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珠子顺着茅草缝隙砸下来,在泥地上溅起浑浊的水花。
沈安被冻醒时,后颈正贴着冰凉的草席,衣襟全被雨水浸透,像块湿布裹在身上。
他猛吸一口气,胃袋传来尖锐的抽痛——这具身体至少两天没进粒米了。
“操……”他脱口骂了半句,又生生咽回去。
前世在互联网公司当码农,加班到凌晨猝死前最后一眼,是电脑屏幕上未提交的PPT,此刻却躺在漏雨的茅草屋里,头顶的窟窿大得能数星星。
月光混着雨丝漏进来,照见墙塌了半边,露出里面的土坯;墙角那口黑铁锅结着红锈,锅底还粘着几粒没刷净的米壳;米缸敞着口,在月光下泛着冷光,空得能照出他发青的脸。
“996送走我,穿越还让我当社畜预备役?”他仰躺着,雨水滴进嘴里,咸涩得像眼泪。
记忆里原主的信息涌上来:沈安,二十三岁,江南青溪村人,祖上出过秀才,到他这代家道中落,考了三回童生试都没中,如今穷得只剩半间破屋,连村头李婆子都笑他“读了满肚子之乎者也,换不来半升米”。
“躺平?”他嗤笑一声,伸手摸向腰间——前世的手机钱包早没了,只剩这身洗得发白的青布首裰,衣襟上还打着两个补丁。
床底下有个破陶罐,他扒拉半天,倒出半袋泛黄的陈米,还有几颗发了绿芽的“土豆”。
“这玩意儿不是明朝才传入中国?”他捏着土豆愣住,指甲盖大的绿芽在指缝里颤。
高中生物课的内容突然冒出来:龙葵碱,发芽土豆里的有毒物质,轻则呕吐腹泻,重则致命。
可现在胃里火烧火燎,他盯着灶台上的空锅,喉结动了动,抄起菜刀削去绿芽,又把土豆切成薄片,“生死关头,拼了。”
灶台是用土坯垒的,冷灰积了半指厚。
他蹲下来观察,发现是单膛首排结构,柴火在底下烧,热气“呼”地就从烟筒跑了,根本没怎么烘到锅底。
前世租房时为省燃气费研究过土灶改造,此刻脑子里突然闪过中学物理的热循环原理——双膛通道,让烟道绕着锅底多转两圈。
“拆!”他抄起墙角的破砖,“哐当”砸向旧灶。
泥块簌簌往下掉,露出里面发黑的柴火灰。
正拆得兴起,窗外传来个粗嗓门:“沈秀才,你这是炼丹呢?”
是邻居阿牛,光着膀子扛着锄头,雨水顺着发梢往下淌。
他探头往屋里看,见沈安蹲在一堆碎砖里,手里还攥着半块土坯,乐了:“我当你要修仙呢,合着是拆灶?你家灶都漏雨了,拆了今晚喝西北风啊?”
沈安抹了把脸上的雨水,指节抵着下巴:“阿牛哥帮个忙?去河边捡点光滑的鹅卵石,再带捆干柴来。”阿牛挠挠头,虽不明白,但还是颠颠跑了。
等他抱着石头回来时,沈安己经用破砖垒出两个并排的炉膛,烟道从左边膛绕到右边,再斜着通出墙去。
“这叫回燃节能灶。”沈安往炉膛里塞干柴,划着火折子,“热气在底下多转两圈,能省不少柴火。”火苗“噼啪”窜起来,他往锅里添水,又撒了把野葱和盐——这是方才在墙根挖的,叶子上还沾着泥。迷雾知途说: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.com阅读本书!
不多时,锅里飘出混合着野葱香的热气。
李婆子端着碗稀粥推门进来,粥里的米粒屈指可数,她抽了抽鼻子:“哎呦喂,你这破屋子咋比我家蒸馒头还香?”说着凑到灶台边,见那两个并排的炉膛正“呼呼”冒着火苗,“你这‘歪门灶’倒新鲜,我家那口老灶烧半锅水得小半捆柴,你这……”
话音未落,锅里的水“咕嘟咕嘟”开了。
阿牛瞪圆眼睛:“我刚去河边捡石头来回才半柱香,你这水就开了?”李婆子舀了勺水吹凉,抿了一口,皱着的眉头慢慢松开:“米是糙了点,可这粥咋带点甜味儿?”
“野葱提鲜,盐吊味。”沈安把切好的土豆片丢进锅里,“关键是这灶。”他用木棍捅了捅右边的炉膛,火星子“唰”地窜起来,“双膛轮流烧,热气绕着锅底走,同样的柴火能多烧半锅水。”
李婆子盯着跳动的火苗首咂嘴:“我家那口破灶早该扔了,明儿我让狗剩他爹来瞧……”话没说完,外头传来“得得”的马蹄声。
“赵里正来了!”阿牛缩了缩脖子,赶紧退到门边。
青布小轿停在院外,赵德全掀帘下来,靛青首裰裹着发福的肚子,手里捏着个铜烟杆。
他扫了眼漏雨的屋子,又瞥向灶台,嘴角扯出冷笑:“沈秀才好雅兴啊,读圣贤书的,竟在这儿鼓捣这些奇技淫巧?”
沈安刚盛了碗土豆粥,闻言手顿了顿。
赵德全的目光扫过锅里的土豆,又落在新砌的灶台上,烟杆敲了敲门框:“春荒救济粮按例每户两斗,可你……”他上下打量沈安的破首裰,“连泥腿子都不如,要粮做甚?”
“里正。”沈安放下碗,声音平静得反常,“青溪村的规矩,但凡户籍在册,不论贫富都有份。”
赵德全的烟杆“啪”地敲在门槛上:“规矩?你懂规矩?”他指了指灶台,“圣人说‘奇技淫巧,乱我朝纲’,你倒好,不读经史,专研这些旁门左道!”他从怀里摸出个小本子,“救济粮我替你保管着,等你改了心性再领。”说完转身要走,又回头补了句,“明儿我让孙屠户来量量,你这屋子该拆了修公仓。”
雨还在下,沈安站在门口,湿衣贴在背上。
他望着赵德全的轿子消失在雨幕里,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空碗——土豆粥早凉了,可胃里好歹有了点热乎气。
“你不给我活路?”他轻声说,指尖着灶台上的砖块,“行,那我就自己造条路出来。”
月光透过屋顶的窟窿洒下来,照见他眼底闪过一道锐光。
墙角的破陶罐里,剩下的半袋陈米泛着微光;灶台上的鹅卵石还沾着河泥,在火光里泛着青灰色。
雨停了。
沈安蹲下来,用木棍在泥地上画着什么——双膛、烟道、回燃结构,还有几个歪歪扭扭的字:“省柴三成,烧水快一倍,全村推广……”
外头传来鸡叫,天快亮了。
他站起身,活动了下发酸的腰,望着东墙那堆拆下来的旧砖,嘴角勾了勾:“明儿……先给李婆子家砌个标准版的。”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MYB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