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的试点旨意,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滴入了一滴水,看似暂时平息了朝堂上的公开争执,实则将更激烈的斗争引向了暗处和那两个即将成为焦点的地区——淮南路与河东路。
苏小妤很清楚,试点成功的标准,绝不仅仅是账面上增加的收入,更在于能否真正打破旧有的利益链条,将盐铁之利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,并且不引发大规模的动荡。这需要极为精准的操作和强大的执行力。
她没有丝毫耽搁,退朝后便立刻在司农属隔壁,征用了一处闲置的官衙,挂上了“盐铁转运筹备司”的牌子。这看似临时的举动,却宣告了一个全新权力机构的雏形诞生。她亲自从林夙推荐的寒门官员、以及通过观风使渠道考察过的实干吏员中,遴选了一批背景相对简单、能力出众的人手,充入筹备司。这些人大多对旧有体系的腐败深恶痛绝,对新政抱有期望,是苏小妤可以初步倚仗的班底。
与此同时,一道道或明或暗的指令,也从不同的渠道,飞向淮南与河东。
明面上,是皇帝的圣旨和苏小妤以“参赞机务”身份签发的公文,要求两地官员全力配合新政试点,划拨盐场、铁矿,提供相关文书档案。
暗地里,隶属于苏小妤首接指挥的“观风使”系统再次高速运转起来。他们接到的命令不再是简单的监督,而是深入调查两地主要盐场、铁矿的实际控制人,厘清地方官员与这些产业千丝万缕的联系,甚至摸清私盐贩运的主要路线和背后的保护伞。冯保也动用了部分宫外的隐秘关系,开始搜集相关豪商巨贾的底细。
然而,对手的反击也同样迅速而隐蔽。
首先发难的是工部和户部。在协助“筹备司”调阅、移交相关档案时,两地关键年份的盐铁产量、税收记录竟出现了大面积的“遗失”或“污损”,经办小吏一问三不知,层层推诿。送往淮南、河东的公文,在驿站也遭遇了莫名其妙的“延误”。
紧接着,朝堂之上,风向开始变得微妙。一些原本中立的官员,在几次非正式的场合,开始“忧心忡忡”地向皇帝进言,认为试点范围是否过大,操之过急恐生变故,暗示应当缩小范围或延长准备期。这些言论看似公允,实则是在为新政的推行设置无形的障碍。
这一日,苏小妤正在筹备司与几名核心属下分析淮南路最大的海盐场——清浦盐场的资料,小蝶匆匆进来,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。
苏小妤眉头微蹙,对属下道:“今日先议到此,诸位按计划继续梳理,务必在钦差出发前,将两地情况吃透。”
众人领命退下后,小蝶才急切道:“夫人,刚收到消息,我们派往河东路的第二批观风使,在途中遭遇山匪,虽未伤亡,但行李盘缠被劫掠一空,身份文书也遗失了,被迫折返。”
“山匪?”苏小妤眼神一冷,“哪里的山匪如此不长眼,敢劫掠有官身凭证的使者?”她几乎可以肯定,这绝非巧合。河东路多山,匪患确有,但偏偏在她的人即将深入调查当地铁矿时出事,时机太过蹊跷。
“还有,”小蝶继续道,“宫里也在传……说夫人您……权欲熏心,借着新政之名,排除异己,安插亲信,这筹备司便是您的‘小朝廷’……甚至……甚至有人说,您如此急切地揽权,恐有……不臣之心……”她的声音越说越低,带着气愤和后怕。
苏小妤闻言,脸上反而露出一丝冰冷的笑意。果然来了。正面阻挠不成,便开始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,制造困难,散布谣言,企图从舆论上将她孤立,甚至引发皇帝的猜忌。
“不必理会这些宵小之言。”苏小妤淡淡道,“陛下圣心独断,岂是几句流言所能动摇?至于山匪……”她沉吟片刻,“让冯保去查,看能不能找到线索。同时,给折返的观风使补办文书,加派一队可靠的护卫,让他们改道,隐秘前行。”
她走到窗边,看着外面阴沉沉的天色。对手的反扑在她意料之中,但如此迅速和无所不用其极,在“人人书库”APP上可阅读《盛世宏图:我的系统带偏了皇帝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,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。renrenshuku.com人人书库的全拼.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还是让她感到一丝压力。这不仅仅是一场经济改革,更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。
当晚,皇甫烈翻看着暗卫呈上的密报,里面详细记录了近日朝堂内外的暗流涌动,包括公文延误、档案遗失、乃至针对苏小妤的流言。他深邃的眼眸中看不出情绪,只是手指在“小朝廷”、“不臣之心”等字眼上轻轻敲击了几下。
“高怀英。”他忽然开口。
如同影子般侍立在一旁的高怀英立刻躬身:“老奴在。”
“你觉得,苏夫人近日所为,是否过于急切了些?”皇甫烈的语气听不出喜怒。
高怀英心中凛然,知道皇帝对苏小妤的疑虑并未因魏州之事而完全消除,反而因这新一轮的争斗而再次浮现。他斟酌着词语,小心翼翼地道:“回陛下,老奴愚见。苏夫人所为,确然雷厉风行,触及了不少人的利益,引来非议也是难免。然……观其行事,一切皆在陛下旨意框架之内,筹备司人选,也多是实干之才,并非结党营私。其所图,似乎……确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,以解陛下之忧。”
他顿了顿,补充道:“至于流言……后宫前朝,历来如此,夫人骤然显贵,又行此惊天动地之事,难免成为众矢之的。”
皇甫烈沉默了片刻,挥了挥手:“朕知道了,你退下吧。”
高怀英躬身退出,后背己惊出一层冷汗。他知道,自己的话或许能暂时缓解皇帝的疑虑,但根本问题并未解决。皇帝需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,也需要确保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。
几天后,皇甫烈下了一道中旨,没有经过中书门下,首接发往盐铁转运筹备司:增派一队禁军侍卫,护卫筹备司安全,并授予苏小妤在试点地区“遇紧急情况,可先斩后奏”之权。
这道旨意,如同一把双刃剑。一方面,它极大地增强了苏小妤的权威和行动能力,是对她强有力的支持;另一方面,这也将苏小妤更推向了风口浪尖,意味着皇帝对她的期望更高,同时监视也更严——那队禁军,既是保护,又何尝不是耳目?
苏小妤恭敬地接旨,心中明镜似的。她没有任何犹豫,立刻以筹备司的名义,向淮南、河东派出了由干练官员、技术工匠以及精锐护卫组成的钦差团队。她给团队的指令明确而坚决:“遇山开山,遇水架桥,皇命在身,阻挠者,以抗旨论处!”
就在钦差队伍离开京城的同一天,景仁宫内,淑妃崔氏正在欣赏一盆新进贡的极品兰草。其父崔明远坐在下首,低声禀报着。
“……陛下增派了禁军给那女人,还给了先斩后奏之权。看来,陛下是铁了心要推行这盐铁新政了。”崔明远语气沉重。
淑妃纤细的手指轻轻抚过兰草的花瓣,嘴角噙着一丝冷笑:“父亲急什么?陛下支持,是因为能看到利。可若是这‘利’看不到,反而惹出一身骚呢?”
她抬起眼,眸中寒光闪烁:“淮南、河东那边,都安排好了吗?我们要的,不是正面抗衡,是‘意外’,是‘困难’,是让她事事不顺,处处碰壁!让她在规定期限内,做不出像样的成绩!只要试点失败,或者效果不彰,届时,不用我们动手,陛下自然会重新考量她和她那些激进的政策。”
“娘娘放心。”崔明远低声道,“清浦盐场的灶户(煮盐的盐工)中,我们己经埋下了钉子。河东那边,几个大矿主也达成了默契。绝不会让她顺顺利利地把盐收上来,把铁炼出来。”
“很好。”淑妃满意地点点头,“让她去折腾吧。爬得越高,摔得越惨。本宫倒要看看,当她焦头烂额、一事无成地回来面对陛下时,还能不能保持那副从容不迫的嘴脸!”
她轻轻掐断了一枝稍显杂乱的兰叶,扔在地上。
无声的硝烟,己然弥漫至淮南的盐滩与河东的矿山。一场关乎国运,也关乎个人生死荣辱的暗战,正式拉开了序幕。
---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OIE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