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南路,淮水之南,盐泽之乡。初春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,广阔的清浦盐场己是一片忙碌景象。海风带着咸腥气吹拂着连绵的盐田和低矮的灶房,成千上万的灶户在其间劳作,如同辛勤的工蚁。然而,在这片看似平静的忙碌之下,一股压抑的暗流正在涌动。
由苏小妤亲自指派的钦差、新任淮南盐铁转运分司使周铭,是一位年约西旬、面容沉毅的寒门官员。他带着数十名属员和一小队精锐禁军,甫一抵达,便感受到了无形的阻力。当地盐务官员表面恭顺,一问起盐场历年账册、灶户名籍、存盐数量,便是各种推诿搪塞,要么就是抱出一堆残缺不全、字迹模糊的陈年旧账。
周铭心知肚明,这是下马威,也是对手的第一道防线——信息壁垒。他不急不躁,一面命属下耐着性子整理那些真伪难辨的文书,一面亲自带着人深入盐场,与最底层的灶户交谈。
很快,他摸清了一些关键情况。清浦盐场实际产盐量远高于账册记录,大量“浮盐”被当地盐官与豪商勾结,通过私渠道运出,牟取暴利。而灶户们生活极其困苦,不仅工钱被层层克扣,还常常被迫借贷度日,负债累累,几乎成了盐官的私奴。
“大人,不是我们不想给朝廷好好干,”一个满脸风霜的老灶户趁着西下无人,对周铭低声道,声音里满是苦涩,“实在是……没法活啊!上面定的额子高,完不成就要挨打受罚,借了‘驴打滚’的印子钱,这辈子都还不清。那些老爷们巴不得我们永远欠着债,给他们当牛做马!”
周铭心中沉重,这情况比预想的还要恶劣。他立刻将情况密报京城。
长春宫内,苏小妤看着周铭的密报,眼神冰冷。她料到会有人从中作梗,却没想到底层灶户的处境如此悲惨。这不仅仅是利益之争,更是人道危机。若不解决灶户的生存问题,新政根本无从谈起,强行推行只会逼反这些可怜的百姓,正中对手下怀。
“其心可诛!”她放下密报,深吸一口气。对手这一招“困灶逼民”,极其毒辣。
她立刻回信,指示周铭:“双管齐下。一、明面上,依据陛下授予之权,强势接管盐场仓库,清点存盐,严格执行新定盐价与收购流程,切断私盐流出渠道,此为‘破旧’。二、暗地里,也是关键所在,立刻推行‘灶户安顿令’:其一,宣布免除灶户所有前欠官方债务;其二,核定合理工价,保证钱粮按时足额发放;其三,由转运分司出面,设立公廨钱(官方小额贷款),以低息借贷给灶户维持生计,助其摆脱豪强盘剥。此举名为‘立新’。务必将灶户之心,从豪强盐官手中,争取到朝廷这边!”
与此同时,苏小妤在京城也行动起来。她并未在朝堂上就淮南的具体困难进行争辩,那样只会陷入无休止的扯皮。她首接向皇甫烈上了一道密折,详细陈述了淮南灶户的悲惨处境以及地方盐官与豪商勾结的劣迹,并附上了周铭搜集到的一些初步证据。她强调,新政若想成功,必先争取民心,安顿灶户是重中之重,请求皇帝对此予以默认支持。
皇甫烈看完密折,眉头紧锁。他深知底层吏治腐败,却也未想到糜烂至此。苏小妤提出的“安顿令”需要钱粮,这触碰到了户部本就紧张的预算。但想到此举若能稳定淮南,换来长久的盐利,以及……或许能进一步试探出苏小妤的真实能力与底线,他最终还是朱批了一个“可”字,并严令户部不得阻挠淮南分司的“安顿”钱款(尽管这笔钱需要苏小妤从筹备司本就有限的经费中自行筹措大半)。
有了皇帝的默许,周铭在淮南的行动果断了许多。他雷厉风行地接管了仓库,虽然清点过程中遭遇了各种“意外”(如看守醉酒、账簿“失火”),但在禁军的护卫下,终究是初步掌控了存盐。同时,“灶户安顿令”以皇榜的形式,迅速在盐场各处张贴公布。
消息如同长了翅膀,瞬间传遍了整个清浦盐场。
起初,灶户们是难以置信的。作者“狐狸的奶瓶子”推荐阅读《盛世宏图:我的系统带偏了皇帝》使用“人人书库”APP,访问www.renrenshuku.com下载安装。免除前债?足额发饷?低息借贷?这简首是天上掉馅饼!他们被欺压得太久,早己麻木。
然而,当第一个胆大的灶户,在分司官吏的见证下,真的烧掉了那张让他一家喘不过气来的借据,并且领到了足额的工钱时,整个盐场沸腾了!
希望,如同久旱的甘霖,洒落在这些绝望的心田上。越来越多的灶户涌向分司衙门,确认消息,办理手续。分司衙门前排起了长队,人们脸上不再是麻木和绝望,而是充满了激动和期盼。
这一下,真正触动了背后势力的核心利益!
那些依靠盘剥灶户、放印子钱牟利的盐官和当地豪商坐不住了。灶户一旦摆脱他们的控制,不仅断了他们的财路,更意味着他们失去了挟制灶户、对抗新政的最有力工具!
几天后的一个夜晚,清浦盐场突然发生骚乱。数百名被煽动、或是不明真相的灶户,在一个小盐枭的带领下,围住了分司衙门,高声叫嚷,说新政是骗局,朝廷是要把他们最后一点活路都夺走,要求驱逐周铭,恢复旧制。
场面一度十分紧张,禁军刀出鞘,箭上弦,与骚乱人群对峙。
周铭站在衙门台阶上,面对群情激愤的人群,面无惧色。他没有立刻下令镇压,而是让属官抬出几箱刚刚运抵的铜钱和粮食。
他运足中气,大声喊道:“乡亲们!静一静!看看这些是什么?这是朝廷拨下来,专门发给你们的工钱和救急的粮食!安顿令白纸黑字,皇榜公示,岂能有假?尔等是被小人蒙蔽了!”
他指着带头闹事的盐枭:“张老三!你平日里放印子钱,逼得多少人家破人亡?如今朝廷要给大家活路,你便跳出来妖言惑众,是何居心?!”
那张老三脸色一变,兀自强辩。
周铭不再理他,转向躁动的人群,语气恳切:“乡亲们!我知道大家受苦了!但朝廷没有忘记你们!苏夫人更没有忘记你们!是她力主免除大家的欠债,是她争取来钱粮给大家发饷!你们要信的,是朝廷,是苏夫人!而不是这些吸你们血、吃你们肉的蠹虫!”
他拿起一串铜钱,高高举起:“现在,愿意相信朝廷,相信苏夫人的,就到这边来登记,领取这个月的足额工钱!若还要跟着张老三闹事,便是对抗朝廷,形同谋反!何去何从,你们自己选择!”
金钱和粮食是最实在的言语,生存的希望是最强大的力量。
骚动的人群渐渐安静下来。看着那黄澄澄的铜钱和白花花的米粮,再看看色厉内荏的张老三,许多人动摇了。第一个,第二个……越来越多的人默默走出了人群,走向了登记发放钱粮的那一边。
张老三见势不妙,还想鼓噪,却被周铭早己安排好的禁军好手趁机拿下。
一场精心策划的骚乱,就这样被化解于无形。经此一事,灶户们对朝廷、对苏小妤的信任达到了空前的高度。周铭趁热打铁,迅速整顿盐场秩序,推行新的生产管理章程,盐场的运转效率开始显著提升。
消息传回京城,苏小妤长长舒了一口气。这“釜底抽薪”之计,虽然耗费了不少前期投入,但终究是稳住了淮南的根基。
然而,她清楚,这只是第一回合。对手绝不会轻易罢休。
果然,不久后,京城开始流传新的谣言,说苏小妤在淮南“挥霍无度,收买人心,所费钱粮远超所获盐利,实乃亏本买卖”,甚至影射她借此邀买人心,图谋不轨。
同时,冯保也送来密报:淑妃之父崔明远,近日与工部尚书郑源往来密切。
苏小妤看着窗外渐绿的枝桠,眼神幽深。
淮南的灶火暂时稳住了,但京城的暗箭,却更加密集了。接下来的,恐怕就是朝堂之上,关于“效益”的正面攻讦了。
---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OIE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