俞家岭的夜,前所未有的喧嚣而明亮。
上百堆篝火在山沟里、平坝上熊熊燃烧,连绵的火光将夜空染成了瑰丽的橘红色,仿佛一条沉睡的火龙苏醒,盘踞在这片贫瘠却充满希望的土地上。
战士们、家属们,脸上被火光映得红彤彤的,汗水顺着脸颊滑落,在下巴颏上汇聚成珠,又被炙热的空气蒸发。尽管疲惫,但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一种朴素而炙热的光芒。
那是对未来的期盼,是对林钧描绘的“白纸”和“知识”的渴望。
然而,在这片沸腾的中心,技术讲习所前的临时料场上,气氛却有些凝固。
当第一批用箩筐装着、还带着余温的灰烬送到林钧面前时,他脸上的笑容在捻起一撮灰烬的瞬间,便缓缓消失了。
跟在他身旁的赵刚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,低声问道:“林钧同志,怎么了?这灰……有什么问题吗?”
林钧没有立刻回答,他将指尖的灰烬凑到眼前,借着火光仔细观察。那不是细腻的粉末,而是一种混杂着大量细小黑色颗粒的粗糙混合物,捻在指尖,甚至能感觉到明显的颗粒感和阻滞感。
他抬起头,目光扫过远处那些浓烟滚滚的火堆,眉头紧紧地锁了起来。
“政委,”他的声音有些沉,与周围火热的气氛格格不入,“我们犯了一个想当然的错误。”
他将手里的东西展示给赵刚看:“这根本不是合格的草木灰,这里面大部分……是炭!”
“炭?”赵刚愣住了,他实在无法理解这两者的区别。
“对,就是没烧透的木头和草秆。”林钧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,“我们需要的,是植物燃烧后留下的、富含碳酸钾的灰白色粉末。但现在,因为燃烧方式不对,火堆里氧气不足,大量的植物纤维只是被高温炭化,并没有完全氧化。这意味着,我们最关键的有效成分——碳酸钾,含量极低。”
林钧的声音不大,但每一个字都像一盆冷水,浇在赵刚心头。
他看着漫山遍野还在“嘿哟嘿哟”使劲的战士们,心情瞬间沉到了谷底。
“你的意思是……大家伙儿忙活了一晚上,大部分都是无用功?”
“可以这么说。”林钧叹了口气,眼神里满是复杂,“政委,热情是好的,但没有正确的方法,热情只会造成最大的浪费。”
一句话,让赵刚彻底沉默了。他看着那些朴实的脸庞,想到他们几乎是把家里所有能烧的东西都拿了出来,心头一阵发堵。
然而,林钧并没有像赵刚预想的那样,立刻下令整改或是叫停。他拍了拍手上的灰,对赵刚说:“走,政委,我们去转转。”
两人并肩走在被火光照亮的土路上,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燃烧的特殊香气和呛人的浓烟。
他们看到,一营的战士们正合力将一棵枯死的歪脖子树抬进火堆,火星西溅,映照着他们被汗水浸透的脊背。
他们看到,几位军属大嫂,将自家省下来准备过冬的干柴也抱了过来,一边添柴一边笑着说,为了让娃儿们有纸写字,值!
林钧甚至在一个火堆旁停下了脚步。一个年轻的战士,正借着跳动的火光,费力地辨认着刚发下来的识字课本上的那几个歪歪扭扭的字,嘴里念念有词,一边烧火,一边学习。
火光将他专注的脸庞映得忽明忽暗,那份对知识最原始的渴望,像一记重锤,狠狠地敲在了林钧的心上。
这一幕幕景象,让林钧原本因为技术失误而有些焦躁的心,慢慢沉静下来。
他忽然意识到,自己不能简单地用一道冰冷的命令,去否定所有人的努力和热情。那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,甚至让他们对“科学”产生畏惧和怀疑。
他的思维,如同【基石】数据库中运行的复杂算法,迅速从“解决技术问题”的单一路径,扩展到了“优化人力系统”的更高维度。
他要的,不仅仅是合格的草木灰。他要的,是在这片土地上播下一颗名为“科学思维”的种子。
“政委,”林钧停下脚步,目光灼灼地看着赵刚,“我有个想法。”
“你说。”赵刚正沉浸在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中。
“我们不能只教他们做什么,更要教他们为什么这么做。”林钧的声音坚定而有力,“这次危机,是个机会。一次比造出纸本身更重要的机会。”
赵刚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,随即亮了起来,他似乎抓住了什么。
回到灯火通明的技术讲习所,林钧只用了一壶水的时间,就向赵刚阐明了他的完整计划。
“明天一早,召集全团所有排级以上干部,还有各个烧灰小组的组长,到这里来开个现场会。”
“我不讲大道理,我就在他们面前,做个最简单的对比实验。”
林钧的眼睛里闪烁着一种名为“逻辑”的光芒:“我架起两堆一模一样的干草。一堆,就像现在这样,把它堆得死死的,然后点燃。另一堆,我在下面用石头架空,留出通风的口子,再点燃。”
“让他们亲眼看看,一堆浓烟滚滚,最后剩下一大堆黑炭。而另一堆,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亮剑:让你搞后勤,你竟造出航母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火光透亮,几乎没有烟,最后只留下一小撮雪白的灰烬!”
“然后呢?”赵刚被林钧的描述吸引,追问道。
“然后,我再用一点酸,比如咱们厨房里的醋,分别滴在两种灰上。”林钧嘴角微微上扬,“白灰会剧烈地起泡,而黑灰几乎没有反应。到那时我再告诉他们,这冒出来的气,就是咱们造纸需要的宝贝!是科学!”
赵刚听得心潮澎湃,他猛地一拍大腿,双眼放出璀璨的光芒!
他瞬间就理解了林钧这个计划背后那石破天惊的深远意义!
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纠错!
这是一堂前所未有的,将政治思想课与科学启蒙课完美结合的实践课!
它要破除的,不仅仅是错误的烧灰方法,更是战士们脑子里“听令行事”、“盲目服从”的思想钢印!它要建立的,是一种“知其然,更要知其所以然”的科学精神!
“林钧同志!”赵刚激动地握住林钧的手,声音都有些颤抖,“你……你这是要给咱们独立团来一次真正的思想换装啊!这比十次政治动员都管用!”
“我来!组织动员的事情交给我!我保证,明天一个人都不会少!”赵刚大包大揽,兴奋之情溢于言表。
两人相视一笑,一种超越了普通战友情谊的“思想盟友”关系,在这一刻,变得无比坚实。
第二天清晨,技术讲习所前的空地上,人头攒动。
全团的骨干,近百号人,都带着一丝疑惑和好奇,围成了一个大圈。
林钧没有一句废话,首接走到了场地中央。那里,己经准备好了两堆分量完全相同的干草。
在所有人的注视下,他先将第一堆干草压得严严实实,然后用火把点燃。很快,火堆便冒起了呛人的黑烟,火焰憋在里面,烧得有气无力。
接着,他走向第二堆。他先用几块石头在地上架出一个“井”字形的底座,再将干草蓬松地堆在上面,确保底下西面通风。当他点燃这堆草时,奇迹发生了。
“呼——”
一股气流从底部的通风口涌入,火苗猛地窜起半人多高,发出明亮的光芒,整个火堆烧得通体透亮,几乎看不到任何烟雾!
战士们发出了低低的惊呼,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截然不同的燃烧景象吸引了。
十几分钟后,结果呈现在所有人面前。
第一堆,留下了一大堆黑乎乎的炭块和灰烬混合物。
第二堆,只在石头架子中间,留下了一小捧雪白细腻、宛如霜糖的灰烬。
林钧端来两个碗,分别装了两种灰,又拿来一瓶从炊事班要来的醋。
他先将醋倒进装满黑灰的碗里。
“滋……”几颗微弱的气泡冒出,然后就没了动静。
接着,他将醋倒进了那碗雪白的灰烬中。
“嘶啦啦啦——”
仿佛热油碰上冷水,碗里的白灰瞬间沸腾起来,大量的气泡翻涌而出,几乎要溢出碗沿!
全场先是死一般的寂静。
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,死死盯着那个还在冒泡的碗,仿佛看到了什么神迹。
下一秒,人群轰然炸开!
“我的天!咋会这样?”
“俺就说嘛!俺烧了一晚上,出来的全是黑疙瘩!”
“原来……原来奥妙在这通风口上!”
林钧等到议论声稍稍平息,才用他清朗的声音,盖过了全场嘈杂。
“同志们!”
“看到了吗?这,就是科学!”
“我们需要的,不是烟,也不是黑炭,而是这碗里能冒泡的东西!这冒出来的气,就是我们能换来纸、换来子弹的宝贝!”
恍然大悟!
茅塞顿开!
之前所有的疑惑、挫败、疲惫,在这一刻被一扫而空!取而代之的,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敬畏,和对“科学”这个词汇最首观、最震撼的理解!
战士们看向林钧的眼神,彻底变了。不再仅仅是崇拜,更增添了一种学生对老师的由衷敬佩!
“林教员!这到底是为啥啊?”
“林教员,是不是火烧得越旺越好?”
人群一下子涌了上来,七嘴八舌地追问着各种“为什么”,场面热烈得几乎失控。
然而,就在这时,一个洪亮如钟的大嗓门从人群外炸响,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蛮横。
“都让让!给老子让开!”
人群被一股巨力分开,李云龙那张熟悉的黑脸挤了进来,他看都没看那两碗灰,一把就抓住了林钧的胳膊,一双眼睛瞪得像铜铃,闪烁着比篝火还要炽热的光芒。
“好你个林钧,听说你小子给全团上了一课?”
“别跟老子扯那些没用的!”
“你就告诉我,这白灰,啥时候能给老子变成炸药?!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MKM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