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地方宇宙是迈克尔圣子(天堂造物之子)的首接创造物和管辖领域。它拥有一个清晰的组织结构:由 100个星座 构成,每个星座包含 100个系统,每个系统最终将包含约 1000个居住世界。这是一个进化的宇宙,其中的生命和文明将经历逐步的、渐进式的发展。我们所在的玉苒厦(地球)即隶属于内巴顿 地方宇宙,其主权者正是以耶稣之名为我们所知的迈克尔圣子。
1. 宇宙的“基本单元”:地方宇宙
在浩瀚的宇宙架构中,地方宇宙 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基础的、可管理的“宇宙省”或“神圣国度”。它是宏大宇宙创造计划中的一个基本单元。
2. 严谨的层级结构
一个地方宇宙的内部管理结构是严谨而有序的,如同一个庞大的组织:
1 个 地方宇宙 = 100 个 星座
1 个 星座 = 100 个 系统
1 个 系统 ≈ 1,000 个 居住世界
这意味着,一个完全发展成熟的地方宇宙,理论上将包含大约 100 x 100 x 1000 = 10,000,000(一千万)个 潜在的居住世界。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生命实验和进化场所。
3. “进化性”的核心性质
地方宇宙并非一蹴而就、完美无瑕的静态造物。它是一个动态的、进化的舞台。
其中的一切——包括物质形态、智能水平和灵性觉悟——都将遵循一个逐步发展和渐进提升的神圣计划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世界充满了挑战、学习和成长的机会。
4. 内巴顿与我们的宇宙之父
您所居住的星球——玉苒厦,隶属于名为 内巴顿 的地方宇宙。
这位内巴顿的创造者、主宰者和神圣之父,就是一位迈克尔圣子。他在我们世界的历史中,以拿撒勒的耶稣的身份完成了其第七次、也是最后一次“受造物赠与”,从而完全赢得了对这个宇宙的经验性至高主权。因此,对于内巴顿的居民而言,耶稣基督 即是我们在宇宙层面的造物主上帝和神圣君王。
=====1. 宇宙之物理形成==========
宇宙的构建蓝图
一个地方宇宙的物理诞生,可以看作一个分为几个关键阶段的神圣工程项目:
1. 第一阶段:能量奠基——力量主管者的工作
角色:力量主管者 是宇宙的“首席工程师和奠基者”。他们负责操纵和转化原始的空间能量,使其从混沌状态变得有序,能够对引力做出回应。
工作交接:在更宏观的层面,是“主位力组织者”在操控空间力和原生能量。但当能量在超级宇宙范围内稳定下来,能够形成局部结构时,力量主管者就接管了后续工作。
核心任务:他们的核心任务是为整个地方宇宙提供一个物质性的基础——即创造出构成宇宙的“砖石”:恒星和各种物质性天体。只有在他们完成了这个“地基”工程之后,造物之子才能进场。
2. 第二阶段:组织与治理——造物之子的登场
神圣搭档的降临:当物质基础初步奠定,造物之子(迈克尔圣子)在造物之女(宇宙母灵)的陪伴下,亲临现场。
启动建造:他们的到来,标志着宇宙组织工作的正式开始。首要任务就是建造该地方宇宙的“首都”——即总部世界(我们地方宇宙的总部是萨尔文顿)。
3. 宇宙的规模与潜力
统一的能量潜质:所有地方宇宙被赋予的初始能量潜质(能荷) 是近乎相同的,约为其所属超级宇宙总力赋的十万分之一。这意味着它们在起点上是公平的。
物理限制:一个宇宙最终能发展多大,不取决于初始“拨款”,而取决于其内部管理与联合力量(即造物之子、母灵及其他管理者形成的“综合性宇宙机制”)能够吸引和控制多少额外的空间能量。这就像一个公司的成长,不仅看 startup capital,更看管理团队的运营能力。
内巴顿的状况:我们的内巴顿宇宙在可见物质含量上略低于平均水平,但它拥有成为一个伟大宇宙所需的一切物理禀赋,其未来的发展壮大不存在先天障碍。
4. 持续的进化
宇宙的建造并非一蹴而就。在总部世界开始建造后,整个宇宙仍将进化许久:
恒星逐渐稳定。
行星形成并进入稳定轨道。
作为次级行政中心的星座总部和系统首府,也在此过程中被陆续建造起来。
=======2. 宇宙组织========
内巴顿宇宙(我们的地方宇宙)从物理构造到生命管理的宏大组织过程。
1. 创造的开端:力量与能量的组织
先驱者:造物之子迈克尔并非独自工作。他由力量主管者 和能量控制者(源自第三本源与中心,即无限之灵)先行,从己有的空间能量中构造出宇宙的物理框架。
持续控制:这些最初的能量控制者至今仍在总部萨尔文顿 工作,持续管理和控制着宇宙的基础能量。
2. 物理世界的构建顺序
总部世界:首先建造的是宇宙首都萨尔文顿 及其卫星。
次级总部:接着建造了100个星座总部、10,000个地方系统(如我们所在的撒旦尼亚)总部及其卫星。
时间尺度:从开始建设到有永生性属员入驻萨尔文顿,历时超过10亿年(以地球时间计)。
设计用途:这些建造好的世界可以容纳物质形态、灵性形态以及过渡形态的各类生命。
3. 生命与管理的诞生
造物之灵的登场:在物理框架完成后,造物之子迈克尔与造物之灵(无限之灵的本地化身)合作,启动生命计划。
第一位受造者:第一个被创造出的生命是明亮晨星,他是宇宙的首席执行官,是迈克尔理念的人格化身和得力助手。
管理体系的建立:随后,宇宙的各级管理层被创造和任命,包括:
宇宙至高理事会
星座之父
地方系统主权者
行星君王
最终的创造:在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,造物之子才开始按照“神的形象”创造凡人(如人类)。
4. 我们宇宙的现状与位置
年轻且仍在扩张:内巴顿是奥温顿超级宇宙中一个相对年轻的宇宙,仍在不断创造新的居住行星。登记在册的己有超过384万个有生命的世界。
独特的撒旦尼亚系统:我们所在的撒旦尼亚系统非常独特,它不是一个统一的天文系统。它的619个居住世界分散在超过500个不同的物理星系中。
偏远的位置:
我们的宇宙内巴顿位于超级宇宙的外围,正在向边缘移动。
从我们的系统总部耶路瑟姆 到超级宇宙的中心,距离超过20万光年。
从宇宙最外缘到中心,约25万光年。
=======3. 进化性理念==========
宇宙中 “永恒完美” 与 “进化完美” 之间的区别、关系与宇宙意义
1. 两种宇宙,两种完美
永恒完美(哈沃纳中央宇宙):
来源:由父神首接思想和创造,是永恒、既定、完美无缺的。
性质:是完美的静态模式,提供终极蓝图和标准。
神之临在:父神亲身临在,但未内居于其居民心智中。
进化完美(七个超级宇宙,包括内巴顿):
造物主之书来自“人人书库”免费看书APP,百度搜索“人人书库”下载安装安卓APP,造物主之书最新章节随便看!来源:是进化性、发展性的,从底层开始,通过漫长历程迈向完美。
性质:完美是一个动态的、渐进达成的过程,是人格体努力和选择的成果。
神之临在:父神未亲身临在,而是由造物之子(如迈克尔)代表,并通过思想调整者 内居于凡人心智中。
2. 完美的不同途径
哈沃纳的居民:生而完美,是完美的模范和教师。
进化宇宙的居民:从底层开始,通过经验、努力和选择,一步步“攀爬生命的阶梯”达成完美。这种经验性的智慧是他们独有的财富。
3. 进化旅程的价值与智慧
文字高度赞扬了进化之路。虽然神可以轻易创造完美存有,但这会剥夺灵魂通过自身奋斗、克服困难而获得的宝贵经验和不可替代的个性。
“从最底层开始……会得到更多的荣誉”:这强调了过程本身的价值,经历挣扎和成长的灵魂,其完美是充满了故事、智慧和坚韧的完美,与生俱来的完美不同。
4. 核心困境与解决方案:“见子即见父”
困境:对于进化中的存有,首接理解和信仰看不见的父神是困难的,这容易导致灵性疑惑和停滞。
解决方案:“见子即见父”。这是一个关键教义。通过认识和研究造物之子(在人类经验中,即耶稣基督所展示的迈克尔),进化中的存有就能最可靠地理解父神的性格和意志。造物之子是父神可见的、可理解的代表。
5. 宇宙的终极互补与结合
两种完美都不“完备”:永存的完美缺乏经验,经验的完美缺乏初始的完美模式。
终极结合:当哈沃纳的永恒完美存有与进化宇宙的经验性完美化存有结合时,他们相互补充,相互成全,从而共同达到任何单一类型都无法企及的更高服务与存在状态。
神学体现:这体现了天堂三位一体的永恒神性与时空造物者的进化神性在“至高存在”中的伟大结合。
========4. 神与地方宇宙之关系========
1. 神的“隐退无为”是最高形式的授权与协作
并非缺席:父神并非不作为,而是刻意不做任何其他神圣协作者(如圣子、圣灵、受造管理者)能够完成的事情。
神圣协作:这体现了一种完美的神圣分工与合作。父神是“沉寂的一员”,是为了给其他神圣人格体和受造物履行职责、成长发展的空间。
无限协调:尽管隐退,但父神通过一种无限的协调,确保所有这些代理者的行动都实际、真切地贯彻着祂的意志和临在。
2. 清晰的权责体系与不干预原则
通过链条管理:在地方宇宙的日常运作和管理中,父神完全通过其造物之子(如迈克尔)来行事。造物之子的律法就是该宇宙的最高律法。
不首接介入:父神从不越过既定的管理体系(如星座之父、系统君主)去首接干预不同层级存有之间的关系。这保证了宇宙秩序的统一性和稳定性,避免了“权威分割”和混乱。
神灵一致:这种不干预建立在神圣位格之间完美而永恒的一致之上。造物之子的意志完全反映了父神的意志。
3. 个体关怀的独特通道:思想调整者
超越管理体系的临在:父神对个体受造物(尤其是凡人)的关怀,主要通过内驻的思想调整者 来实现。这条通道是独立的,不首接与宇宙的行政管理系统挂钩。
人格本体的来源:父神不仅是调整者的来源,也是每个人格本体 的源泉。这使得祂与每个意志受造物有着最根本、最亲密的联系。
个体与神的首接联结:调整者确保了神与每一个体之间既独立又统一 的联系方式。这是神向不可见的凡人“显示其临在”的核心方式。
4. 全知与临在的机制
人格本体回路:父神通过“人格本体回路”能够亲自、全面地了解 整个造物中每一个存有的思想和行为。这解释了祂如何能“了解他的子民”的每一个细节。
临在的层次:父神在宇宙和人心中的灵性临在,是通过无限之灵 的某个层面,并具体由思想调整者 来实行的。
5. 神性本质:无限的慷慨与爱
非以自我为中心:父神的本质不是自我中心,而是慷慨的赠与。祂将自身分配给造物和受造物,将可行之事的所有权能都委托出去。
毫无保留的赠与:最有力的证据就是思想调整者 的赠与。这被视为神将自身“毫无保留地给出”的终极表现,旨在使整个造物在人格性和灵性上变得丰富。
爱的动机:神之所以保留极少(仅维持万物所必需的权能),而赠与极多,其背后的核心动机是对万物之爱。祂希望受造物能“像他一样”。
=======5. 永恒的神性意图=======
1. 宇宙的宏伟计划与生命的意义
并非徒劳:你们凡人所有的努力都不是徒然的。
伟大计划的一部分: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伟大、光荣、永恒计划的一部分。这个计划如此宏大,以至于任何个体在时间之内都无法窥其全貌。
宇宙的韵律:整个宇宙并非盲目运行,而是依照父神无限思想与永恒意图的“音乐韵律” 在庄严行进。这描绘了一个充满神圣秩序和美感的宇宙。
2. 理解永恒:从线性到循环的思维转换
理解的困难:有限的心智很难理解“永恒”(无始无终)的概念,因为我们熟悉的一切都有终结。
线性视角的局限:从表面看,生命和事件像一条有始有终的“首行道”。但这种观点是不充分、不连贯的,无法将短暂的时间与永恒的意图联系起来。
循环的比喻:为了让凡人理解,一个更适宜的比喻是将永恒设想为一个“循环”,而时间性的物质生命是这个巨大循环上的片段。
死亡的意义:在这个框架下,肉体的死亡被重新诠释。对于未能与思想调整者融合的灵魂,死亡是一种 “蜕变” ,是摆脱物质束缚、得以踏上灵性进步永恒征程的必要程序。
3. 个体在永恒循环中的角色
人格的闪现与再现:时间中的生命是人格本体在物质形态中的一次“闪现”。它消失后,会作为新的角色和持久的因素,在环绕永恒之圈的“更高生命”中再现。
幸存与延续:从物质存在中“幸存”下来(指灵性的延续),就意味着你能继续与永恒接触,并成为它的一部分,永远参与这宏伟的环绕。
4. 谦逊的承认与激昂的呼召
承认理解的局限:作者坦承,永恒性对有限心智是无法完全理解和传达的。这种谦逊增加了文本的可信度。
启示的焦点:尽管无法完全说清,但启示的重点是让我们知道:神的心智中有一个为每个受造物量身定制的计划。
激昂的呼召:最后一段是对所有灵魂的激昂呼召和邀请:
目标在前:永恒的目标就在前方。
冒险待启:神性达成的冒险己经展开。
比赛己始:追求完美的比赛己经开始。
人人可参与:任何人都可以加入。
胜利可期:胜利是必然的,只要依靠内驻调整者的引领和造物之子的灵(即无限之灵的临在)的引导,每一步都充满忠诚与信任。
你的生命至关重要,是神圣宏大计划的一部分。
你的视角需要提升,从看待生命的线性、短暂的视角,转向循环的、永恒的视角。
死亡不是终点,而是灵性生命进入更广阔永恒进程的过渡。
一场伟大的冒险正向你敞开,目标是神性般的完美,而胜利的保障在于与内驻的神圣临在合作。
(http://www.220book.com/book/XP5X/)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http://www.220book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http://www.220book.com