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晨说要派小分队出去闹,动作那是相当快。
没两天,几支精干的“敌后武工队”就组建好了。每队十几个人,都是从原赤卫营和熟悉地形的原黑山军老兵里挑出来的好手,机灵,胆大,腿脚利索。
队长基本都是识点字、脑子活的教导员或者原红星寨的骨干。
陈晨和诸葛瑾亲自给他们做最后的动员。
“同志们,兄弟们!”
陈晨看着眼前这群眼神热切的汉子,
“这次出去,任务很重,也很危险。不是让你们去跟官军硬拼,是要你们像钉子一样,扎到敌人的地盘里去!”
一个原黑山军出身的队员大咧咧地问:“主公,是不是让俺们去抢官府的钱粮?”
“抢个屁!”
陈晨笑骂,
“就知道抢!记住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没?咱们是去发动群众,宣传政策!告诉外面的老百姓,咱们红星寨是干啥的,咱们‘打土豪、分田地’、‘不纳粮’!把他们争取到咱们这边来!”
另一个队员挠头:“先生,咋发动啊?俺嘴笨,不会说。”
“不会说就学!发传单!帮老百姓干活!看到有地主老财或者贪官污吏欺负人,找准机会,给他来个狠的!用咱们的‘小宝贝’!”
陈晨比划了个爆炸的手势,
“动静搞大点,让官军睡不着觉就行!”
诸葛瑾补充道:“切记,安全第一。情况不对,立刻撤离。以骚扰、宣传为主,不可恋战。”
队员们似懂非懂,但都使劲点头。
陈晨又给他们配发了“装备”:
每人一把短刀或匕首,几张写满“打土豪分田地”、“红星寨为穷人做主”之类口号的粗糙麻纸传单,还有一小包用油纸包好的黑火药,上面插着引线,叮嘱他们关键时刻用来制造混乱或者破坏。
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,这几支武工队,像幽灵一样,悄无声息地溜出了黑山,消失在茫茫夜色中。
几天后,冀州西部靠近太行山的一个小村子里。
村民们正愁眉苦脸地蹲在村口,里长和几个衙役拿着鞭子,挨家挨户催缴新加的“剿匪捐”。
“快点!磨蹭什么!黑山出了巨寇,朝廷要派大军征讨,这钱粮谁也不能少!”衙役头子挥舞着鞭子,抽打着一个动作稍慢的老农。
老农捂着胳膊,敢怒不敢言。
就在这时,村外树林里突然传来几声尖锐的唿哨。
紧接着,十几支绑着传单的箭矢“嗖嗖”地射了过来,钉在村里的土墙和树干上。
“什么人?”衙役们吓了一跳,慌忙抽出腰刀。
树林里有人大喊:“红星寨天兵到此!专杀贪官污吏!不纳粮,不服役!”
声音在夜色中回荡,听起来人不少。
衙役们面面相觑,脸色发白。红星寨?那不是黑山巨寇吗?怎么跑到这儿来了?
没等他们反应过来,树林里又传来“轰”一声闷响,一团火光闪过,像是打雷一样。
“妈呀!天雷!”一个衙役吓得腿一软。
“快跑啊!红星寨打过来了!”不知谁喊了一嗓子,衙役们和里长也顾不上了催捐了,连滚带爬地往县城方向跑。
村民们也吓得不轻,但看到衙役跑了,都松了口气。
有人大着胆子,拔下墙上的箭,取下传单。
虽然大多不识字,但上面画着的简单图案——一个拳头砸倒一个戴官帽的,旁边是稻谷和土地——意思好像能看懂。
“这……这是啥意思?”
“好像是说……有人帮咱们打官府,分田地?”
“真的假的?黑山里的好汉?”
类似的场景,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,在冀州、并州边境的好几个村庄外上演。
有时是夜里突然出现传单和喊话,有时是某个为富不仁地主家的粮仓莫名其妙起了小火,有时是下乡催税的衙役被不知哪里来的冷箭射伤了坐骑,或者干脆被套了麻袋揍一顿。
消息零零散散地传开。
“听说了吗?黑山那边出了伙义军,叫红星寨,替咱们穷人出头!”
“他们真不纳粮?”
“谁知道呢?不过前村老王头说,他亲眼看见官差的马被吓惊了,把官差摔了个狗吃屎,哈哈!”
“要是真能不纳粮就好了……”
老百姓们将信将疑,但“红星寨”和“不纳粮”这几个字,算是悄悄传开了。
官军那边也接到了报告。
一开始,只是些“小股流寇骚扰”的消息,没引起太大重视。皇甫嵩正忙着调兵遣将,准备对黑山发动总攻,没空理会这些“癣疥之疾”。
首到他设在后方的几个小型物资转运站接连被袭扰,虽然损失不大,但搞得人心惶惶,运输效率大减,他才开始注意到这股背后的“阴风”。
“又是这个陈晨!”皇甫嵩看着地图上被标注出来的骚扰地点,气得首拍桌子,“正面打不过,就玩这种下三滥的手段!”
他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,去清剿这些神出鬼没的“跳蚤”,加强后方巡逻和重要节点的守备。
这样一来,准备用于正面进攻的力量,无形中被削弱了一些。
红星寨派出去的武工队,就像在皇甫嵩这头暴躁公牛的身后,放了几只不停叮咬的牛虻,虽然不致命,却成功地让他分了心,烦不胜烦。
陈晨通过系统,看着地图上那些代表“我方影响力”的微弱光点在一些村庄闪烁,虽然还很弱小,但确实在扩散,满意地灌了口凉水。
“嘿嘿,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这才哪到哪!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KMV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