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48章 盐铁专营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贞观之治长歌行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JQ6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贞观二十西年的初雪,覆盖了长安城的盐市街。陈远志站在新设的盐铁司衙门前,望着街市上稀稀落落的行人,眉头紧锁。

“大人,官盐价格己是私盐的三倍。”盐铁使李诠低声禀报,“再这样下去,官盐就无人问津了。”

陈远志抓起一把官盐。色泽灰暗,结块严重,与他在黑市上见到的雪白私盐判若云泥。

“传令:即日起,所有盐场实行‘晒盐法’,淘汰落后的‘煮盐法’。”

命令刚下,河东盐池就传来急报:盐工暴动,砸毁了新式晒盐场!

陈远志立即赶往河东。现场一片狼藉,晒盐池被捣毁,存储的盐卤流失殆尽。更让他心惊的是,暴动的盐工中混入了突厥人!

“果然有外敌插手。”他对随行的程务挺说。

程务挺是朔方节度使,奉命协助整顿盐政。他检查现场后断言:“这些破坏手法,是突厥死士惯用的。”

审讯被擒的暴徒,供出了一个惊人的内幕:河东盐运使王珪,长期将优质官盐走私塞外,用劣质盐充数。而王珪,是魏王李泰的表弟。

案情重大,陈远志连夜写就奏章。然而奏章送出三天,音讯全无。

反倒是魏王亲自来到河东。

“陈大人,”李泰笑容可掬,“盐政复杂,不必太过较真。有些事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大家都好。”

说着推过一个木箱。打开一看,里面是河东最繁华地段的十间铺面的地契。

“殿下这是要收买本官?”

“是交个朋友。”李泰微笑,“大人若肯行个方便,往后还有重谢。”

陈远志合上木箱:“殿下好意,臣心领。但臣食君之禄,忠君之事。”

李泰笑容骤冷:“但愿大人不会后悔。”

---

魏王走后,陈远志立即整顿盐场。他首先提高盐工待遇,实行“计件付酬”。接着改良制盐工艺,产出雪白细腻的上等盐。

最厉害的一招,是他在各州县设立“平价盐铺”,以成本价销售官盐。这一招首接断了私盐的财路。

三个月后,官盐质量明显提升,价格回落,重新赢得百姓信任。

但对手的反扑来得更快。

这日,陈远志接到急报:河东盐仓失火!

赶到现场时,十万石存盐己化为乌有。更蹊跷的是,守卫盐仓的官兵全部中毒身亡。

“这是灭口!”程务挺怒不可遏。

陈远志在灰烬中仔细搜寻,发现几个未烧尽的油桶——与漕运司纵火案如出一辙。

显然,是同一伙人所为。

他立即下令彻查,却发现所有线索都指向太子府!

“不可能。”程务挺摇头,“太子与魏王势同水火,怎会联手?”

陈远志沉思良久,忽然道:“除非…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。”

这个敌人,就是改革。

---

盐政改革继续推进,但阻力越来越大。

先是盐铁司官员接连遇袭,接着是运输盐队的漕船频频“意外”沉没。最后连陈远志的府邸都遭了贼——不是为财,而是为他收集的盐政证据。

所幸他早有准备,关键证据分别藏在三处。

这日朝会,魏王突然发难:

“父皇!陈远志推行盐政新政,导致盐价飞涨,民怨沸腾!儿臣请罢黜陈远志,以安民心!”

说着呈上几份“万民书”,都是抱怨盐价过高的。

陈远志出列反驳:“殿下可知,如今官盐价格比去年还低了一成?这些所谓万民书,恐怕是有人伪造。”

“伪造?”魏王冷笑,“那请大人解释解释,为何河东盐仓会突然失火?是不是有人要销毁证据?”

这话恶毒至极。连李世民都投来怀疑的目光。

关键时刻,程务挺上殿作证:

“陛下!臣可证明,盐仓失火是有人纵火。这是现场找到的证物——”

他呈上一枚腰牌,上面刻着“魏王府”三个字!

举座哗然。魏王面色惨白,汗如雨下。

李世民震怒,当即下旨:魏王禁足三月,罚俸一年!

经此一事,盐政改革的最大障碍被清除。

---

贞观二十五年的春天,盐政焕然一新。官盐质优价廉,私盐无处遁形,国库盐税收入翻了一番。

但陈远志知道,真正的难题才刚刚开始——铁政。

与盐不同,铁器可以铸造兵器,历来管制最严。但他在核查铁政时,发现大量精铁以“农具”名义流出,最终都流向各位皇子的封地。

“他们这是在私蓄武力啊。”周正声音发颤。

陈远志沉默良久。这个发现比盐政舞弊更加危险。

他深思熟虑后,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推行“铁器专营”,将所有铁器的生产、销售权收归国有。

这个建议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。以太子为首的官员强烈反对,声称这会“与民争利”。

更让陈远志意外的是,一向支持改革的马周也持保留态度:

“远志兄,铁器专营牵扯太广,是否从长计议?”

陈远志明白他们的顾虑。铁器专营不仅触动皇子们的利益,更会影响民生。

但他别无选择。若放任精铁流失,迟早会酿成大祸。

这日,他接到一个神秘邀请:郑婉如约他在终南山一叙。

---

终南山紫阁峰,郑婉如一袭白衣,在云雾中若隐若现。

“大人可知,为何铁政改革阻力最大?”她开门见山。

“请小姐指教。”

“因为铁器可以铸剑。”郑婉如轻声道,“有人要借大人的手,清除政敌。”

“小姐指的是?”

郑婉如取出一封信:“这是太子与突厥往来的密信。他们要用精铁交换战马。”

陈远志心中巨震。太子竟然通敌!

“小姐为何要告诉我这些?”

“因为家父临终前说,大唐可以没有郑家,但不能没有忠臣。”

她顿了顿,眼中含泪:“而且……我不愿见大人被人利用。”

陈远志深深一揖:“多谢小姐。”

有了这个情报,他调整了策略。不再全面推行铁器专营,而是重点管控精铁流向。

这一招十分巧妙。既杜绝了精铁外流,又不影响民生,朝中反对声顿时小了许多。

---

贞观二十五年秋天,盐铁专营全面推行。国库充盈,边军装备焕然一新,大唐军威远震。

李世民在朝会上盛赞陈远志:

“陈爱卿整顿盐铁,功在社稷。朕赐你丹书铁券,世袭罔替!”

这是臣子的最高荣誉。陈远志跪接铁券,心中却无半点喜悦。

他知道,这份荣耀背后,是无数明枪暗箭。而前方的路,只会更加艰难。

离开皇宫时,夕阳如血。陈远志望着巍峨的宫墙,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。

盐铁专营只是经济改革的一环,接下来还有赋税、漕运、科举……他要走的路还很长。

但他相信,只要坚守本心,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。

远方的终南山上,郑婉如白衣飘飘,目送着他的身影消失在暮色中。

这场改革,才刚刚拉开序幕。而更大的风暴,正在酝酿之中。

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贞观之治长歌行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JQ6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贞观之治长歌行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JQ6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