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书房的墨香混着窗外飘来的槐花香,在晨光里漫开。林晓握着墨锭慢慢研磨,心思却早飞到了三日后的御花园假山下——穿青色长衫的人是谁?为什么有和他一样的金属片?那行“假山下见”的小字,是陷阱还是真能解开所有疑问?他越想越乱,墨汁都磨出了砚台,溅在素色的太监服袖口上,留下一团黑渍。
“完了,这衣服又得洗了。”林晓赶紧用帕子去擦,心里吐槽,“内务府的洗衣婆子肯定又要念叨,说我不爱护衣服。可谁让这些破事总勾着我心思?系统任务还剩两天,御猫没影,神秘人没线索,连磨墨都能走神,我这假太监当得也太憋屈了!”
正懊恼着,殿外传来总管太监的通报:“陛下,宰相张大人求见。”萧景渊放下朱笔,淡淡道:“让他进来。”林晓赶紧退到角落,低着头假装整理案上的奏折,耳朵却悄悄竖起来——张宰相是朝堂重臣,平时很少来御书房,今天来肯定有要事,说不定和之前的奏折乱象有关。
张大人穿着藏青色的朝服,须发皆白,却精神矍铄。他躬身行礼后,递上一本奏折:“陛下,江南水患的赈灾粮款己核算清楚,臣特来呈奏。”萧景渊接过奏折,翻开看了两页,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——这奏折的字迹虽不算潦草,却也歪歪扭扭,有些数字看得费劲。
林晓躲在角落,一眼就认出这是户部李大人的笔迹,心里忍不住吐槽:“李大人这字比工部王大人强点有限!赈灾粮款是大事,数字写得这么模糊,万一算错了,江南百姓吃什么?这些官员就不能好好练字吗?陛下天天看这种奏折,眼睛迟早要近视!”
他没察觉,自己的心声像一缕轻烟,竟悄悄飘到了张大人耳边。张大人原本正等着皇帝回话,突然觉得脑子里莫名冒出“字迹模糊”“算错粮款”的念头,像是自己琢磨出来的似的。他愣了一下,下意识看向案上堆叠的其他奏折,目光落在最上面那本工部王大人的奏折上——封皮的“王”字缺角,墨迹晕染,一看就写得匆忙。
“陛下,”张大人往前走了一步,指着那本奏折道,“臣刚才路过尚书房,见小吏整理奏折时,不少文书字迹潦草、格式混乱,甚至有数字模糊不清的情况。军国大事与百姓生计皆系于奏折,如此潦草,恐生误读,耽误要事啊。”
萧景渊抬眼看向张大人,眼神里闪过一丝了然——他早察觉奏折乱象,只是没找到合适的时机整改,如今张大人提出来,正好顺水推舟。林晓在角落听得眼睛瞪圆:“宰相怎么跟我想的一样?难道他也觉得奏折字迹差?还是……他听到我心里的吐槽了?”
这个念头刚冒出来,林晓就赶紧掐灭——怎么可能?心声哪能被别人听到?肯定是宰相自己也发现了问题。他偷偷松了口气,却没注意到张大人看向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探究——刚才那股“心声”,似乎就是从这个年轻太监身上飘来的?
萧景渊没点破,只是对张大人道:“卿所言极是。此事确实该整改,你觉得该如何处置?”张大人躬身道:“臣以为,可由内务府拟定文书规范,明确字迹、格式要求,下发各府衙,一月后核查,不合格者重写;同时选拔书法好的小吏,在尚书房设‘校阅岗’,提前筛选潦草奏折,避免误呈陛下。”
“准奏。”萧景渊点头,“此事就交由卿负责,尽快落实。”张大人领旨谢恩,又奏报了几件朝堂琐事,才躬身退下。路过林晓身边时,张大人特意放慢脚步,隐约又“听”到一句吐槽:“终于要整改了!以后不用再看那些鬼画符似的奏折,陛下也能省点心了。”
张大人心里更疑惑了——这太监的想法,竟和自己不谋而合?难道是陛下身边人,平时看得多了,也懂朝堂事?他没多问,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林晓一眼,转身离开了御书房。
林晓被看得浑身不自在,心里嘀咕:“宰相看我干什么?难道我刚才吐槽太大声了?尘寂之君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还是他发现我擦墨渍的袖口?”他赶紧低头整理奏折,想把这事抛在脑后,却又想起御猫的事——系统任务还剩两天,进度1/3,再找不到猫,任务就失败了。
“不行,得再去御花园找找。”林晓打定主意,跟萧景渊告假,说要去“查看御花园的槐花是否新鲜”。萧景渊没多问,只让他“早去早回”。林晓揣着小鱼干,快步往御花园走,心里祈祷:“御猫啊御猫,你就出来吧!我给你带了最好的小鱼干,撸完我就走,绝不打扰你晒太阳!”
刚走到假山下,就看到那只灰白鸽子停在石洞旁,嘴里叼着个竹管。林晓心里一紧,左右看了看没人,赶紧走过去。鸽子把竹管放在他脚边,“扑棱”一下飞走了。他捡起竹管,打开一看,里面的纸条上画着一个简单的地图——标注着从假山到尚书房后巷的路线,末尾还有个小小的“青”字。
“这是让我去尚书房后巷?”林晓心里疑惑,“难道穿青色长衫的人在那里等着?还是有新的线索?”他犹豫了一下——去还是不去?万一有陷阱怎么办?可如果不去,之前的疑问永远解不开,三日后的约定也没底。
“拼了!”林晓把纸条藏进怀里,按照地图的指引,绕着御花园的小路往尚书房后巷走。后巷很僻静,只有几棵老榆树,地上落满了枯叶。他刚走到巷口,就看到墙角放着一个小小的木盒,和上次在假山下看到的一模一样。
林晓左右看了看,没发现人影,才慢慢走过去,打开木盒——里面没有别的,只有半块金属片,和他怀里的那半块正好能拼在一起!拼成完整的金属片后,上面的花纹清晰起来,竟和玉佩上的纹路完全吻合,还多了一行小字:“玉佩为钥,启漕运志秘页。”
“玉佩是钥匙?能打开《大炎漕运志》的秘密书页?”林晓心里一震,手里的金属片差点掉在地上。他赶紧摸出怀里的玉佩,将玉佩贴在金属片上——两者接触的瞬间,发出淡淡的绿光,照亮了巷口的墙角。
绿光消失后,墙角的一块石头轻轻弹开,露出一个小小的暗格。林晓蹲下来一看,暗格里放着一张泛黄的纸,上面画着复杂的路线图,标注着“漕运暗道”“粮仓秘库”等字样,末尾还有一行模糊的字迹:“前朝余孽藏粮于此,待时机……”
“前朝余孽?藏粮?”林晓心里咯噔一下,手里的纸都在抖,“难道这和之前的前朝余孽有关?他们藏粮在漕运暗道里,想干什么?是要谋反吗?”他刚想把纸藏起来,突然听到巷口传来脚步声——是刘太监带着两个小太监巡逻!
“谁在那里?”刘太监的声音带着警惕,脚步声越来越近。林晓心里一慌,赶紧把纸塞进暗格,推回石头,抱着金属片和玉佩往巷尾跑。巷尾有个小小的角门,他推开门冲出去,正好撞见来送文书的小吏。
“林公公?你怎么从这里出来?”小吏愣了一下。林晓喘着气,随便找了个借口:“我……我找御猫,不小心走到这里了。”说完,不等小吏追问,就快步往御书房跑,心里满是惊悸——刚才差点被刘太监抓到,还发现了前朝余孽的藏粮线索,这事太大了,要不要告诉陛下?
回到御书房,萧景渊还在批奏折。林晓站在角落,心里反复挣扎:告诉陛下,怕自己被卷入更深的麻烦;不告诉,万一前朝余孽真的谋反,后果不堪设想。他摸了摸怀里的金属片和玉佩,又想起三日后的约定,心里更乱了。
就在这时,系统突然弹出提示:【新手任务剩余时间:1天12小时,当前进度:1/3,请尽快完成任务,否则任务失败】。林晓心里一沉——御猫还没找到,又多了前朝余孽的线索,这两天怕是别想安生了。
他抬头看向窗外,那只灰白鸽子正停在屋檐上,盯着他看。林晓心里突然有种预感:三日后的假山下,不仅能见到神秘人,说不定还能揪出前朝余孽的线索,而他这个只想撸猫完成任务的假太监,恐怕再也没法置身事外了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JX7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