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 | A | A

第29章 化解纷争

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! 琉璃光遍:东方药师佛行愿记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LZH/ 章节无错乱精修!
 

竹溪村的炊烟尚未在身后散尽,空气中的草木气息便被一种隐约的焦躁所取代。药师、寂明、云水三人沿着山溪下行,越往前走,溪水越是浑浊,水流量也明显减小,河床上的卵石如同干渴的嘴唇。

行至一处三岔河口,景象骤然不同。两条支流在此交汇,一条水势稍大,却依旧浑浊;另一条则近乎干涸,只剩下湿漉漉的河床。而在这河口地带,气氛更是剑拔弩张。

两拨人隔着一片狼藉的河滩对峙着。一拨人衣着相对齐整些,手持锄头、扁担,情绪激动,他们是上游“清泉村”的村民;另一拨人则衣衫更为破旧,面有菜色,拿着鱼叉、木棍,眼神中带着绝望的凶狠,是下游“苦竹村”的村民。叫骂声、哭喊声、孩童的惊哭声混杂在一起,盖过了微弱的流水声。

“你们清泉村不能这么霸道!断了我们的活路!”

“是你们苦竹村贪得无厌!去年挖了我们堤坝,今年还想怎样?”

“老天不下雨,能怪我们吗?我们田也快干了!”

“那就能抢我们的水?”

争吵间,不知谁先推搡了一把,场面眼看就要失控,棍棒锄头眼看就要挥舞起来。

“阿弥陀佛!”

一声清越的佛号,如同磐石投入沸水,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喧嚣。对峙的双方都不由自主地顿住,循声望去。

只见三位僧人不知何时己立于两拨人中间。为首的僧人额间一点朱砂,目光平和却自有威严,手中锡杖轻轻顿地,发出沉稳的声响。他身旁,一位年轻僧人手掐念珠,神色悲悯;另一位魁梧的行者则眉头紧锁,打量着干涸的河床和激动的村民。

“诸位施主,”药师开口,声音不高,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,“棍棒相加,可能打出水来?可能解得干旱?”

简单的问话,让激动的村民们一时语塞。

清泉村的村长,一个黑瘦精悍的老者,上前一步,语气仍带着愤慨:“这位师父,非是我们不讲理!是苦竹村的人欺人太甚!去年就偷偷挖了我们村的水坝,今年天旱,他们又想故技重施!这水源是我们祖辈辛苦开凿维护的,岂能让他们白白抢去?”

苦竹村的代表,一个满脸愁苦的中年汉子,立刻反驳:“李村长!你说话要凭良心!去年若不是你们先截流改道,淹了我们下游几十亩秧苗,我们何至于去动你们的水坝?今年这天,再没水,我们苦竹村老少就只能等着饿死了!”

双方各执一词,眼看又要吵起来。

寂明上前,合十道:“两位施主,争吵无益。可否将事情缘由,细细说与我等知晓?或许能有转圜之法。”

云水则走到河边,蹲下身,抓起一把泥土捻了捻,又看了看两岸的植被和山势,眉头越皱越紧。

在寂明的耐心引导下,两村村民你一言我一语,总算将积怨厘清。根源在于上游清泉村为保证自身灌溉,修建了水坝,在干旱年份几乎截留了大部分水源,导致下游苦竹村用水极度匮乏。苦竹村曾尝试协商,但清泉村以“先到先得”和“维护成本”为由拒绝。去岁苦竹村情急之下扒开部分水坝,引发冲突,结下仇怨。今年旱情更甚,矛盾一触即发。

此时,云水站起身,拍了拍手上的泥土,洪亮的声音响起:“都别吵了!你们光顾着争眼前这点水,就没看看这山,这林子吗?”

众人一愣。

云水指着周围的山岭:“我走南闯北见得多了!你们看,这山上的树是不是比往年稀疏?林子薄了,就存不住水!一下雨,水都顺着光秃秃的山坡流走了,带走了土,弄得河水浑浊,河床还越来越高!你们光在下游争,就算把对方村子平了,水不够还是不够!这是共业!懂吗?大家一起造的因,现在一起受果!”

他这番话,如同惊雷,震得两村村民哑口无言。他们只顾着相互指责,却从未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过问题。

药师适时开口,声音沉静而充满力量:“云水居士所言甚是。贪图一时之利,滥砍滥伐,破坏水源根本,此是‘贪’;因水结怨,相互攻讦,此是‘嗔’;不明因果,只知相互指责,不见根本症结,此是‘痴’。贪嗔痴三毒缠绕,便是这纷争不息、同陷困境的根源。”

他目光扫过清泉村村民:“诸位守护水源,本是正理。然只顾己身,不顾下游生灵,岂非失了仁恕之心?水源乃天地所赐,非一村一族可独占。”

他又看向苦竹村村民:“诸位求生之切,贫僧理解。然以暴力和破坏争取,非但难解困境,反造恶业,结下更深仇怨,未来苦果更甚。”

两村村民面面相觑,脸上愤怒渐消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茫然和思索。

寂明接着道:“我佛慈悲,讲求众生平等,利益和合。如今之计,非是争抢这日渐枯竭之水,而是如何同心协力,养护水源,开源节流,共渡难关。”

药师见众人意动,便提出具体建议:“贫僧提议,两村即刻罢斗,共同成立‘护水社’。第一,清泉村需适度开闸放水,保障苦竹村人畜基本饮用与部分保苗之需,具体水量由两村公推长者协商;第二,两村青壮共同上山,封山育林,补种水源涵养林木,此乃长久之计;第三,共同清理河道,修筑更合理、坚固的水利设施,公平分配水源;第西,推广节水灌溉之法,减少浪费。”

这个方案,既考虑了双方的现实需求,又着眼于根本解决,更包含了合作与谅解的精神。

清泉村李村长沉吟良久,看了看身后同样面带思索的村民,又看了看对面苦竹村村民那绝望中透出希冀的眼神,终于长叹一声:“师父们说得在理…是我们目光短浅了。”

苦竹村的代表也红着脸道:“我们…我们去年扒水坝,也是不对…”

药师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:“善哉!放下怨憎,便是解脱之始。以和为贵,方能共生共荣。”

在三位行者的见证下,两村村长当众握手言和,并初步议定了合作护水的章程。紧张的气氛冰消瓦解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般的疲惫与释然,以及共同面对困难的决心。

寂明当即在河滩上为两村村民讲说佛法,阐述“六和敬”精神,强调和睦共处、互敬互谅的重要性。云水则兴致勃勃地开始指导村民辨识适合本地种植的固土保水树种,并传授一些简单的节水技巧。

药师立于一旁,看着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,此刻开始互相递水、商议细节,心中一片安然。他再次见证了佛法的力量——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,而是能够化解现实纷争、引导众生走向光明与和谐的智慧。

夕阳西下,将金色的光辉洒在刚刚平息了纷争的河滩上,也洒在那三棵由药师亲手栽下、象征两村和解与未来希望的菩提树苗上。河水依旧浑浊,水量依旧不大,但一种名为“和解”与“希望”的清泉,己然在每个人心中,悄然流淌。

三人辞别了千恩万谢的两村村民,继续踏上旅程。身后,是开始携手合作的两个村落,以及那三棵在晚风中轻轻摇曳的、充满生机的树苗。

药师知道,化解世间的纷争,与治愈身体的病痛、破除思想的邪见一样,都是药师行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而这“以和为贵”的种子,必将随着他们的足迹,在更多的地方生根发芽。

一笑三千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
    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LZH/)

  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
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! 琉璃光遍:东方药师佛行愿记 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LZH/ 全文阅读!顶点小说,有求必应!
(快捷键:←) 返回目录 (快捷键: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