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意愈发深沉,连日光都显得稀薄无力,贝当路上的梧桐叶几乎落尽,光秃秃的枝桠指向灰白色的天空,像一幅冷峻的素描。自从茶馆那次与顾景琛心照不宣的“表演”之后,晏曼青并未感到丝毫轻松。那张草图带来的警示,以及监听器的发现,都像阴云一样笼罩在心头,提醒着她周遭环境的险恶。对手的触角无所不在,而信任,成了最奢侈也最危险的东西。
书局里的日子,表面依旧平静。阿福似乎从独自完成任务的经历中汲取了力量,做事更加沉稳,但眼神里总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,像一只时刻竖起耳朵聆听风声的小兽。晏曼青则更加沉默,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二楼书房或后面的工作间,修补那些仿佛永远也修补不完的古籍。只有偶尔需要购买特殊材料或查阅资料时,她才会短暂外出,路线迂回,时间不定。
这天夜里,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冷雨。雨点敲打着瓦片和窗棂,发出单调而绵密的声响。书局早己打烊,阿福在一楼守夜,晏曼青则在书房里整理父亲晏明远留下的部分手稿。夜渐深,雨势未减,她感到些许倦意,正准备熄灯休息。
就在她伸手欲关掉桌上那盏绿罩台灯时,动作却突兀地停在了半空。
一种极其微弱的、断断续续的“滋滋”声,混杂在雨声中,钻进了她的耳朵。那声音很轻,像是接触不良的电流,又像是某种规律的电磁干扰。它并非来自屋内的任何电器——书局的用电很简单,只有照明和那台老旧的收音机,而收音机此刻是关着的。
晏曼青的心猛地一紧。她维持着欲关灯的姿势,屏息凝神,侧耳细听。声音似乎是从窗外传来的,飘忽不定,时有时无,但在寂静的雨夜里,这细微的异响却显得格外刺耳。它不属于贝当路夜晚应有的任何一种声音——不是电车轨道的摩擦,不是醉汉的呓语,也不是野猫的厮打。
是电台信号。未经良好屏蔽的小功率电台工作时,发射机或附近电源线路常会泄露出的特征性电磁噪音。这种声音,她并不陌生。早年跟随父亲时,曾接触过一些搞无线电研究的朋友,在他们的实验室里听到过类似的声音。父亲也曾告诫过她,这种“电波的声音”,在某些情况下,可能意味着看不见的联络,也可能意味着致命的监听与追踪。
是谁?在附近使用电台?是友是敌?
她的第一反应是警惕,而非好奇。地下工作有一条铁律:不发生横向联系。除非有上级明确的指令和绝对安全的渠道,绝不允许与未知的、尤其是突然出现的其他组织或人员发生任何接触。任何冒失的探寻,都可能暴露自己,甚至牵连整个网络。
她轻轻走到窗边,将窗帘撩开一条极细的缝隙,向外望去。夜雨迷蒙,街灯的光晕在湿漉漉的街道上化开,视线所及,除了雨丝和偶尔疾驰而过的汽车灯光,并无异常。那“滋滋”声依旧断断续续,似乎来自更远些的地方,可能是相邻的里弄,也可能是某栋公寓楼的某个窗口。无法精确定位,但可以肯定,就在这附近。
晏曼青轻轻放下窗帘,退回书房中央。心跳有些加速,但思维却异常冷静。她不能去探查,甚至连表现出任何异样都不能。她必须假设,这陌生的电波信号,有极大的可能是敌人在附近设立监听站,或者是在进行某种针对性的信号侦察。也许是张啸林的人,也许是特务机关的,甚至可能是井上雄一那边的手段。 顶点小说(220book.com)最新更新烬余书:青衫夜行 无论如何,这都意味着危险等级的提升。
她走到书桌前,并没有立刻关灯,而是像往常一样,将桌上的手稿整理好,文具归位。动作从容,仿佛只是结束一天工作前的例行收拾。然后,她才熄灭了台灯,让书房陷入黑暗,只有窗外透进来的微弱天光,勾勒出家具模糊的轮廓。
她在黑暗中站了一会儿,仔细聆听着。雨声依旧,那“滋滋”声也依旧顽固地存在着,像一只看不见的蚊蚋,在耳边嗡嗡作响。她轻轻走到门边,拉开一条缝,楼下传来阿福均匀的鼾声,他显然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。
晏曼青悄无声息地走下楼梯。阿福睡在一楼用屏风隔出的小间里,此刻正裹着被子睡得香甜。她没有叫醒他,而是走到临街的窗户前,再次确认了窗帘是否拉得严实。然后,她检查了前后门是否反锁牢固,又走到书架旁,下意识地摸了摸那本藏有暗格的《康熙字典》,确认无误。
做完这一切,她并没有回到二楼,而是在一楼靠近后院的一张小榻上坐了下来。今夜,她需要保持更清醒的警觉。她拉过一条薄毯盖在腿上,耳朵却像最灵敏的雷达,捕捉着屋外的每一点声响。雨声,风声,还有那若隐若现、却如芒刺在背的“滋滋”声。
她想起了父亲。父亲一生谨慎,常常告诫她,真正的危险,往往不是明刀明枪的对抗,而是那些看不见的、无声的侵蚀。就像这电波,看不见摸不着,却可能传递着决定生死的信息,也可能暴露最隐秘的行踪。遵守纪律,保持静默,有时比任何勇敢的行动都更重要。
时间在雨声中缓慢流逝。那电台信号时断时续,有时会持续几分钟,有时又消失很久,仿佛操作者也在谨慎地规避着什么。这种不确定性和未知性,比明确的威胁更让人心神不宁。晏曼青靠在榻上,闭着眼睛,却没有丝毫睡意。脑海里闪过无数念头:是否需要立刻转移?是否需要向上级发出警示?但这个陌生的信号源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问号,任何主动的行动都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。
最终,她决定遵循最稳妥的原则:以静制动,加强戒备。在未明确信号来源和意图之前,绝不轻举妄动。她需要更仔细地观察,更耐心地等待。也许,这只是暂时的现象;也许,背后藏着更深的阴谋。但无论如何,她必须守住青衫书局这个据点,不能自乱阵脚。
天快亮时,雨渐渐停了,那恼人的“滋滋”声也终于彻底消失,仿佛从未出现过。街道上开始传来清晨的声响,送奶车的铃铛,早点摊的叫卖。
阿福揉着惺忪的睡眼从屏风后走出来,看到坐在榻上的晏曼青,吃了一惊:“先生,侬咋啦?一宿没困?”
晏曼青站起身,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西肢,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,只是淡淡道:“夜里雨大,醒了就没再睡着。去生火吧,煮点粥,暖暖身子。”
阿福狐疑地看了看她略显苍白的脸色,但没再多问,听话地去后院厨房忙活了。
晏曼青走到窗边,拉开窗帘一角。晨光熹微,街道被雨水洗刷得干干净净,仿佛一切污秽都被冲刷殆尽。但她知道,有些东西是雨水冲不掉的。那昨夜的电波,像一道无形的阴影,己经投在了贝当路上空,预示着更加复杂、更加凶险的斗争局面。她必须更加小心,像走在布满蛛丝的暗室里,任何一次不经意的触碰,都可能引来灭顶之灾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OT8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