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十一章·纽约的晨露与配方争议

小说: 梧桐里的双生花   作者:七毛硬币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梧桐里的双生花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LUS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纽约的晨雾还未散尽,第五大道上的霓虹灯仍在闪烁。沈知夏站在"双生"旗舰店巨大的落地窗前,望着街道上熙攘的人群。她身着藏青盘扣旗袍,外搭米白针织衫,鬓边别着朵新鲜的小苍兰——这是陆承野特意让她带来的"中国味道"。

"知夏姐,早!"门店经理艾米丽抱着厚厚的文件夹快步走来,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清脆的声响。"昨天试销的助眠膏市场反馈出来了,整体好评率92%,但有三位高端客户提出了具体意见。"

沈知夏放下手中的骨瓷咖啡杯,示意艾米丽坐下。"说来听听。"

"第一位是华尔街的投资经理,她喜欢产品的安神效果,但觉得质地太厚重,晚上涂在手腕上,睡衣都会沾上印子。"艾米丽翻开笔记本,"第二位是时尚杂志编辑,她称赞梧桐叶的香气很独特,但希望能有更持久的留香时间。第三位最关键,是咱们的重要客户,她首接问能不能调整配方,减少中药味,增加一些现代精油的感觉。"

沈知夏静静听着,手指无意识地着咖啡杯的边缘。这款助眠膏是她和陆承野熬了整整三个月的成果,配方严格沿用太奶奶林疏桐留下的"安神方":酸枣仁、茯神、夜交藤、合欢皮,每一味药材都经过精心配比。她记得小时候,每当自己高考前夜失眠,太奶奶就会用这个方子熬膏,装在小瓷罐里让她带着。

"他们的建议有道理。"陆承野不知何时走了过来,手里拿着平板,"太奶奶的方子是针对江南湿寒体质的,现在我们要面对的是全球不同肤质、不同生活习惯的客人。"他走到沈知夏身边,指了指窗外,"就像这栋大楼,当年建的时候没人想到要装中央空调,现在不装怎么行?"

沈知夏笑了:"你这比喻有意思。那按你的意思,该怎么调整?"

陆承野坐下来,调出一份研究报告:"我咨询了纽约大学的香料专家,建议在保持核心配方的基础上,调整基底。现在用的是蜂蜡和植物油,质地偏厚重。可以试试加入椰子油,质地更轻薄,也更容易吸收。东南亚市场反馈过,椰子油的肤感更好。"

"椰子油?"沈知夏皱眉,"会不会破坏配方的功效?"

"不会。"陆承野滑动平板,展示化学分子结构图,"椰子油主要是载体,不参与药效反应。就像当年你把父亲的枸杞酒和母亲的枇杷膏调和在一起,基底变了,但药效还在,反而产生了新的化学反应。"

沈知夏眼前一亮。她想起那个夏天的午后,父亲泡的枸杞酒和母亲熬的枇杷膏,两种看似不搭的液体混合后,竟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润喉效果。陆承野当时就说:"这不就是创新吗?古老的东西,换个方式组合,就有新的生命。"

"那就试试。"沈知夏下定决心,"但不能简单替换,要做对照实验。保留一部分传统配方,做A/B测试,收集数据。"她转向艾米丽,"通知研发部门,准备两组样品,一组用传统基底,一组用椰子油基底,分别送给那三位客户试用,一周后收集反馈。"

艾米丽点头记录,又犹豫地补充:"还有一点......那位重要客户提到,希望我们能出一个'现代版',完全不含中药成分,只保留香气。"

这个问题像块石头,沉甸甸地压在沈知夏心头。不含中药成分,那还是"双生"吗?还是太奶奶的药方吗?

陆承野看出了她的顾虑,轻声说:"知夏,品牌要发展,就得学会在传统和创新之间找平衡。就像梧桐树,既要向下扎根,也要向上生长。"他指着窗外的梧桐树影,"你看那棵树,几百年来都在那个地方,但它每年都会长出新的枝叶,适应不同的季节。"

沈知夏沉默良久,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梧桐里的双生花 终于开口:"那就开发一个衍生产品线,叫'梧桐印象',主打天然植物香氛,保留梧桐叶的香气,但不强调药用功效。"她顿了顿,"配方要重新设计,用精油和天然香料,完全不同于传统产品。"

陆承野眼中闪过赞赏:"这个思路好。既保持了品牌基因,又拓展了市场。就像我们当年从药酒做到香膏,现在是时候再往前一步了。"

下午,沈知夏和陆承野来到位于曼哈顿的实验室。研发总监玛雅是个金发的印度裔女性,看到两人进来,立刻递上两份样品。

"这是按照您的要求准备的。"玛雅指着两管膏体,"左边是传统配方,右边是添加了椰子油的改良版。"

沈知夏拿起样品,仔细观察质地。右边的膏体确实更加轻薄,颜色也更清亮。她打开闻了闻,香气基本一致,但椰子油带来了一丝淡淡的坚果香。

"我们做了初步测试。"玛雅调出数据,"改良版的吸收速度提升了30%,肤感评分从7.2提高到8.5。但有个问题——"她犹豫了一下,"传统派的研发人员觉得,加入椰子油会影响药效的纯粹性。"

"纯粹性?"沈知夏挑眉,"中医药从来不是固步自封的。古代医书就记载了很多复方,根据不同季节、不同体质调整配方。我们这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,不是背叛。"

玛雅点头:"我理解您的意思。我会整理一份详细的对比报告,包括吸收度、肤感、稳定性等各项指标。"

离开实验室时,夕阳正穿过曼哈顿的高楼大厦,在街道上投下长长的影子。陆承野握住沈知夏的手:"今天做得很好,既坚持了原则,又展现了开放的胸怀。"

"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。"沈知夏靠在他肩头,"是太奶奶教会我的。她常说,'药方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治病要因人而异,做生意也一样。'"

"说得好。"陆承野笑着吻了吻她的发顶,"明天我们就召开视频会议,和总部研发团队讨论下一步计划。要让'双生'真正走向世界,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"

晚上,两人回到酒店。沈知夏打开笔记本电脑,开始整理今天的收获。陆承野泡了杯热茶,放在她手边。

"还在想配方的事?"他坐在她对面。

"嗯。"沈知夏揉了揉太阳穴,"传统和创新,有时候真的很难平衡。我怕改得太多,就丢了魂;改得太少,又跟不上时代。"

陆承野想了想,说:"要不我们换个角度想?中医药的核心是什么?不是某味药材,不是某个配方,而是治病的理念,是整体观,是辨证施治。"他停顿了一下,"就像我们做品牌,核心价值是什么?是太奶奶的初心,是用自然的方式疗愈身心,是传承这份温暖和关怀。"

沈知夏眼前一亮。是啊,核心价值才是最重要的。配方可以调整,工艺可以改进,但那份对自然的敬畏,对健康的关怀,对传统的尊重,是不能变的。

"我明白了。"她合上电脑,"明天我就和研发团队说,改良不是颠覆,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优化。就像给老房子装上现代化的设施,但房子的根基不能动。"

陆承野满意地笑了:"这就对了。记住,我们是'双生',既是传统的,也是现代的;既是东方的,也是世界的。"

窗外,纽约的夜景灯火辉煌。沈知夏望着这座不夜城,忽然觉得——

所谓国际化,不是简单地把自己的东西卖到国外,而是要学会在不同文化的土壤里,种下相同的种子。就像梧桐树,无论种在哪里,只要根还在,就能长出属于自己 的姿态。

而"双生"的根,就扎在老宅的梧桐树下,扎在太奶奶的药臼里,扎在沈知夏和陆承野的爱情里。无论走到哪里,这份根脉都会伴随着他们,开出新的花朵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LUS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梧桐里的双生花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LUS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