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陆北川的默许和“顾问”身份的掩护,苏念晚开始有条不紊地启动她的“南风”计划。
她没有急于求成,而是花了几天时间,细致地考察南州本地的市场。她逛遍了城区的供销社、百货大楼,甚至是一些隐蔽的“黑市”,观察着商品的种类、价格和人们的购买偏好。
她发现,这个时代的消费品极度匮乏,设计更是单调。女性的发饰多是简单的黑发卡、橡皮筋,衣服也多是灰、蓝、绿三色,款式单一。然而,爱美之心人皆有之,尤其是在相对开放的南方城市,一些年轻女孩和文艺团体的女兵,对精致特别的小物件有着潜在的需求。
这正是她的机会。
她不能首接拿出空间里的金条去变现,那太危险。她需要的是一个轻资产、低成本、高附加值,并且能合理解释来源的起步方式。
手工饰品,是最佳选择。
她利用“顾问”之便,从家属厂和被服厂的废料库房里,以极低的价格(甚至免费)收集了一些边角料——色彩相对鲜亮的零碎布头、废弃的纽扣、磨损不严重的细皮绳,甚至是一些因为轻微瑕疵而被淘汰的金属小配件。
这些在别人眼里毫无用处的垃圾,在她手中却成了宝贝。
原料问题解决后,便是设计。这对于拥有前世审美和空间“商业情报区”模糊趋势提示的苏念晚来说,并非难事。她结合这个时代的含蓄和70年代末期悄然萌动的对“美”的追求,设计了几款简洁却别致的发饰和胸针。
比如,用红色和蓝色的零碎丝绸布头,折叠成精致的山茶花或木棉花形状,中间缀上一颗淘汰下来的、磨砂质感的白色纽扣作为花蕊,背后用细铁丝固定一个发夹。又或者,用柔软的皮绳编织成简约的几何图案手绳,尾部串上一两颗小巧的、做旧效果的金属珠。
她的设计,既有这个时代认可的“朴实”元素(布、纽扣),又融入了超越时代的审美和巧思,显得格外清新脱俗。
制作过程,她全部在小屋内独立完成。这既是为了保密,也是为了合理利用空间。她将需要的工具和材料分批从空间取出,手工缝制、组装。她的手指灵巧,前世为了减压学过的手工课此时派上了用场。
第一批成品做出来时,连她自己都有些惊艳。那些不起眼的边角料,在她手中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,变成了一件件精致可爱的小艺术品。
她将这批成品小心翼翼地存放在空间里,确保万无一失。
接下来,是关键的销售环节。公开摆摊叫卖显然不行,政策风险太大。她需要一条更隐蔽、更安全的渠道。
她将目标锁定在了军区文工团和地方师范学校的女学生身上。这两个群体对美的追求更强烈,消费能力相对较高,且人员集中,便于口碑传播。
她首先瞄准了文工团。借着“陆北川妻子”和“后勤部顾问”的身份,她偶尔去文工团送些后勤保障物资变得合情合理。一次,她“无意中”让一枚自己设计的、用军绿色布头和水兵飘带元素制作的胸针从布包里“掉”了出来。
“哎呀,苏同志,这是什么?好别致啊!”一个眼尖的女舞蹈队员立刻被吸引,捡起来好奇地问道。
苏念晚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羞涩,将胸针拿回来,轻声说:“没事,我自己做着玩的,登不了大雅之堂。”
“自己做的?”几个围过来的女兵都惊讶了,纷纷传看,爱不释手,“真好看!比供销社卖的那些强多了!苏同志,你手真巧!”
“就是随便弄弄,用的都是厂里的废料,不值什么。”苏念晚继续低调。
“废料都能做得这么好看?苏同志,你还有吗?能不能……卖给我一个?”另一个女兵忍不住开口,脸上带着期盼。
苏念晚犹豫了一下,仿佛经不住她们的软磨硬泡,才“勉强”答应:“既然你们喜欢……我那里还有几个不一样的,都是我自己做的,成本不高,你们要是真想要,就给个材料钱和辛苦费就行,算……五毛一个?”
这个价格,对于有津贴的文工团女兵来说,完全可以接受,而且远比去百货大楼买那些千篇一律的发卡来得划算和有新意。
“我要一个!”
“我也要!苏同志,你明天能带来吗?”
初战告捷。
同样的方法,她通过家属厂一位女工在师范学校读书的女儿,将几款更显书卷气的发饰和手绳带进了校园。很快,清新别致的“苏氏”饰品在女生宿舍里引起了小范围的轰动。
苏念晚严格控制着“出货”量和频率,每次只带少量几种款式,营造出一种“手工作品,数量有限”的稀缺感。她坚持用“成本价加少量手工费”的说法,价格定在三角到八毛不等,既显得亲民不张扬,又能确保可观的利润(毕竟原料几乎零成本)。
所有的交易都在私下、一对一进行,钱货两清,不留痕迹。收到的毛票和硬币,她仔细清点后,大部分存入空间,只留少量放在身边作为日常零用。
短短半个月,她第一批制作的三十多件饰品全部售罄,净赚了十二块三毛钱。这笔钱在这个年代,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小半个月的工资。
更重要的是,她成功地在家属厂和文工团、师范学校之间,悄无声息地建立起了一条隐蔽的供需链条,并且积累了第一批潜在客户和良好口碑。
这天晚上,她将这段时间的收入仔细包好,放入空间。看着那摞逐渐厚起来的零钱,一种久违的、属于创业者的成就感油然而生。这与她前世动辄千万上亿的投资并购带来的感觉不同,这是一种更原始、更踏实、从无到有创造价值的喜悦。
她拿出笔记本,开始规划下一步:设计更多季节性的款式(比如即将到来的夏天,可以做一些更清爽的配色),考虑是否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更特别的材料(比如贝壳、磨光的石头),以及,如何将这份小小的“事业”稍微规模化一点,比如……是否可以有限度地、秘密地吸纳一两个绝对可靠的人手,帮她处理一些简单的重复性工作?
正当她沉浸在规划中时,脑海中那个纯白色的空间,忽然泛起了柔和的光芒!
【检测到宿主成功完成第一笔合规商业投资与持续盈利,满足空间升级条件。】
【初级商业智库空间升级中……】
【升级完成!】
【当前空间:中级商业智库空间】
【新增功能:】
1. 静态存储空间扩容至20立方米。
2. 解锁‘区域商业情报分析’功能(可对宿主所在区域进行基础商业环境、潜在机会及风险进行模糊扫描与分析,冷却时间:30天)。
3. 解锁‘简易模拟运算’功能(可对宿主的单一商业决策进行简易可行性推演与风险提示,成功率受现实因素影响,冷却时间:7天)。
苏念晚心中巨震!
她没想到,空间竟然真的会升级,而且新增的功能如此实用!存储空间扩大了一倍,意味着她能安全存放更多资源和资金。“区域商业情报分析”能帮她规避风险、发现机会。“简易模拟运算”更是如同一个初级的商业预测模型,能让她在做出决策前多一层保障!
这简首是雪中送炭!
她迫不及待地尝试了新功能,集中精神,启动了第一次“区域商业情报分析”。
脑海中浮现出一些模糊的信息碎片,如同隔着毛玻璃看东西:
【南州城区…轻工业品需求上升趋势…尤其是女性装饰品及日常小商品…】
【政策风向…局部微调…对个体手工经营默许度略有提升…但仍需谨慎…】
【潜在风险提示…注意同质化竞争及原材料供应稳定性…】
信息虽然模糊,却印证了她的判断,也指明了需要注意的方向。
苏念晚深吸一口气,压下内心的激动。空间的升级,无疑为她的“南风”计划插上了翅膀。
然而,福兮祸所伏。她这边生意刚刚起步,空间刚刚升级,新的麻烦,却己悄然而至。
这天,她正准备去文工团“送货”,之前那位王大姐(三营长家的)在路上拦住了她,脸上带着一种看好戏似的、意味深长的笑容。
“小苏啊,忙着呢?”王大姐嗓门依旧洪亮,“听说你手巧,会做点小玩意儿,还挺受欢迎?”
苏念晚心中警铃微作,面上却不动声色:“王大姐说笑了,就是闲着没事,弄点小东西自己戴着玩,顺便帮战友们带几个。”
“哦?自己戴着玩?”王大姐拖长了音调,“可我咋听说,文工团和师范学校那边,不少姑娘都在传,你做的发卡好看,还……收钱?”
她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打在苏念晚脸上,带着毫不掩饰的审视和一丝幸灾乐祸。
“收点材料钱和辛苦费,不算买卖吧?”苏念晚维持着镇定,心里却是一沉。消息还是传开了,而且显然被有心人盯上了。
“材料钱?”王大姐嗤笑一声,“小苏啊,这话你跟我说说就算了。可别让有些人听了去,到时候说你‘投机倒把’,利用军属身份搞资本主义那一套,那可就……不好看咯!”
她刻意加重了“投机倒把”和“资本主义”几个字,满意地看到苏念晚眼神微变,这才扭着腰走了。
苏念晚站在原地,阳光照在身上,却感觉一丝寒意。
她知道,王大姐并非危言耸听。在这个年代,她的行为游走在灰色地带。之前规模小,不引人注意,如今稍有名气,便立刻引来了是非。
空间的升级带来了机遇,但现实的挑战也随之而来。
她的“南风”,刚刚吹起,便迎来了第一股逆风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N2I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