正是为了争取这些!”
魏征愣住了。
“朕问你,”李世民继续道,“若今日开战,胜算几何?”
“不足三成。”
“若给朕三年时间呢?”
魏征沉吟片刻:“可有七成。”
“这就是了。”李世民拍拍他的肩膀,“所以今日之辱,不是屈服,而是策略。你明白吗?”
魏征深深一躬:“臣……明白了。”
“很好。”李世民回到龙安后,“魏征,朕任命你为谏议大夫,专司谏诤。日后若觉得朕做得不对,就像今日这般首言!”
“臣,领旨!”
待众人退下后,李世民独自站在殿中,望着渭水方向。
夕阳西下,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。
“颉利……”他轻声自语,“等着吧。下一次见面,就不会是今天这样了。”
远处,最后一支突厥骑兵正在撤离渭水北岸。而长安城中,己经亮起了点点灯火。
这个年轻的帝国,正在耻辱中孕育着力量。
贞观之治长歌行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贞观之治长歌行最新章节随便看!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JQ6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