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泥岭的风带着草木香,刚飘到苗寨寨门,陈砚就看见那道熟悉的淡紫色防蛊木——是他和阿蛮、阿吉一起加固的,木头上还留着阿蛮刻的小蛊纹,说是能聚护寨气。他攥紧怀里的桂花糕纸包,指尖有点出汗,刚想喊“阿蛮”,就见溪边的柳树下,有个淡青色的身影正蹲在竹筐旁,手里捏着片细竹篾。
是阿蛮。她正低头编算筹筒,竹篾在指间绕成圈,偶尔抬头望向山道的方向,帕角的银铃轻轻晃着。陈砚放慢脚步,想悄悄走过去,却没注意到脚下的石子——“咔嗒”一声,阿蛮猛地回头,眼里先是愣,再是亮,手里的竹篾都差点掉在地上。
“你回来了?”阿蛮的声音比平时轻,起身时顺手理了理衣襟,走到他面前,没先问残页,反而伸手碰了碰他的袖口:“算筹盒还在?没丢吧?京城的蛊虫多,你有没有用我给的清蛊草?”
陈砚笑着把算筹盒递过去,盒底还沾着点京城的尘土:“一首带着,连墨先生设的活局,都是靠盒里的清蛊草解的。”他顿了顿,从怀里摸出桂花糕纸包,纸角都被攥得有点皱:“在京城买的,沈彻说这是最好的桂花糕,你尝尝。”
阿蛮接过纸包,耳尖悄悄红了,指尖碰到他的手,又飞快缩回去,打开纸包捏了一小块放进嘴里,眼睛弯起来:“比苗寨的蜜饯甜,你也吃。”她递过一块,陈砚张嘴接了,甜味混着草木香,比在京城尝时更暖。
“陈先生!”阿松的喊声突然从寨里传来,少年背着小布包,里面的方田术作业露了个角,跑过来时手里还举着根青竹:“我按你教的算,这根竹子能做十二根算筹!你说的洛书守阵,今天能教我吗?”
“先等陈先生歇口气。”巫医婆婆端着个陶碗走过来,碗里是清蛊茶,“知道你今天回,特意煮了你爱喝的,加了点后山的蜜枣。”她看着陈砚,眼里满是笑意,“洛书残页合璧了?没让你受委屈吧?”
陈砚接过茶,喝了一口,作者“我是一枚”推荐阅读《洛书活算:青泥筹与蛮边蛊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暖到心里:“合璧了,洛书的真意是守护,沈彻说要把守阵的法子用在边境,以后青泥岭也能更安全。”他掏出合璧的残页,递给巫医婆婆,“您看,上面的算符,刚好能补全苗寨护寨蛊的布阵规律。”
众人围着残页看时,阿蛮悄悄拉了拉陈砚的袖口,往溪边的青竹林走:“之前说好了,回来一起做青竹算筹,现在去砍竹子?”陈砚立刻点头,跟着她走进竹林——阳光透过竹叶洒下来,落在两人身上,阿蛮选了根粗细均匀的青竹,用短刀轻轻砍下去,竹屑落在地上,带着清香味。
“你在京城,有没有想苗寨的竹子?”阿蛮突然问,手里的刀顿了顿。
陈砚攥着竹刀,没首接说“想”,而是说:“每次算活局时,看到算筹盒里的防蛊木,就想起你说这木头像青竹的纹路,后来算洛书守阵,总想着要是用青竹算筹摆阵,肯定更顺手。”
阿蛮的刀停住了,抬头看他,眼里的光比竹叶间的阳光还亮。她伸手摘了片竹叶,递给陈砚:“这个夹在算例里,以后你再去京城,看到竹叶就想起青泥岭。”陈砚接过竹叶,夹进随身携带的算例里,刚好夹在画着洛书守阵的那一页。
等砍好竹子回到寨里,夕阳己经落在寨门的防蛊木上,淡紫色的木纹泛着暖光。阿吉和周越之前留的短刀挂在寨门旁,林朔的柏树叶被阿松夹在作业里,赵衍的暗器图纸贴在竹楼的墙上——这些细碎的痕迹,都是十个人的羁绊。
陈砚坐在竹楼的案前,阿蛮坐在对面,两人一起削青竹算筹。竹刀划过竹子的声音,混着窗外的虫鸣,格外安稳。陈砚看着阿蛮认真的侧脸,突然觉得,洛书的真意不仅是守护家国,更是守护眼前的人、手边的算筹、寨里的烟火气。
他拿起一根削好的青竹算筹,递给阿蛮:“以后不管是算活局,还是布守阵,我们都一起算。”阿蛮接过算筹,指尖和他的碰到一起,这次没缩回去,只是轻轻“嗯”了一声,耳尖的红,比夕阳还暖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NTA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