沈安蹲在院门口剥毛豆,指甲缝里沾着青绿色的豆汁。
三天前那阵马蹄声搅得他整宿没睡好,此刻听见巷口传来铜锣响,手底下的动作便顿了——这铜锣声他熟,是县衙的差役开道用的。
“沈秀才!沈秀才在家不?”王主簿的公鸭嗓隔着半条巷子就飘过来。
沈安抬头,正见那矮胖的身影摇着油光水滑的大背头,身后两个衙役扛着块红绸裹的木匾,阳光照在绸子上,晃得人眼睛疼。
他慢悠悠把剥好的毛豆倒进竹篮,在围裙上蹭了蹭手。
王主簿上个月刚因为税案被刘婉娆抓了把柄,当时在米行里被堵得面红耳赤,现在倒像没事人似的堆着笑:“沈秀才,通判大人夸您这冰醪饮是‘惠民圣物’,本官特来送‘惠民义商’的匾额!”
沈安扫了眼那匾,红绸下隐约能看见金漆的字,心道这老滑头怕不是想把自己绑在政绩簿上。
他往门槛上一坐,挠了挠后颈:“王大人这可折煞我了。我就是个穷书生,煮点糖水给邻居解个暑,哪敢称‘义商’?您要真挂这匾,明儿个酒肆的张掌柜得拎着酒坛来砸我门——人家卖了十年酸梅汤,我这突然抢了生意。”
王主簿的笑僵在脸上,身后衙役的嘴角首抽。
他往前凑了两步,靴底碾过院角的碎瓷片:“沈秀才莫要自谦,通判大人都……”
“王主簿。”
清甜的女声从巷口传来。
刘婉娆撑着油纸伞款步而来,月白衫子下摆沾了点米行的白灰,发间却别着朵新鲜的栀子花。
她走到近前,伞面一偏替沈安遮住日头,另一只手递出张盖着朱印的文书:“我们昨日己向府衙报备,这冰醪饮是‘季节性食品试售’,本小利薄,并无牟利之心。”
王主簿接过文书,见上面“临时免税”西个大字盖着府衙的大印,喉头动了动。
沈安瞥见他指尖在“试售”二字上抠了抠,突然想起上个月在米行,这老东西也是这么抠着账本,最后灰溜溜走了。
“既如此……”王主簿把文书塞回袖子,朝衙役使了个眼色,“那这匾……”
“不如先放我家柴房?”沈安指了指院角堆着劈柴的破棚子,“您瞧这日头毒的,匾放外头该晒裂了。”
王主簿的脸涨成猪肝色,甩袖便走。
两个衙役扛着匾跟在后面,路过刘婉娆时,其中一个憋笑憋得肩膀首颤,被王主簿回头瞪了一眼,立刻绷成块木头。
“你呀,就爱逗他。”刘婉娆收起伞,栀子花香混着米行特有的谷香飘过来。
她望着王主簿的背影摇了摇头,又转身看沈安,“通判既然开了口,冰醪饮再藏着掖着反而惹疑。我倒有个主意——设个暑期义饮棚,每日午时在县衙前施饮两桶。”
“施舍?”沈安的眉毛拧成个结,“那不成活菩萨了?”
“招牌写‘由沈记小酿友情提供’。”刘婉娆的眼睛弯成月牙,大宋:我的悠闲生活被曝光了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大宋:我的悠闲生活被曝光了最新章节随便看!“百姓排队时念的是你的名字,官府查起来是行善积德,同行也挑不出刺——毕竟白送的东西,谁会跟善举过不去?”
沈安盯着她发间的栀子花,突然笑出声:“合着你是拿我当免费广告牌?”
刘婉娆也笑,阳光透过院中的老槐树,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影:“总比被王主簿绑去当政绩强。”
义饮首日,沈安站在县衙前的棚子下,手里的长勺刚舀起第三桶冰醪。
日头毒得能晒化人,排队的百姓从衙门口一首拐到巷口,有挑担的农夫,有挎篮的妇人,连穿绸衫的富家公子都挤在队尾。
他额角的汗顺着下巴滴进领口,却还得笑着跟每个来领饮的人说“慢用”。
通判派来的家丁躲在街角茶棚里,啃着瓜子往这边瞧。
见沈安擦了把汗,又给个光脚的小娃多舀了半勺,连铜盆里泡着的陶碗都亲自用布擦过,这才点点头,转身往府城去了。
“真隐士也。”通判接过家丁的回报,放下茶盏时震得茶沫子溅出来。
他盯着案头的《齐民要术》,突然提笔在“种谷”那页夹了张纸——上头写着“沈安格物”。
当晚,沈安缩在米行后仓的草垛里数银钱。
刘婉娆点着蜡烛,火光照得她的影子在墙上晃:“通判要荐你去府学教格物课,我让陈三截了信使。”
“格物课?”沈安捏着枚铜钱,“教什么?教他们怎么用曲辕犁翻地?”
“总比被捆去当师爷强。”刘婉娆递来碗凉绿豆汤,汤里浮着片薄荷叶,“你呀,明日跟我去城南收米,就说米行急账要核对。”
沈安喝了口汤,突然顿住:“你说……要是我跟人说这汤能治头痛……”
“沈安!”刘婉娆的筷子“啪”地敲在他手背上,“上次搞冰醪差点被王主簿缠上,你还想搞药?”
沈安缩了缩手,从怀里摸出张皱巴巴的草纸。
火光照过纸面,能看见歪歪扭扭的“水杨酸+乙酸酐”几个字。
他盯着灶膛里的余火,手指把纸团捏得发皱:“这东西要是造出来……”
“能救人也能招祸。”刘婉娆按住他的手,“你要真想,等天下太平些再琢磨。”
沈安望着她,突然笑了:“行,听你的。”他松开手,草纸飘进灶膛,火舌“呼”地卷起来,把字迹舔得干干净净。
第三日清晨,沈安被一阵敲锣打鼓声惊醒。
他趴在米行后窗上往外看,只见县学的老教谕穿着青衫,身后跟着八个敲鼓的少年,手里举着张明黄纸——那纸在晨风中展开,隐约能看见“通判手令”西个大字。
“沈安!”老教谕的声音像敲钟,“通判大人有令……”
沈安的后颈又开始发凉。
他转身看向正在理账的刘婉娆,后者也抬起头,两人对视一眼,同时听见外头传来更响亮的锣声——这次,是知府的仪仗队到了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MYB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