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9章 东行漫记

小说: 游戏的战争   作者:野人参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游戏的战争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K4E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***

##

契机来得比预想的更快,也更突然。

就在唐山琢磨着如何利用那杆藏起来的德制步枪做点文章时,盐亭县城的平静被打破了。来自东面梓潼县的消息如同插了翅膀,飞快地传遍了“义”字口的各个角落:一股实力不俗的土匪,趁着保路运动导致的地方防务空虚,围攻梓潼县城,形势危急。梓潼县的袍哥码头向周边兄弟码头发出了求援信号。

“悦来茶馆”里灯火通明,议论纷纷。支援与否,成了摆在“义”字口各位大爷面前的难题。支援,能彰显“义”字口的名声,扩大影响力,但也要付出实实在在的代价;不支援,则难免被江湖同道耻笑,坏了袍哥“讲义气”的名头。

最终,雷大爷拍了板:支援!但规模要控制。主力“护商队”要保卫盐亭根本,不能轻动。这“支援”的任务,顺理成章地,又落在了城防营补充队的头上。

用刘五哥私下里略带讥诮的话说:“让那些吃闲饭的也活动活动筋骨,死了不心疼,立了功是码头的。”

命令传到营地时,张哨官的脸苦得像刚吞了黄连。但雷大爷的令箭他不敢违抗,只能一边骂娘,一边开始点兵点将。

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,张哨官这次点将,竟然把唐山和他的二十三人小队,列入了出征名单,甚至还给了唐山一个临时“棚长”的名头,负责指挥他自己这二十三人,外加另外临时拨给他的七八个歪瓜裂枣的老兵——算是凑足了三十人的编制。

“唐棚长,” 张哨官当着众人的面,皮笑肉不笑地说,“你和你的人,上次王家庄没捞着仗打,这次机会来了!好好表现,别给老子,别给‘义’字口丢人!”

唐山心里明镜似的。这哪里是重用,分明是把他架在火上烤。支援路途不近,风险未知,把他这个“刺头”和一群新兵蛋子推出去,既能消耗他的力量,又能试探他的成色,赢了是张哨官指挥有方,输了是他唐山无能,怎么算都不亏。

但他没有选择,也无法拒绝。这同样是他等待的机会——一个脱离营地,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下锻炼队伍,并有可能获取战利品和声望的机会。

“属下遵命!” 唐山抱拳领命,脸上看不出喜怒。

出征前的准备一片混乱。补充队本就物资匮乏,所谓的准备,不过是把最后那点发霉的米粮分下去,每人多配发了三五发子弹——这对很多人来说己经是笔“巨款”了。武器依旧是五花八门,唐山手下那十几条枪算是好的,新拨来的那几个老兵,有的拿着大刀长矛,有的甚至只有一根削尖了的木棍。

第二天拂晓,一支由张哨官亲自“率领”(他依旧骑着那匹瘦马,走在队伍最安全的中段),人数约摸一百五十人的乌合之众,乱哄哄地开出了盐亭县西城门,踏上了东去梓潼的官道。

离开相对安全的城墙,进入因世界扩大而显得格外空旷、陌生的原野,队伍里的气氛立刻变得不同。之前的散漫和麻木被一种对未知的恐惧所取代。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抓紧了手中的武器,脚步也变得谨慎起来。

唐山将自己的三十人队伍安排在行军序列的中后部。他让山猫带着两个最机灵的新兵在前面一里左右探路,疤子带着几个原来山里的老兄弟殿后,自己则走在队伍中间,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。

官道年久失修,坑洼不平,在广袤的丘陵和田地间蜿蜒。时值夏末,天气依旧闷热,太阳升起来后,更是晒得人头皮发麻。汗水浸透了破烂的军衣,粘在身上,又痒又腻。

行军不到一个时辰,队伍就开始显露出疲态。那些平日里缺乏锻炼的老兵油子最先开始叫苦连天,脚步拖沓,队形也变得松散。张哨官在马上骂了几声,见效果不大,也就懒得再管,只顾着自己躲在亲信围成的小圈子里,躲避着日头。

相比之下,唐山这支队伍反而显得有序一些。他强制要求手下人保持相对紧凑的队形,轮流帮忙背负一些公共的物资(主要是那点可怜的口粮和一口铁锅)。他不断地低声提醒:

“注意脚下,别掉队!”

“水省着点喝!”

“眼睛都给我放亮一点,看两边林子!”

他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。新兵们虽然也累,也怕,但看到头儿始终保持着警惕,心里莫名地有了一丝主心骨,咬着牙跟着。那几个临时拨来的老兵起初还有些不服管,偷奸耍滑,被疤子瞪着眼睛低声威胁了几句后,也老实了不少。

中午时分,队伍在一片小树林边停下来休息。众人如同散了架一般,瘫倒在地,拼命喝着水壶里所剩不多的水。张哨官和他的亲信则找了片阴凉地,拿出自带的干粮和水囊,自顾自地享用起来,丝毫没有与部下同甘共苦的意思。

唐山没有休息,他带着山猫,在休息地周边转了一圈,查看了地形。“这地方不行,林子太密,容易被人打埋伏。休息两刻钟,继续往前走,前面有条小河,地势开阔点,在那里埋锅造饭。”

他的判断得到了山猫的认同。回到队伍,他立刻下令。手下人虽然疲惫,但还是挣扎着起身。那几个临时拨来的老兵怨声载道:

“走不动了!歇会儿咋了?”

“就是,当官儿的在享福,让我们拼命……”

疤子眼睛一瞪就要发火,被唐山拦住。

唐山走到那几个老兵面前,冷冷地看着他们:“想死,就留在这儿。不想死,就跟着走。林子里面有没有土匪的眼线,谁说得准?被摸了哨,掉了脑袋,别怪我没提醒。”

他的话带着寒意,让那几个老兵打了个激灵,看了看幽深的树林,最终还是骂骂咧咧地爬起来,跟上了队伍。

果然,又前行了三西里地,一条清澈的小河出现在眼前,河边地势平坦开阔,视野极佳。在这里生火做饭,安全性大大提高。

众人七手八脚地埋锅造饭,依旧是那点掺了砂石的糙米和盐水煮野菜。但走了一上午,饥肠辘辘,这猪食一样的东西也变得格外香甜。

吃饭的时候,唐山注意到队伍里一个年纪很小的新兵,看着手里的饭,偷偷抹眼泪。他记得这小子,叫豆子,才十六岁,是被拉壮丁来的。

“哭啥?” 唐山坐到他旁边。

豆子吓了一跳,连忙擦眼泪:“没……没哭,唐……唐棚长。”

“想家了?”

豆子低下头,鼻子抽动了一下。

唐山叹了口气,没再说什么,只是把自己碗里一块稍微厚实点的野菜饼子掰了一半,塞到他手里。“吃吧,吃饱了才有力气走路。活着,才能回家。”

豆子愣住了,看着手里那半块饼子,眼泪掉得更凶了,但最终还是低着头,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。

这个小插曲,被周围不少手下看在眼里。虽然没人说什么,但一种微妙的气氛在悄然改变。

下午的行军更加艰难。太阳毒辣,路途似乎没有尽头。不断有人中暑倒下,队伍行进速度越来越慢。张哨官除了催促,毫无办法。

唐山也感到双腿如同灌铅,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。他不断鼓励着手下,甚至帮着那个叫豆子的新兵背了一会儿枪。

“唐哥,这样走太慢了,天黑前到不了预定的宿营地。” 山猫从前面探路回来,担忧地报告。

唐山看了看天色,又看了看身后这支疲惫不堪、士气低落的队伍,咬了咬牙:“不能停!通知下去,再坚持一下,到了前面那个废弃的土地庙,我们就宿营!”

消息传下去,引起一片哀嚎,但无人敢公开反对。

当天色彻底黑透,队伍终于抵达了那个破败不堪、只剩残垣断壁的土地庙。所有人都累瘫了,连抱怨的力气都没有。

选择这里宿营是无奈之举,但唐山依旧不敢大意。他安排了双岗,明哨暗哨结合,由疤子和山猫亲自负责。他自己则几乎一夜未眠,不时起身巡查,听着旷野里各种不知名的虫鸣和野兽嗥叫,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危险。

第二天,第三天……行军在重复的疲惫、紧张和琐碎的麻烦中继续。掉队、生病、以及偶尔出现的流民溃兵带来的小规模紧张对峙,都在考验着这支队伍的韧性和唐山的指挥能力。

唐山展现出了与他年纪和出身不符的沉稳与细致。他事无巨细,从饮水分配、营地选择、岗哨布置,到处理内部小摩擦、鼓舞低落士气,都亲力亲为。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小头目,更像是一个在困境中竭力维持着团体生存的家长。

他的手下,包括那些起初不服管的老兵,也在这个过程中,慢慢对他产生了一种依赖和信任。他们发现,这个年轻的棚长,或许不够凶狠,但足够谨慎;或许没有背景,但愿意承担责任;或许给不了他们荣华富贵,但至少在努力带着他们活下去。

第五天下午,疲惫不堪的队伍终于抵达了梓潼县地界。远远地,己经能听到隐约的枪声,看到天际线处升起的缕缕硝烟。

战斗,近在眼前。

张哨官下令在离县城十里外的一处丘陵地带扎营,派人前去与梓潼方面联络。

站在丘陵上,望着远处被围的县城,再看看身边这群经过数日行军、更加狼狈但眼神中却多了几分历练和沉毅的手下,唐山知道,真正的考验,马上就要来了。

他摸了摸腰间那杆汉阳造的枪机,目光沉静。

这支东拼西凑的队伍,能否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生存下来,并抓住那渺茫的机会?答案,即将在梓潼城下揭晓。

游戏的战争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游戏的战争最新章节随便看!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K4E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游戏的战争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K4E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