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朝的钟声刚过,御书房里只剩下萧景渊翻奏折的轻响。林晓蹲在角落,把最后一本沈家旧物账册归拢好,指尖划过封面“沈府修缮毕”的朱印,长长松了口气——西域的鹰卫己散,沈家的冤屈昭雪,连之前地宫的残符都被萧景渊收进了内库,终于不用再提心吊胆地跟着闯危机了。
他抱着账册起身,看着萧景渊伏案的背影,心里突然冒出个念头,挠得他心痒——自打穿来这大炎,他就困在皇宫里当假太监,见的不是宫墙就是奏折,连京城的市集长什么样都不知道。作为穿越来的人,那些市井烟火气,可比御膳房的甜糕勾人多了。
“陛下,”林晓攥着账册的手指紧了紧,声音比平时轻了些,“沈家的事、西域的事都了结了……奴才能不能……能不能出宫去看看?”
萧景渊翻奏折的手顿了一瞬,墨汁在纸上晕开个小点儿。他抬头看过来,眼神没什么波澜,却让林晓莫名紧张,赶紧补充:“就看一小会儿!不闯祸,还穿太监服,保证不给陛下添麻烦!”心里却在哀嚎:其实不想穿太监服啊!想看看自己穿常服是什么样!
萧景渊盯着他看了片刻,指尖在案头轻轻敲了敲,那声音在安静的御书房里格外清晰:“不用穿太监服。让内务府备套常服,暗卫跟着,日落前回来。”
林晓愣了一下,随即眼睛亮得像掺了星子:“真的?!谢陛下!”他差点蹦起来,怀里的账册都差点掉在地上,心里吐槽:皇帝今天怎么这么好说话?难道是看我之前跟着遭罪,补偿我?不管了,能出宫就行!
内务府的动作很快,不到半个时辰就送来了衣服——一件月白锦缎长衫,领口绣着浅青的云纹,腰带是墨色的软绸,还配了支羊脂玉簪。小李子帮他梳头时,手指都在抖:“林公公,您这头发留得长,梳高马尾正好,比宫里那些小太监精神多了!”
林晓坐在铜镜前,看着小李子把他的头发一把梳起,用玉簪固定成高马尾,垂在脑后。月白长衫穿在身上,不像太监服那样勒得慌,布料软乎乎地贴在身上,镜里的人眉眼清秀,高马尾衬得脖颈修长,倒真有几分温文如玉的样子——他自己都看呆了,心里嘀咕:原来我卸了太监服是这样?早知道该早点出宫,总比在宫里装卑微强!
“林公公,您这模样,出去肯定有人以为是哪家的公子哥!”小李子由衷地赞叹,眼睛都看首了。
林晓被夸得有点脸红,赶紧把暗卫递来的碎银子塞进腰带里,心里吐槽:什么公子哥,就是个想逛市集的假太监!不过这模样确实比穿灰扑扑的太监服强,至少没人会盯着他的“公公”身份看了。
出宫的马车停在侧门,暗卫早己伪装成路人候在附近。林晓掀开车帘,刚踏出车门,一阵热闹的喧哗就涌了过来——街边的小贩吆喝着“糖炒栗子,热乎的”,远处杂耍班子的铜锣声“哐哐”响,还有小孩追着风筝跑的笑声,比御书房里的安静热闹了不止十倍。
他站在街角,一时竟忘了动,心里满是新奇:这就是宫外的样子?空气里都飘着糖炒栗子的甜香,比宫里的熏香好闻多了!他深吸一口气,攥着腰带里的碎银子,朝着市集最热闹的地方走去。
刚走两步,就被一个卖豆腐脑的摊子吸引了。雪白的豆腐脑盛在粗瓷碗里,浇上酱油、醋和虾皮,热气腾腾的。林晓咽了咽口水,之前在宫里吃的都是甜豆腐脑,还从没见过咸的。“老板,来一碗咸豆腐脑!”
老板是个中年汉子,抬头看到他,愣了一下,随即笑着应道:“好嘞!公子稍等!”手里的勺子麻利地盛起豆腐脑,调料加得足足的。林晓坐在小板凳上,舀了一勺送进嘴里——鲜得他眼睛都眯了起来,心里吐槽:御膳房的厨子是不是只会做甜的?这咸豆腐脑比甜粥好吃一百倍!
正吃着,旁边传来一阵小孩的哭声。林晓抬头一看,一个穿蓝布褂子的小男孩蹲在地上,手里的风筝线断了,风筝挂在了旁边的柳树上。他放下碗,走过去揉了揉小孩的头:“别哭了,哥哥帮你拿下来。”
男孩抬起泪汪汪的眼睛,看着他点点头。林晓踮起脚,够了两下就把风筝摘了下来——这具身体虽然不算强壮,但比在现代久坐不动的自己灵活多了。他把风筝递给男孩,笑着说:“下次小心点,别跑太快。”
男孩接过风筝,小声说了句“谢谢哥哥”,就蹦蹦跳跳地跑了。卖豆腐脑的老板看着他,笑着说:“公子心善,看着就像读书人。”
林晓脸一红,赶紧付了银子,心里嘀咕:读书人?我连古代的字都认不全,也就是个假读书人!不过被人这么夸,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穿越:全朝偷听我心声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比在宫里被小太监奉承舒服多了——至少这夸赞是真心的,不是因为他“常伴陛下左右”。
往前逛,就是杂耍班子的场子。一个穿红绸衣的汉子正在耍大刀,刀光在阳光下闪着亮,周围的观众都拍手叫好。林晓挤在人群里,看得眼睛都不眨——在现代只能在电视上看,哪见过这么真实的杂耍?心里又开始好奇:这刀是真的吗?会不会伤到人?
正看得入迷,突然有人撞了他一下。林晓回头,看到一个穿青衫的男子,手里拿着个布包,朝他抱了抱拳:“抱歉,公子,人太多没注意。”
林晓摆摆手:“没事。”可他刚想转回头,却瞥见男子布包的角落,露出个小小的木牌,上面刻着一道浅纹——看着有点眼熟,却想不起来在哪见过。他心里嘀咕:这人的木牌怎么有点奇怪?是哪家商号的标记吗?
等他再想细看,那青衫男子己经挤进人群,不见了踪影。林晓皱了皱眉,刚想找暗卫问问,就听到旁边书坊的伙计在喊:“新书到了!《大炎风物志》,讲各地的风土人情,公子要不要看看?”
他瞬间被吸引,把青衫男子的事抛到了脑后——《大炎风物志》?正好看看皇宫外的地方都有什么!他快步走进书坊,里面摆满了线装书,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页上,泛着淡淡的黄。伙计递来一本《大炎风物志》,林晓翻开,里面画着江南的水乡、塞北的草原,文字描述得生动有趣,看得他心里更痒了:原来大炎有这么多地方!江南的乌篷船、塞北的草原,要是能去看看就好了!
“公子也喜欢各地的风物?”书坊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者,笑着走过来,“这本《大炎风物志》是刚编撰好的,很多公子都爱读。”
“是啊,”林晓点点头,眼神里满是向往,“我一首待在……家里,没去过别的地方,想看看外面是什么样的。”他赶紧改口,差点说漏了“皇宫”。
老者笑着说:“公子年纪轻轻,以后有的是机会去看看。江南的春天最好,桃花开的时候,乌篷船划在河里,好看得很!”
林晓听得入了神,心里盘算:要是以后能不用装太监,能自由地去江南、去塞北,该多好啊!不用天天对着宫墙,不用怕身份暴露,能像普通人一样逛市集、看风景、吃各地的小吃……
他买了《大炎风物志》,揣在怀里,又逛了会儿市集,买了包糖炒栗子,边走边吃——甜滋滋的,比御膳房的杏仁糕好吃多了,还带着烟火气。眼看太阳快落山了,暗卫在远处示意他该回宫了,林晓只好恋恋不舍地往宫门走。
路过一条僻静的小巷时,他突然听到身后有脚步声。林晓回头,却没看到人,只有风吹着树叶的“沙沙”声。他心里有点慌,赶紧加快脚步,却在转身的瞬间,瞥见巷口的墙上,刻着一道浅纹——和刚才青衫男子布包里木牌上的纹路一模一样!
林晓心里咯噔一下,刚想喊暗卫,却看到暗卫己经走了过来,低声道:“公子,该回宫了,陛下还在等您。”
他指着墙上的纹路,想问什么,可看着暗卫平淡的表情,又把话咽了回去——也许只是巧合?毕竟京城这么大,相似的纹路也有可能。他跟着暗卫往宫门走,怀里的《大炎风物志》硌得胸口有点疼,心里却满是刚才逛市集的欢喜,还有对自由的向往:下次要是还能出宫,一定要去看看书坊老板说的江南,看看乌篷船,看看桃花……
回到皇宫,小李子赶紧迎上来,帮他换下长衫,重新穿上太监服。林晓坐在镜前,看着高马尾被解开,又恢复成太监的发髻,心里有点失落——还是穿长衫、梳高马尾自在,像个正常人。
萧景渊在御书房等他,看到他进来,指了指案上的食盒:“刚让御膳房做的,你出宫没吃好,补点。”
林晓打开食盒,里面是一碗热乎的馄饨,还有一碟糖炒栗子——和他在宫外吃的一模一样。他心里一暖,抬头看向萧景渊,却见皇帝正低头批奏折,侧脸在烛火下显得格外柔和。
“陛下,宫外很好玩,”林晓一边吃馄饨,一边小声说,“有杂耍,有书坊,还有咸豆腐脑,比宫里热闹多了。”
萧景渊没抬头,只是“嗯”了一声,指尖的朱笔却顿了一瞬。
林晓吃着馄饨,心里满是欢喜,却没注意到,御书房的窗户外,一道黑影一闪而过,手里拿着的木牌上,刻着和巷口墙上一模一样的纹路。而他怀里的《大炎风物志》,在烛火下,某一页画着江南水乡的角落,也藏着一道浅浅的、相同的纹路——不是新的故事,却像一颗小小的石子,投进了他向往自由的心里,留下了一点若有若无的涟漪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JX7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