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的雪下得又急又密,把训练基地的屋顶染成一片白。陈默推开青训营宿舍的门时,林小满正趴在桌上写东西,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,混着窗外的落雪声,像首安静的歌。
“还没睡?”陈默把手里的保温桶放在桌上,揭开盖子,热气瞬间弥漫开来,“刘磊熬的羊肉汤,趁热喝。”
小满抬起头,鼻尖冻得通红,手里的笔记本上写满了战术分析,最后一页却画着个歪歪扭扭的五角星,旁边标着“星火”两个字。“默哥,”他接过汤碗,眼睛亮得惊人,“我刚才在想,等明年春季赛打完,咱们回老器材室聚聚吧?我想看看你们当年写在墙上的字。”
陈默笑了,坐在他对面的床沿:“没问题。不过得让陆然带上吉他,刘磊……就算了,他上次说要在器材室煮火锅,差点把消防队招来。”
小满的笑声混着汤碗碰撞的轻响,在小小的宿舍里荡开。陈默看着他,突然想起十年前的自己——也是这样,在雪夜的训练室里,对着战术板发呆,肖飞会偷偷递来半包辣条,陆然的吉他声会从隔壁飘过来,刘磊总在窗外喊“该吃夜宵了”。
时光真是奇怪的东西,明明走得那么快,却把这些细碎的瞬间酿得像酒,越久越香。
***年后的春季赛,林小满带领的青训队拿了亚军。颁奖台上,他抱着奖杯说的第一句话就是:“感谢我的教练陈默,还有星火战队的各位前辈。他们教会我,比冠军更重要的,是一起扛过的日子。”
台下的陈默笑着鼓掌,眼角却有点热。肖飞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这小子,跟你当年一个样,领奖词都带着股傻气。”
“总比你强,”陈默回怼,“当年你拿MVP,对着镜头说‘感谢食堂阿姨的红烧肉’,被粉丝笑了半年。”
陆然抱着吉他走过来,琴弦上还缠着彩带:“别吵了,老地方的火锅该备着了。我刚给阿哲打电话,他说要带太阳村小学的孩子们一起来,让他们也见识下‘冠军的秘密基地’。”
老器材室比记忆中更破旧了些,墙皮又剥落了几块,铁架床的栏杆锈得厉害,却被陆然找人刷了层新漆,红得亮眼。刘磊果然在角落里支起了小火锅,咕嘟咕嘟的汤声里,飘着羊肉和白菜的香气。
孩子们围着墙上的“星火战队必胜”叽叽喳喳,林小满站在木箱边,摸着那个缺了口的搪瓷缸,突然说:“默哥,我能在旁边补句话吗?”
“写吧。”陈默递给他马克笔,“这墙早就该添点新东西了。”
小满踮起脚,在老字的旁边写下“青训队,加油”,字迹稚嫩却有力,像棵努力往上长的小树。
陆然拨动吉他弦,唱起了那首改了无数次的《向日葵与星星》,孩子们跟着拍手,刘磊的跑调歌声混在里面,竟意外地和谐。肖飞举着手机录像,镜头扫过墙上的新旧字迹,扫过沸腾的火锅,扫过陈默含笑的脸。
“对了,”阿哲突然想起什么,从包里掏出个泛黄的本子,“这是当年陆然写废的歌词,我在老训练室的抽屉里找到的。”
本子上的字迹龙飞凤舞,还画着不少涂鸦——有刘磊啃鸡腿的样子,有肖飞打游戏时皱眉的表情,最后一页写着半首诗:
“雪落满训练室的窗
我们的影子被灯光拉长
键盘敲出的不是代码
是没说出口的
年少轻狂”
陆然接过本子,指尖划过那些字迹,突然笑了:“当年总觉得能写出惊天动地的歌,现在才发现,最好的诗,早就写在那些日子里了。”
火锅的热气模糊了眼镜片,陈默摘下眼镜擦了擦,再戴上时,正好看见林小满和孩子们挤在铁架床上,模仿着他们当年的样子,盖着件队服当被子,叽叽喳喳地说要拿全国冠军。
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,落在器材室的破窗上,簌簌作响。陈默举起杯中的白酒,和肖飞、陆然、刘磊、阿哲碰在一起,清脆的响声里,仿佛能听到时光的回声——
那是十年前,五个少年挤在这间屋里,说要一起拿冠军的声音;
是训练到凌晨,啃着冷馒头说“明天继续”的声音;
是退役那天,砸碎酒瓶说“不干了”的声音;
是首播间里,无数人说“谢谢你们教会我热爱”的声音。
这些声音混在一起,酿成了杯最烈的酒,敬过去,也敬将来。
陆然又开始弹吉他,这次唱的是首新歌,调子很轻,像雪落在地上:
“时光会老,故事会长
我们的名字,会被新的人讲
但那间屋里的光
永远亮在,年少的地方……”
陈默靠在木箱上,看着眼前吵吵闹闹的人群,突然觉得,所谓圆满,不是非要把诗写完,而是那些没写完的句子,会被后来的人接着写下去;不是非要永远站在聚光灯下,而是当年点燃的那束光,会照亮更多人的路。
就像此刻,老器材室的光透过破窗,映在雪地上,亮得耀眼,仿佛在说:
“我们的故事,还长着呢。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LDH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