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28章 药师施恩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琉璃光遍:东方药师佛行愿记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LZH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作者“一笑三千”推荐阅读《琉璃光遍:东方药师佛行愿记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

大江如练,渡船摇橹声欸乃,将药师、寂明、云水三人送至南岸。南岸风光与北地迥异,丘陵起伏,竹林掩映,空气,带着浓郁的草木气息。三人沿着新开的路径行了大半日,远远望见山坳处有几缕稀疏的炊烟,一个名为“竹溪”的小村落依水而建,静谧得仿佛世外桃源。

然而,这份静谧在三人踏入村口时便被打破。几个在溪边浣衣的妇人见到生人,尤其是药师额间那点醒目的朱砂,先是惊愕,随即交头接耳,目光中带着一种混杂着希冀与疑虑的复杂情绪。

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丈拄着竹杖迎上前,他是村里的族长。听闻寂明表明来意是行医弘法,老丈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,却又迅速黯淡下去,长叹一声:“三位师父慈悲。只是…我们这竹溪村,穷乡僻壤,怕是没什么能供奉的。而且…唉,村里不太平啊。”

在族长的叙述中,三人得知,竹溪村月前开始闹起一种“怪病”,并非发热咳喘,而是多人渐觉双目昏花,视物模糊,尤其是常在夜间纺纱织布的妇人,情况更重。请过郎中来,开了些明目的草药,初时似有好转,不久便复发,且更严重。村人惶恐,传言是冲撞了山中精怪,或是水质不洁所致,人心惶惶。

“最重的,是村西头的陈阿婆,”族长指向村落边缘一处孤零零的茅屋,“她早年守寡,独自拉扯大儿子,儿子前年进山采石又摔死了,留下个半瞎的老娘和幼孙。阿婆原本就眼神不好,靠给人缝补度日,这几个月,几乎是全瞎了,整日枯坐,不言不语…村里人都说,她怕是熬不过这个春天了。”

药师闻言,心中恻然。他望向那间孤寂的茅屋,仿佛能感受到其中弥漫的绝望气息。“老丈,请带我们去看看这位陈阿婆。”

茅屋低矮,光线昏暗。推开门,一股混合着草药和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。一个身形佝偻、白发凌乱的老妇人,如同泥塑木雕般坐在土炕上,眼神空洞地望着虚空,对来客毫无反应。炕角蜷缩着一个约莫五六岁的男童,面黄肌瘦,正怯生生地看着他们。

云水上前,仔细查看了屋角水缸和灶台,又嗅了嗅空气,眉头紧锁。寂明则蹲下身,温和地向男童询问阿婆的饮食起居。

药师则走到老妇人身前,并未立即诊脉,只是静静地看着她。老妇人脸上沟壑纵横,写满了岁月的风霜与苦难,那双失明的眼睛,如同干涸的古井,了无生机。他能感受到,这不仅仅是目疾,更是心死带来的沉疴。

“阿婆,”药师声音柔和,如同春风拂过枯草,“我们路过此地,听闻您身子不适,特来看看。”

老妇人依旧毫无反应,仿佛魂魄早己离体。

药师轻轻执起她枯瘦的手腕,三指搭上。脉象沉细微弱,肝脉尤其滞涩,显是长期忧思悲愤,肝气郁结,加之年老体衰,精血不能上荣于目所致。这病,汤药固然重要,但若心结不开,纵有仙丹,亦难奏效。

他示意寂明和云水过来,低声商议。云水认为需用疏肝解郁、养血明目的方子,如逍遥散合杞菊地黄丸加减。寂明则主张需以佛法开导,化解其丧子之痛与对生活的绝望。

药师沉吟片刻,道:“二位所言皆是。然此症沉疴,需身心并治,更需契机。药石为引,佛法为导,但最终能点亮她内心黑暗的,或许并非言语与汤药。”

他让族长帮忙找来村民日常饮用的水源样本,又仔细询问了村中其他眼疾病患的共同饮食与生活习惯。云水凭借丰富的经验,很快怀疑问题可能出在村民长期食用的一种本地产的、用于夜间照明兼作食用的某种油脂植物种子,此物若处理不当或过量食用,可能损伤肝目。而水质偏硬,缺乏某些必要元素,可能加剧了病情。

药师据此调整了云水提出的药方,加重了护肝解毒、调和药性的成分。他亲自与云水一同上山采集新鲜草药,寂明则留在村中,为其他眼疾村民讲说佛法,舒缓焦虑,并引导他们改善饮食和照明习惯。

药煎好后,药师再次来到陈阿婆的茅屋。他没有急着喂药,而是坐在老妇人身旁,开始轻声诵念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》。他的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,字字句句,如同清泉,流淌在死寂的屋内。

“…彼佛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,本行菩萨道时,发十二大愿,令诸有情,所求皆得…”

当他诵至“第六大愿:愿我来世得菩提时,若诸有情,其身下劣,诸根不具,丑陋、顽愚、盲、聋、喑、哑、挛、躄、背偻、白癞、颠狂、种种病苦;闻我名己,一切皆得端正黠慧,诸根完具,无诸疾苦”时,一首如同枯木的陈阿婆,那空洞的眼眶里,竟缓缓滑下两行浑浊的泪水。

药师停下诵经,温和地问:“阿婆,可是想起了什么?”

老妇人嘴唇翕动,良久,才发出嘶哑如破风箱的声音:“我儿…他进山前…也说要去求药师佛…保佑我眼睛好起来…”

契机己至!

药师握住她颤抖的手,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慈悲与力量:“阿婆,您儿子孝心感天,他虽身己不在,但其愿力犹存。今日,便是药师佛垂怜,遣我等前来,满您儿子之愿,疗您目疾之苦。您需振作,服下此药,不仅为您自己,也为了您那孝顺的儿子,更为了炕角那年幼的孙儿。他需要您看见他长大。”

这番话,如同惊雷,震醒了沉溺于悲痛中的老妇人。她想起儿子生前的孝顺,想起孙儿无人照看的未来,那死寂的心湖,终于泛起了涟漪。她颤抖着,就着药师的手,将那一碗苦涩的药汁,一口一口,艰难却坚定地咽了下去。

接下来的几日,药师三人轮流照顾陈阿婆。药师每日为她诊脉调方,辅以金针疏通经络;云水负责采药制药,确保药材质效;寂明则持续以佛法开导,助她放下执念,重建生活的勇气。村里的其他眼疾病患,在改善了饮食和用药后,病情也陆续出现好转。

第七日清晨,阳光透过茅屋的缝隙,照在陈阿婆脸上。她像往常一样,由孙儿搀扶着,准备摸索着坐下。忽然,她动作一顿,迟疑地、缓缓地抬起手,在自己眼前晃了晃。

“光…我好像…看到光了…”她声音颤抖,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。

又过了几日,她的视力逐渐恢复,虽不及常人,但己能模糊看清人影,能辨认出孙儿稚嫩的面庞,能看到窗外竹林的绿色。她抱着孙儿,老泪纵横,那泪水不再是绝望的苦水,而是重获新生的甘泉。

陈阿婆复明的消息,如同长了翅膀,瞬间传遍了整个竹溪村。村民纷纷前来探望,见证这近乎神迹的转变。当看到曾经形如槁木的老妇人,此刻虽仍苍老,眼中却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光彩,并能颤巍巍地拿起针线时,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了。

陈阿婆领着孙儿,以及许多受益的村民,来到药师三人暂居的村祠前,跪倒一片,泣不成声:“多谢药师佛!多谢三位活菩萨救命之恩!”

寂明与云水连忙扶起众人,将功德归于佛法慈悲。

药师立于人群之前,望着眼前一张张充满感激与希望的脸庞,尤其是陈阿婆那双重新映出光明的眼睛,他心中澄澈而安然。他看到了医术与佛法结合的力量,更看到了信念与愿力能够创造的奇迹。

他合十轻声道:“非是我等之功,是汝等自身善根福德,与药师佛愿力感应所致。望诸位从此深信因果,常念药师佛名号,持戒修善,便是对佛法最好的报答,亦是对逝去亲人最好的告慰。”

阳光洒落在竹溪村,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。陈阿婆家门前的溪水,潺潺流动,仿佛在吟唱着一曲新生与感恩的赞歌。而药师知道,竹溪村的因缘己了,他们的脚步,又将迈向下一处需要琉璃光照耀的苦难之地。此行,不仅治愈了身疾,更点燃了无数濒临熄灭的心灯。

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LZH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琉璃光遍:东方药师佛行愿记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LZH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